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裏看花說瓊瑤

有論者說瓊瑤的小說是「三廳小說」,故事大多發生有飯廳、客廳、咖啡廳,這說得很傳神。人說武俠小說是成人的童話,在筆者看來,瓊瑤的愛情小說,更是童話。

瓊瑤是文壇上不可忽略的作家,由20世紀中葉直跨到今日。2024年12月初以自殺來結束86歲的生命,成為中華圈子的大新聞。

忍不住談瓊瑤

一個知識分子在高齡自殺,應有不得已的原因。筆者早年瀏覽過一本心理學的書。說自殺的人總有自殺的原因,而且原因多不會只得一個,而有兩三個難題不能解決,在絕度失望中,才出此下策。因為人都有求生本能,只有一個難題,本性上都會竭力尋求解決或逃避。瓊瑤和我們距離很遠,霧裏看花,也不宜猜度她去世的原因了。

筆者雖然對瓊瑤陌生,但初中時代已讀過她的名著。她早享盛名,家姐從同學借來她的作品,好像是《煙雨濛濛》。很吃力才讀完,讀後印象全無。再沒有興趣讀她的書,太對不起作者了。其實初中那個年紀,我開始讀愛情小說,都是家姐借來的。她借什麼書,看完我便看什麼書,真多謝那位不知名的同學,給我寶貴的文化滋潤。後來讀徐訏的作品如《風簫簫》等,我感到徐訏的文筆好得多,但究竟自己太年輕,對愛情小說感受不深,印象也模糊。及後讀徐速的《星星月亮太陽》,也是愛情小說,不過感受深刻得多。可能年齡漸長,亦可能書寫得更好。難得的是書中加插抗日戰爭的背景,大時代的紛亂,浮生如流水,人生命運只有隨波逐流,書中大小人物和時代背景都增加故事性的曲折,小說便吸引得多。

金庸小說插圖原稿。(政府新聞處)

武俠小說打敗愛情小說

其實當時最吸引的愛情故事,竟然是來自武俠小說。當日已不停的追讀金庸和梁羽生的小說,郭靖黃蓉啦!楊過小龍女啦!卓一航白髮魔女啦!甚而古龍的小說也有不少愛情元素,比單調的愛情小說更吸引。無怪當時台灣的瓊瑤雖負盛名,但在香港,都給武俠小說比下去。

後來內地開放,瓊瑤小說又出現瘋狂追捧現象,而且小說被拍成電影和電視劇,使我感到她的小說一定蘊藏不可小覷的實力,想研究窺探一下。但總分不出時間來重讀瓊瑤小說。不久又聽到內地瓊瑤小說熱潮已過,探索瓊瑤小說的熱誠便減了。那知數十年後,瓊瑤的《還珠格格》大熱,風頭一時無兩,也造就不小明星藝人。瓊瑤寫小說的功力,又使我重視起來。

近日重讀瓊瑤大作

趁着近兩天有空,趕到久違的公共圖書館,找到載有瓊瑤小說的書架,匆匆拿下其中一本借閱,原來是不大著名的《卻上心頭》。終於花了兩天餘暇,把全書翻閱了。年來很少一口氣閱讀約十萬字小說。讀後難免有頗為主觀的讀後感。且放言一起分享。

這是一本小風波的愛情小說,人物少,格局小,時代背景一般。主要是三對男女渾渾噩噩交錯的愛情。女角夏迎藍被台灣蕭氏企業集團千挑萬選聘為董事長的秘書。董事長幼子蕭人奇隱蔽身分追求她。中途因誤會而分手,這位少東因而一度頹唐自棄,但結局是大團圓。另一女角便是原先董事長女秘書祝采薇,被董事長大兒子追求而作了蕭家媳婦。祝的前度愛人黎之偉因情人被富公子奪去而怨恨酗酒,甚而間中行為有暴力傾向。尚有女配角韶青,是夏迎藍同房閨密,一出場便是人家的小三。後來斬斷小三身分而和黎之偉相愛大結局。書中人的人生軌跡可見單薄而平淡。

這是一本小風波的愛情小說,人物少,格局小,時代背景一般。(博客來)


《卻上心頭》讀後感

以筆者在社會打滾數十年的經驗看來,這不能說是成功之作。在寫作上,首先人物個性平板失敗,全書寫不出男角和女角令人感到可愛、令人敬佩、令人欣賞的行為和性格。小說當然可以寫平凡人,但愛情小說便要寫平凡人的不凡,尤其是男女主角,要使讀者欣賞讚歎才有吸引力。才會牽掛小說中人的遭遇,為之愛、為之恨,從而引起共鳴感動人心。小說中連夏迎藍、蕭人仰、蕭人奇,祝采薇的名字都過於平凡,全無飄逸出塵之姿。尤其是夏迎藍,不免有暗喻「迎男」的感覺。書中大公子追求至愛的橋段也不高明。試錄於下:

「當我無意間告訴他,我很喜歡夏威夷的火鶴花,第二天、我可以整個辦公廳堆滿了火鶴花,是他連夜打電話到夏威夷,派那兒的客戶專程送來的。這還沒有什麼,他還能找到一個狀如火鶴的銀花瓶,裡面只插一朵火鶴花,送到我面前來。」

這是書中貴公子追求意中人其一手段。若這樣能使一個女子因而愛上他,則這女子的內涵修養之淺薄可想而知。書中有些小情節,都缺乏生活上的可能。而奇怪的,這部愛情小說中,說愛便愛,連一次激情的擁抱也未嘗出現。看來作者要情人相處便相處,相見便相見,相談便相談,這點寫法極像小孩子童話的情節。例如第一章夏迎藍和蕭人奇從不相識,在電梯前乍遇,兩個人走著、走著、一談,便談了8頁紙,兩人倒像活在人世間的另一世界。

小說的成敗與時尚

有論者說瓊瑤的小說是「三廳小說」,故事大多發生有飯廳、客廳、咖啡廳,這說得很傳神。人說武俠小說是成人的童話,在筆者看來,瓊瑤的愛情小說,更是童話。因為小說中人性都不夠幽深、無大時代氣魄和波濤、是個愛情一廂情願的單調世界。最適合青春期的讀者閱讀。小說中人因敢愛而衝動,敢愛而無悔,已足令一部分讀者陶醉。

今天筆者只拿一本小說而評論一個作家的功力,是太片面而不公的。筆者這種直覺的觀感並無貶低瓊瑤小說之意。以這樣單調的結構和人物的淺薄,可以寫出十萬字的一本中篇,筆者便永遠辦不到。請注意今天是筆者以書評書,而非總結一個作家的成就。瓊瑤的作品確受大眾狂熱的追捧,又是不爭的事實,結論是瓊瑤始終是作成功的作家。

80年代初期內地開放,瓊瑤小說便蜂擁起來,大紅大賣了一段日子,直到《還珠格格》電視劇出現,瓊瑤小說再現生機。(《還珠格格》DVD封面)


瓊瑤小說潮流的起伏

筆者再從俯瞰的角度看瓊瑤小說,會有點不同的看法。瓊瑤小說能在50至60年代在台灣崛起,是時代的需求。當時民生簡樸,青年人生活視野較狹窄,社會上缺乏精神食糧,愛情小說可以宣洩內心壓抑的感情,滋潤了青年人枯燥的生活,取得精神上滿足。當日台灣查禁武俠小說,便不能攤分精神食糧的市場,愛情小說便一枝獨秀。

當瓊瑤小說在香港上岸,不能引起狂潮,因香港已出現百花齊放,充滿人生際遇的小說。除了金庸、梁羽生的武俠小說稱霸外,還有女黑俠木蘭花等偵探小說、亦出現社會奇情、科幻、鬼怪夜談,甚而充斥小報的色情小說。所以瓊瑤的小說便敗下陣來。反而瓊瑤小說拍成電影賣座,或許如林青霞等明星受港人追捧而致。

到80年代初期內地開放,瓊瑤小說便蜂擁起來。內地早期社會情況和台灣50至60年代差不多,武俠小說尚被查禁,青年人當時視野也較為狹窄,但仍極力追求精神食糧,因而小說大紅大賣一段日子,而熱潮一過也消沉下來。直到《還珠格格》電視劇出現,瓊瑤小說再現生機。

筆者相信瓊瑤寫《還珠格格》當有長足的進步。因為加了清朝宮廷的背景,故事的社會背景該相對地結構複雜深邃了。幾十年後的《還珠格格》陡起狂潮,相信這本小說會精采得多,可惜筆者無意翻閱,再不能多言多語了。

瓊瑤身後最令人觸目的是她的遺產去向,多方面的傳言,又使人霧裏看花,不清不楚。有說她的版權費尚值數十億元,看來開個大玩笑。數十億可能是過往的事。今日社會進步,手機資訊盛行,何來再有大批人購買瓊瑤小說?版權能再值多少億,大概自欺欺人之談而已。    

按:書名《卻在心頭》取材自李清照的《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楊興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