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崛起、挑戰與轉型之路

1990年信息通信技術(ICT)革命的爆發,成為中國超全球化發展的關鍵節點。 之前由1978年開始積極改革開放,努力改善投資環境,香港在這過程發揮了重要的經驗傳遞作用。

全球經濟變局中,全球供應鏈正深刻重構,中國扮演核心角色。對於「生於中國,面向全球」的企業而言,如何正確地認知中國在全球化進程中發展脈絡與未來展望?

中國崛起的起點:1978年改革開放

1978 年中國開啟改革開放,從農業改革入手,實行家庭包產到戶責任制與價格改革,逐步建立市場經濟,避免了蘇聯式的激進改革。一方面,與亞洲四小龍及日本的發展模式相似,在沿海地區實行製造業出口戰略,奠定了中國製造業的發展基礎。

中國推行改革開放期間,工廠中隨處可見標語。(Wikimedia Commons)

另一方面,重視工程科研教育,培養了大量製造業人才。幸運的是,改革開放恰逢全球化浪潮與信息通信技術革命興起,進一步推動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實現了從農業國向全球最大製造業國家的轉變。世界經濟重心逐漸向中國轉移,全球經濟格局就此改寫。

「超全球化」下的中國:全球製造業承接者

20 世紀 80 年代萌生的新自由派思想,促使各國在經濟政策上更加開放,降低貿易壁壘,減少對資本流動的限制,為超全球化提供了制度和政策環境。

各國紛紛推動自由貿易、資本自由流動等政策,信息通信技術(ICT)革命的興起,推動了超全球化的誕生。1990年ICT革命的爆發,成為超全球化發展的關鍵節點。這一革命使得信息和思想能夠在全球範圍內快速傳播和交流,打破了以往的溝通障礙,企業可以更便捷地將生產環節分布到全球不同地區,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中國在 1978年至1990 年間積極進行改革開放,努力改善投資環境,學習與外國打交道的方式方法,其中香港在這一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經驗傳遞作用。到 1990 年ICT革命到來時,中國已具備一定的發展基礎,吸引了G7國家的投資。中國所具備的龐大市場,使其成為全球製造業的重要承接者。

中國製造業的崛起改變了全球經濟格局。一方面,中國製造業的強大競爭力使得其他國家在製造業領域面臨挑戰,以美國為代表的一些國家,製造業比重和就業人數下降;另一方面,中國製造業的發展促進了對自然資源的需求,使得一些自然資源豐富的國家,如澳大利亞、巴西等國經濟增長速度加快。超全球化下,各國經濟的發展並不平衡。

雙邊貿易協定在 90 年代大量湧現,WTO 的影響力有所減弱。(Shutterstock)

全球供應鏈的興起:從工廠經濟到總部經濟

1990 年後全球供應鏈興起,背後有深刻的經濟邏輯。全球化受貿易成本(貨物運輸成本)、通信成本(思想傳播成本)和面對面成本(人員流動成本)三大條件約束。全球化前期,貿易成本高昂,生產與消費必須在同一地點,後來隨着航運技術突破,貿易成本降低,生產與消費得以分離,這是全球化的第一次解綁,西方借此在全球範圍內建立殖民地,從而掌控了全球經濟格局的主導權。1990 年 ICT 革命帶來第二次解綁,通信成本大幅降低,信息得以在全球範圍內快速、高效地傳播,企業遠程管理海外生產變為現實。

20 世紀80、90年代,許多發展中國家為了融入國際經濟,開始主動降低關稅,甚至與發達國家的稅率差距逐漸縮小,促進全球貿易的發展。同時,貿易協定性質發生變化,雙邊貿易協定在 90 年代大量湧現,各國更傾向於與親密夥伴建立良好的貿易關係,而多邊貿易體系的重要性相對降低,WTO 的影響力也有所減弱。

這使得全球供應鏈得以興起,生產環節在全球優化配置,新興經濟體參與其中。在此進程中,中國積極引入外資、先進技術與管理經驗,眾多跨國公司在中國設廠採購,歷經多年發展,製造業在全球的佔比從 1991年至1995 年的約 5%飆升至 2020 年的超 35%,而其他發達國家的製造業份額則持續下滑。諸如蘋果、耐克等眾多跨國公司紛紛在中國設立生產基地或採購產品,中國製造業由此深度嵌入全球供應鏈體系,推動其迅猛發展。

與製造業不同,服務業出口在全球範圍內呈現增長趨勢。(Shutterstock)

中國與 「去全球化」:服務業出口導向興起

2016 年之後,所謂的「去全球化」態勢漸趨顯現,但實際上全球化進程並未停滯,而是其形態發生了深刻轉變。從貿易數據的維度審視,貨物貿易佔全球 GDP 的比重在 2008 年攀升至峰值後陷入停滯,製造業出口的高速增長階段基本宣告終結。這一現象背後存在多重因素,一方面,全球市場需求漸趨飽和;另一方面,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對全球供應鏈形成強烈衝擊。

在此背景下,眾多企業為規避貿易壁壘、削減成本,將生產基地從中國遷至越南、印度尼西亞等國。然而,這一轉移過程並非一帆風順,新的生產地往往面臨供應鏈配套不完善、基礎設施薄弱、勞動力素質參差不齊以及文化差異等諸多棘手問題,致使生產成本攀升、生產效率下滑、產品質量波動,部分企業甚至陷入困境。

全球供應鏈呈現出碎片化與本地化的顯著趨勢。自 2012 年起,製造業中間產品生產的分散化態勢加劇,2004 年起進口本地化趨勢愈發突顯。部分發達國家為降低對外部供應鏈的依賴、增強供應鏈韌性、降低運輸風險、縮短供應週期、提升響應速度,積極推動製造業回流本土或在周邊地區構建本地化供應鏈。

不過,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關鍵主導地位依舊穩固,這歸因於中國完備的產業集群、強大的規模經濟效應、持續的技術創新能力以及高效的供應鏈協同效率。儘管部分企業轉出,但多數國家在短期內仍難以尋覓到能夠全面替代中國的供應源,中國製造業產品在全球市場依舊不可或缺,眾多國家對中國工業產品的依賴程度依然頗高。

與製造業不同,服務業出口在全球範圍內呈現增長趨勢。服務業涵蓋了多種領域,如科技服務、專業人士技術管理服務等, ICT 革命使服務更容易跨國提供。中國也在逐漸從製造業為主導向服務業發展轉型,如文化產業等服務業領域的發展,但在提升服務業生產力和競爭力方面仍面臨一些挑戰,如服務業質量控制難度較大、國內市場統一難度大等問題。

當全球供應鏈在技術革新、貿易格局變遷以及地緣政治波動的多重合力下開啟重構之旅時,中國以其獨有的韌性和活力,為全球供應鏈的穩定與重塑貢獻着智慧與力量。

原刊於「香港大學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微信公眾號,本社獲授權轉載。

王于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