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 Apr 02 2025 03:58:08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掃帚不到灰塵不走  台獨不打不倒

大陸對台灣當局的善意,台灣的民意代表不可以再假裝看不見;只有主動配合大陸,握手言歡,一笑泯恩仇,談和統細節,才是唯一正確的出路。

日前,美國國務院網站更新了涉台表述,刪除了「我們不支持台灣獨立」這句話,新增了「我們期待兩岸分歧能通過和平方式,在不受脅迫的情況下,以兩岸人民都能接受的方式得到解決」。一刪一減,反映了特朗普出陰招。刪走「不支持」是立場後退一步,加上「不受脅迫」,是為干涉中國內政作準備。

美國國務院網站上還寫道:「根據《與台灣關係法》,美國提供必要的防務物資和服務,使台灣能夠保持足夠的自衛能力,並有能力抵抗任何訴諸武力或其他形式的脅迫,以免危及台灣人民的安全或社會或經濟制度。」意思是若大陸最終選擇武統,美國就以此為由協防台灣。

進一步干涉中國內政

美國國務院網站首次修改涉台表述,是在2022年5月,當時拜登就曾刪除關於「承認台灣是中國一部分」、「不支持台獨」等表述。不到一個月後,又重新加上了「不支持台獨」、「反對任何一方改變現狀」、「期盼和平解決兩岸分歧」等內容。特朗普這次修改一是邯鄲學步,二是以「不受脅迫」進一步干涉中國內政、預設協防台灣更大的陰謀。

早前特朗普會見石破茂時,已提及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聲稱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國際組織」,反對「中國以武力或脅迫方式片面改變現狀」。其後美日韓三國外長在德國慕尼黑舉行會談,在聯合聲明中首次表示「支持台灣有意義地參與適當國際組織」。

近日美國部分共和黨反華議員提出所謂決議案,呼籲美方廢除一中政策,恢復與台灣「正式外交關係」。此外,台媒援引路透社報道台灣當局正與美國談判軍購高達3000億元新台幣的軍備武器,包含岸防巡航導彈與「海馬斯」多管火箭。筆者估計,中程導彈一旦部署到台島,那就意味着中美開戰,不是開玩笑。

作者認為,特朗普玩火,搞局無底線,要認真對付。(白宮Flickr)

特朗普玩火無底線

美國近期的做法,一方面加快武裝台灣,另一方面將台灣問題國際化,製造「國際台灣」議題。雖然是舊瓶新酒,但來勢洶洶。特朗普玩火,搞局無底線,要認真對付。

掃帚不到,灰塵不會自己跑掉。反動的東西,你不打,它就不倒。台獨分裂分子是毒瘤,如果不施手術割掉,繼續滋生就長期被美國打台獨牌。就像地上的灰塵一樣,如果不用掃帚清理,灰塵就會愈積愈多,不會自己消失。因此,要解決問題就必須採取行動,不能坐視不管。打掃房子,一時間不免塵土飛揚,打掃之後自有白虹貫日的乾淨環境。

筆者留意到台灣時事評論員介文汲的分析:美國此次更改涉台論述是做給大陸看的,美國從來不理會台灣民眾的死活。台灣就是美國手上的一張牌,今天說支持、明天說不支持、後天又說支持:「台灣不要認為自己有角色,其實一點角色都沒有」。介文汲說得精準,筆者百分百同意。特朗普已經開始向大陸叫價,準備拿台灣當一件商品進行交易。問題是台獨分裂分子妄圖把台灣地區從中國分裂出去,這是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原則問題,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說到底,關鍵是中美之間綜合實力尤其是軍事實力的硬核對抗。筆者估計,特朗普不是不知道利害,只是想在放棄打台獨牌之前豪賭一次。

作者認為,對台獨分裂分子來說,他們現在愈是負隅頑抗,未來留給他們存活的機會就愈小。(Shutterstock)

台獨分子負隅頑抗

中國的立場從未改變。「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這是國際社會普遍共識和公認的國際關係基本準則,也是美方在中美三個聯合公報中作出的莊嚴承諾。歷史不容篡改,事實不容否認,是非不容歪曲。筆者的觀察,中國現正在全球範圍組建統一戰線達成共識,主要是爭取歐洲明確「一中」立場、警告日本不要妄圖插手。和中國建立外交關係的183個國家,全都同意中國上述涉台的嚴正立場。一旦美國胡來,國際輿論應該都會站在中國這一邊。狹路相逢勇者勝,就是這麼簡單。

現在看來,對台獨分裂分子來說,他們現在愈是負隅頑抗,未來留給他們存活的機會就愈小。有網上評論認為,從地緣政治角度看,若在兩岸關係緩和時展開談判,台灣的民意代表可能擁有更多的議題設置權和主動權,並能尋求在經濟合作、穩定發展等方面,達成對自身有利的和平統一協議。國台辦苦口婆心一直勸說,認為一國兩制是最適合兩岸統一的方案,同屬中華民族,沒有什麼談不攏的。

大陸盡量爭取和統,是不忍心動武傷害台灣的骨肉同胞。兩岸一旦打起來,那就中了美國的奸計。大陸對台灣當局的善意,台灣的民意代表不可以再假裝看不見;只有主動配合大陸,握手言歡,一笑泯恩仇,談和統細節,才是唯一正確的出路。北京一旦被迫出動掃帚在台灣地區搞衞生,一切灰塵都會立馬被掃進垃圾堆。一句話:特朗普瞎搞,對大陸早日完成收復台灣來說,既有危機,亦是良機。

原刊於點新聞,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關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