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聲稱要加拿大成為美國第51個州,掀起加拿大國內一片反美潮。我曾經在加拿大生活了近13年,雖然已經離開一段日子,但仍然很關心當地的民情。首先不談加拿大被併的發生機率是多少,我們先看特朗普贏得競選之後的政治套路。
特朗普一貫手法
特朗普是商家本色,自己的生意也曾大起大落,談判是他的老本行,入主白宮後的談判手法可以歸納為下面幾步:
1、抓住一個真正和大家關心的問題,例如:貿易赤字、軍費負擔等;
2、將問題無限放大,說法有幾極端便幾極端;
3、煽動對手起哄反對,尤其是自由派傳媒;
4、真正談判時,爭取小勝利;
5、將戰果誇大,以滿足國內極端右派的胃口。
全球政客都被特朗普這套不依常規的打法,弄得眼花繚亂,心神恍惚,其實作為對手的最佳應付方法是畫地為牢,堅守自己的陣線,不要跟着特朗普的指揮棒亂舞。人無信不立,何況是世界第一大國的總統,慢慢大家習慣了特朗普的狂言,便會見怪不怪。
回頭說加拿大加入美國的可能性。首先,今天美加雖然是兄弟邦,但歷史上兩國也曾兵戎相見。1812年,當時加拿大尚是英國殖民地,曾經和獨立後的美國在安大略和魁北克的美加邊界開戰。

加拿大併入美國概率低
加拿大的第一代白人移民,大多是保皇派的,所以到了今天英國國王查理斯三世仍然是加拿大的名義君主。雖然,加拿大國會已經將修改憲法的主導權,在1982年從倫敦回歸到渥太華,但這些年來,加拿大人就是否應該和英國王室脫鈎,屢次出現爭拗,但國民仍然未有改變制度的決心。說要加入美利堅合眾國,很難得到絕大多數人的同意。
一直以來,加拿大公民如果很嚮往美國,早便南遷。根據北美自由貿易協議(NAFTA),加拿大人要在美國工作非常容易,我曾經就讀的滑鐵盧大學電腦系,當年便有很多學生畢業後被微軟聘請,最後落戶美國。有能力的加拿大人,如果選擇留在加拿大,是喜歡當地比較平和的民風和帶社會主義的國民保障(例如醫保)。所以即使特朗普使出強硬的經濟壓迫手段,估計大部分加拿大人仍然會選擇維持自己的獨立身分。
加拿大和美國的邊境,很大部分是位於北緯49度線,而有接近60%的加拿大人,居住在距離邊境不足100公里的地方,這是全世界最長的不設防邊境。美國長期亦因為邊鄰的加拿大和墨西哥都是友邦,無後顧之憂,軍費也省掉不少。特朗普喜歡micromanage,將每一個生意,每一個關係,獨立地看,貼錢的便要改甚至廢掉,沒有考慮到左袋虧,可能右袋賺得更多,長遠可能因小失大。
附帶一提,特朗普的闖將馬斯克,因為母系原因,擁有加拿大國籍。他18歲時隨家人移居加拿大,在安大略省的皇后大學念了兩年,之後轉學賓大。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