Mon Mar 31 2025 13:19:24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從高登·摩爾到深度求索:摩爾定律擴展至AI領域

DeepSeek的成就預示了一個以效率、成本效益和快速創新為標誌的新時代已經開展了。AI的未來將取決於技術突破、地緣政治動態和監管框架。

高登·摩爾博士 (Gordon Moore),英特爾(Intel)公司的共同創辦人及榮譽主席,自1960年代以來一直是半導體領域的王者。他的公司在筆者任職 AMD期間是主要競爭對手,當筆者後來擔任康柏、偉易達和SGI公司的高層時,它又成為關鍵供應商。摩爾定律是他在1965年提出的開創性觀察,指出集成電路(IC)中的晶體管數量每18至24個月會翻倍。令人驚嘆的是,摩爾定律似乎正將其影響力從半導體領域擴展至人工智慧(AI)領域。

真正的奇蹟

自深度求索公司(DeepSeek)2024年12月宣布其AI突破以來,新聞頭條便不斷報道其技術的突破、應用及影響。然而,真正引人注目的並非中國在ChatGPT全球亮相三年後加入AI競賽,也不是這家名不見經傳的公司能夠開發出具有世界級數學和工程能力的大型語言模型(LLM)。真正的奇蹟在於深度求索大幅降低了訓練LLM的成本。Meta花費了600萬美元開發其Llama 3.1 LLM模型,而深度求索僅用6美元就達到了相似的效果。這不僅是一項技術成就,更是一場範式轉變,重新定義了效率與成本是AI領域的新戰場。DeepSeek的成就挑戰了行業巨頭,加速了AI的民主化,並迫使業界重新評估傳統策略。

筆者以香港的視角來看,我們的AI生態系統面臨着重大挑戰,尤其是企業中高達49%的人才短缺。為彌補這一缺口,港府與本地科技界正進行戰略投資,例如2024至2025年的高效能運算(HPC)中心以及與深圳的合作項目。

世界正處於第四次工業革命之中,這場革命催生了新的「想像力時代」。創造力與想像力已成為經濟價值的主要驅動力,也是國家實力與國民自信的來源。作為全球樞紐之一,香港必須在平衡高成本與東升西降現實動態的同時,仿傚半導體行業的效率提升。

摩爾定律曾是技術進步的指導原則,如今正影響着AI的發展。(Shutterstock)
 

AI正遵循半導體的發展軌跡

基於筆者在半導體和計算領域40年的經驗,我提出一個引人注目的假設:AI正在經歷一場類似半導體革命的轉型。摩爾定律曾是技術進步的指導原則,如今正影響着AI的發展。正如它推動了計算能力的指數級增長,類似的動力正在推動AI前進,儘管面臨獨特的挑戰。

摩爾定律指出,微晶片上的晶體管數量每18至24個月翻倍。這一指數級增長推動了過去60年的技術革命,使設備變得更快、更輕、更高效且日益精密。從智能手機、無人機到FitBits和iWatches等穿戴式裝置,這些持續的進步改變了我們的世界。半導體行業在性能和成本上的持續改進為其他領域樹立了標竿,而AI正遵循類似的軌跡。

對我而言,很明顯AI已經成為新時代的晶片!摩爾定律也正開始塑造AI的發展。AI與晶片兩者的相似之處引人注目:AI正在經歷快速演變、指數級增長,以及由創新和競爭推動的成本下降。然而,AI與摩爾定律的關鍵區別,在於半導體的進步受制於晶體管尺寸的物理極限,而AI的進步則依賴於算法突破、數據可用性和計算能力。此外,AI還必須應對地緣政治緊張、法律挑戰和監管障礙,這些都是半導體行業早期未曾面臨的問題。這些複雜性可能加速或阻礙AI的進展,使其發展軌跡與半導體革命截然不同。

中國有望運用其龐大的資源、人才庫和技術戰略投資,在降低AI成本方面發揮關鍵作用。然而,中國是否能在這一領域位據主導地位仍是未知數。即使如此,保持這一地位也需要持續創新並超越競爭對手。歷史提供了英特爾的警示:這家公司在半導體行業稱霸20多年,卻在近年被 ARM、AMD、NVIDIA、三星和台積電等強大對手挑戰並超越。命運的轉折在於,台積電現在正考慮收購英特爾的晶圓製造業務,這凸顯了行業不斷變化的格局。這提醒我們,無論多麼強大,沒有任何領導者能在激烈的競爭和技術變革中安於現狀,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英特爾在半導體行業稱霸20多年,卻被ARM、AMD、NVIDIA、三星和台積電等強大對手挑戰並超越。(Shutterstock)
 

新時代已經開展

雷·達利奧(Ray Dalio)開創性的研究針對帝國興衰,其實亦同樣適用於企業。通用汽車、美國鋼鐵和通用電氣等巨頭的衰落提醒我們,沒有任何實體能免於變革,AI行業也必須汲取這一教訓。隨着進入門檻的降低,小型企業和初創公司也能挑戰行業巨頭。AI的民主化正在創造一個更加多元和創新的生態系統,但這也引發了關於可持續性、倫理考量和潛在濫用的問題。監管和國際合作將在確保AI進步惠及全人類發揮關鍵作用,而非加劇現有不平等現象或者做成新風險和問題。

總而言之, DeepSeek的成就預示了一個以效率、成本效益和快速創新為標誌的新時代已經開展了。AI的未來將取決於技術突破、地緣政治動態和監管框架。我希望本人在半導體行業的工作經驗以及數十年來觀察企業興衰的經歷,為我們應對這一轉型提供了寶貴的見解。AI是否會徹底改變世界呢?這課題實際上米已成炊,毋須辯論。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引導這一變革,創造一個公平、既可持續而且繁榮的未來。

作者簡介:AAMA亞傑協會(大灣區)創始會長、信息技術國際企業家、哈佛大學工商管理碩士、香港大學電機工程學士、香港大學客座教授。曾任加拿大商會總裁、美國商會理事、香港城市大學客座教授。曾在香港大學和香港理工大學任教;於亞洲和美國各城市任高級行政管理,在國際科技企業界工作40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