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有時像一場看不見的風暴,席捲着我們的生活。成年人尚且懂得尋找避風港,孩子們卻只能站在暴風中,等待幫助的手伸向他們。小朋友們和成年人一樣,都面臨着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壓力,但他們往往不會用言語表達,這樣的沉默比任何言語都更讓人心痛。我們每一份關注,都可以為他們建造一座避風的港灣。
全球七分一青少年患精神障礙
放眼全球,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10至19歲人群中,有約七分之一(14%)患有精神障礙。尤其在一些處於衝突和不穩定經濟環境中的兒童,所面臨的資源短缺、忽視照顧的情況,會給兒童的心理健康帶來更嚴重的打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在報告中預計全球將有超過4.73億名兒童(超過六分之一)生活在受衝突影響的地區,4720萬名兒童因衝突及暴力而流離失所,將有近4億名兒童生活在陷入債務困境的國家。心理創傷風險高、缺乏安全感和成長環境惡劣等,皆是導致兒童精神健康惡化的誘因。

觀乎香港的情況,近三成的小學生認為他們有中等程度或以上心理壓力,意味着每十個小學生中就有三位受到抑鬱、焦慮、壓力的困擾。同時,超過50%的中學生認為自己的精神問題達到中等至嚴重程度。值得關注的是,兒童精神障礙的範圍很廣,甚至可以同時成為各種情緒問題的大雜燴。根據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公布的本港兒童及青少年精神健康調查,24.4%的參加者在過去一年受至少一種精神疾病困擾;當中約半數同時有兩種或以上的精神疾病。
推動SDG3:良好健康與福祉
青少年的精神健康問題得不到解決,後果會延續到成年期,並限制成年後過上充實生活的機會。因此,UNICEF推動落實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三(SDG3)「良好健康與福祉」,在全球範圍幫助兒童緩解精神壓力、提高強韌性。2024年,UNICEF為1260萬名兒童、青少年和照護者提供了心理健康和社會心理支援,UNICEF計劃於2025年將該數字擴大到2060萬,令更多兒童及其監護人和家庭受益。
與此同時,聯合國兒童基金香港委員會(UNICEFHK)也致力通過各項活動,倡議及守護兒童精神健康。我們倡議每天一小時的遊戲時間,讓小朋友能夠放鬆身心;推動兒童友好城市倡議,呼籲各方更注重孩子們的需要。而在剛剛過去的UNICEF慈善跑活動HERORUN,亦首次拆分為兩日進行,分別是專注運動的「超能跑」,為一眾跑手提供挑戰自我的機會,數千名跑手合共完成53000多公里路程,足以圍繞香港島800多圈;另一邊廂,「童您跑」活動則專為兒童、青少年及家長而設,除了設有親子障礙跑外,更設「UNICEF學堂」及「UNICEF地球村」,透過近20個攤位和工作坊,讓參加活動的家庭認識小朋友於生命中的首7000日所面對的種種挑戰,了解聯合國不同的可持續發展目標。而活動所籌得的善款,則將投入支持UNICEF與兒童福祉相關的工作。

量變會引致質變,負面的堆積如是,正面的累積亦然。我們每一份的理解和關懷,都是為孩子們打開一扇窗,讓他們能夠迎接明媚的春天。相伴同行,匯聚的善意終將在孩子們的生命中留下深深的腳印。生命的每一步,都值得被守護,未來的每一天,都應該充滿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