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 Apr 13 2025 05:59:35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共同推動「新」獨立宣言

人生中最重要的名片不是家世,而是自己的本領——學識、技能、人品、態度的總和。

(一)經濟獨立最為重要

 
美國獨立宣言,發表在1776年7月4日。「新」獨立宣言是我以退休年齡的長者身分,獨自宣布:「人人必須尋求自己的經濟獨立。」
 
沒有一個現代人不嚮往「獨立」——尤其是思想獨立與行為獨立;甚至拋頭顱、灑熱血,就是要爭取獨立的民主體制——自由、人權、法治、正義、公平⋯⋯我自己何其幸運在一生的關鍵歲月中,生活在自由與開放的美國校園中。
 
今天的台灣人民,已一無恐懼地享受到台灣的民主果實;可惜的是在民主沒有成熟札根前,就演變成了民粹!目前已陷入到束手無策的地步。
 
本文討論的「獨立」是指:作為一個現代人,不要常常依賴政府,不要時時想佔政府便宜。在市場經濟運作下,如果個人沒有經濟上的自主,那會比失去政治上的民主更痛苦。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在史丹佛大學演講時,形容1960年代初期大陸家庭的貧窮。他說:「因為吃,我曾經喪失過自尊;因為吃,我曾經被別人像狗一樣地凌辱;因為吃,我才發憤走上創作之路。」因此,古今中外「窮」是最可怕的敵人。

 

(二)內鬥與白吃

 
這個世界最可靠的不是政府的承諾,而是自己的志氣;此刻最需要的志氣:就是拒絕「白吃午餐」——除了低所得及弱勢團體外——大家都需要接受這種可能:排富條款、使用者付費、以及能者多付稅。
 
自1996年總統直選以來,最大白吃午餐製造者,就是參選的政治人物,在內鬥與白吃的操縱下,不斷以國家資源、納稅人的錢及政府舉債,對特定團體、區域、年齡、產業⋯⋯補助、獎勵、施惠、加碼,製造出更多的白吃午餐者,並且造成少數獨占與壟斷。
 
接着產生四個必然的後遺症:(1)從政者「討好」替代「求好」;(2)白吃午餐者胃口愈來愈大;(3)自我奮鬥意志愈來愈弱;(4)財政赤字愈來愈不可收拾。在民粹籠罩下,此刻台灣不是站在十字路口,而是站在懸崖邊緣。
 

(三)推動五階段的獨立人生

 
新政府有太多的施政要推動;給人民更多的「白吃午餐」是絕大的誘惑,但絕不是理性的選項。新政府要提倡的「新」獨立宣言,就是「經濟獨立」。
 
(請按下一頁繼續閱讀)

高希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