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 Apr 02 2025 22:50:24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政府財赤擬減撥款  梅彥昌:城大可承受3%至5%減幅  研調整非本地生學費

政府計劃調整八大院校的撥款,梅校長坦言會受影響,但強調不會因此削減人手。非本地學生人數增加,造成宿位短缺。梅校長透露,或在深圳租借或購買酒店,為城大學生提供更多住宿選擇。

面對特區政府財政赤字及可能削減大學撥款的挑戰,香港城市大學(城大)校長梅彥昌教授於12日表示,城大將與特區政府及香港社會共渡時艱,並將善用科技創新、國際合作及資源優化,確保高等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面對財赤影響,梅校長表示:「我們不應將教育開支視為消費,而應視為關鍵投資。」
 

政府計劃調整八大院校的撥款,梅校長坦言,大學可承受3%至5%的減幅,但強調不會因此削減人手。他認為,每一份工作代表一個家庭,且「人才難覓,減少人手並非解決財赤問題的方法」,因此城大將優化資源分配,確保學術及科研工作的穩定性,提出四個透過科技與創新提升城大競爭力的策略:

1. 善用人工智能(AI)──提升行政效率及推動數碼轉型;

2. 發展數碼醫療──加強健康科技研究,提升醫療創新能力;

3. 支持創科創業──促進創新研究成果轉化,吸引產業投資;

4. 拓展國際合作──深化與世界頂尖學府的聯繫,強化學術影響力。

梅校長指投資高等教育即是投資香港的未來:「我們不應將教育開支視為消費,而應視為關鍵投資。」他相信儘管全球多個國家,包括英國及澳洲,均削減大學撥款,香港政府會審慎考量,確保長遠發展穩健。

城大首席及常務副校長李振聲表示,他預計政府不會大幅削減大學撥款,尤其是研究經費的部分,因為政府仍希望大學推動更多科研項目。城大在上學年轉虧為盈,錄得1.75億元盈餘。然而城大的儲備中,僅約一成未有指定用途,故可用以應對撥款削減。李振聲指若政府未來數年持續減少資助,可能會影響大學的人才招聘及新項目發展。

以「錢吸引錢」 投資科研吸資金 

副校長(行政)、及財務處處長周彩英表示,城大將持續投資於人工智能、材料科學等前沿科技領域,希望「以錢吸錢」,透過科研成果吸引更多外部資金支持:「我們投資完,別人認為這個技術有發展潛力,自然會吸引更多捐獻及合作項目。」她指城大將積極尋求與企業、基金會及國際機構的合作機會,確保研究資金充足,維持學術發展動力。城大於今年9月將於與《泰晤士高等教育》聯合舉辦「數碼健康」國際峰會。

梅校長透露或在深圳租借或購買酒店,為城大學生提供更多住宿選擇。(灼見名家)
 

或在深圳福田加設學生宿舍

開源方面,城大正研究適度調整非本地生學費,確保加幅維持在可接受範圍內,並循序漸進地落實。因應非本地學生人數增加,城大積極尋求解決宿位短缺的方案。梅校長透露,校方正物色深圳福田的酒店,考慮租借或購買,提供更多學生住宿選擇,確保海外及內地學生能適應香港學習生活。

梅校長、唐寧教授、李惠光教授及陳金轉教授組成的「CityUHK Beatles」樂隊現場演出。
 

Rojak & CityUHK Beatles交織多元文化

城大今年的傳媒春茗展現國際化與創新朝氣。梅校長即席示範製作新加坡傳統美食「Rojak」,並有來自孟加拉、南韓和保加利亞等地的國際生與傳媒分享在港讀大學生活。

由梅校長、唐寧教授、李惠光教授及陳金轉教授組成的「CityUHK Beatles」樂隊演奏經典名曲《Stand by Me》等,寓意城大無論順境或逆境,都會「Stand by Hong Kong」與香港並肩同行。

梅校長(後排中)李振聲(後排左四)周彩英(後排右一)與城大管理層和學生展示新年願望。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