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時今日生意難做,各行各業都要各出奇謀,務求推陳出新,上至高層主管,下至前線員工,都得絞盡腦汁創出新意,以求突圍而出,既求生存,也求發展。
提到創意,普羅大衆多只會聯想到營銷推廣的部門,職務上有關人員固然有責,但想深一層,其他的工作範疇,從資訊科技到人才和財務資源管理,以致物流倉儲的運作,若要不斷改善求進,難道就不需要創意創見了嗎?

現實情況剛好相反,一般所謂的後勤支援部門,由於工作主要是服務其他部門的「内部顧客」,直接感受到市場衝擊和競爭對手的壓力較輕,對發揮創意的要求亦相對較少,所以發展空間反而最大。近年負責推動機構創意文化的顧問項目,不少就正是針對後勤人員的,他們的感受亦最深刻。
工作創意文化的形成,管理層擔當「火車頭」的領導角色,必不可少。身為機構主管,要帶領和推動上下發揮創意,可先從創意核心(C-O-R-E)的四個素質入手。
這裏先談談首要的素質,就是好奇心(Curiosity),創意創見每每源自於此。熟透了的蘋果散落地上,由來已久,只有牛頓好奇於為何跌落地上而非他處;洗澡時浴缸的水濺出,尋常得很,阿基米德卻對溢出的水量產生興趣。兩位十分好奇的青年的「發問動力」,推動他們進行科學研究,最終各自成就了發現大自然原理的創見。

回想童年時,我們大多數人都比較好奇,因為萬事萬物都很新鮮有趣,可是這種與生俱來的素質,沒多久就會逐漸消失。從標準答案填鴨式的教育制度,到反省式思考(Reflective Thinking)的缺乏,以致家庭及社會的教養文化,都難辭其咎。
然而凡事總有轉機,由求學到就業,以致每次工作轉變,都是另一個新世界的開始,關鍵是能否把握住不同機遇。正如剛闖進職場世界的新鮮人,只要卸下被動的學習包袱,睜大眼睛,張開腦袋,好奇地追問與反思工作的運作方式,不一樣的發現及創新意念,就大有機會出現。
當年在零售業工作,每當季尾清貨大減價時,店舖上下都忙壞了,經常出現不是缺貨,便是補回的貨品趕不及拆箱放回貨架的問題,平白錯過盡用減價促銷的黄金檔期。有年一個新任副店長,見狀追問公司對「非常時期」貨品擺設要求會否彈性處理,得到正面回應後,就索性把開了的貨箱四面屈摺一下,弄成臨時「貨兜」以應非常需求。結果證明顧客並不介意,兼且搶着購買,本來的折衷辦法經稍為改良,變成後來減價期間的必備配置,同事私下更以他的名字命名。
說到底,上司主管要對下屬創意多加鼓勵,不要浪費新人的「新鮮」觀點,一方面為老隊員帶來新衝擊,另一方面像上述的創新點子,很多時只要稍加潤飾改良,便有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績效。
原刊於《JMEN》,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