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應定下雙目標 負債率消費佔GDP皆50%

中國已佔全球製造業產能之33%,工業亦佔整體就業的30%,相信已接近見頂。隨着機器人發展,工廠員工將減少。中國需要的是發展消費和服務業、出口軟件、金融服務,以至文化藝術,終極出口貨更應該是人民幣!

今周仍然忙於《蔽月無眠》表演後的宣傳和推廣工作,很高興大部分現場以至網上觀眾的反應都是正面的,在中西方戲曲和歌劇界,都得到不少迴響。很希望我們能夠繼續完成這個世界首創「Fusion Opera」,在明年正式上演。但我要在此道歉,因為表演當日實在太忙和緊張,我竟然忘記鳴謝全部中西樂手,中英文司儀梁玉兒和Stephanie Cheung(張怡雯),和再次感謝阮德文老師的教導和協助統籌。我更忘記感謝多名好友捐款在場刊登賀詞,共籌得30多萬港元善款,我們將全部捐給香港乳癌基金會!

今周內地和香港股市又再興奮過一天半,恒指總算再次重上20000點。同時間,美國納指則再創新高,第一次升穿20000點!同樣是20000點,但感覺完全不一樣,點滴在心頭。股市再稍現起色是有原因的,中央再次表示將盡力穩住房市和股市,13年來首次表示將採取適度寬鬆貨幣政策,亦將增大財政刺激,明年或接受較高的3.5%至4%財政赤字。最令人鼓舞的是似乎有史以來第一次,把刺激消費的重要性放在第一位,甚至比投資,包括所謂創新科技更重要!

中國市場的最根本問題並非房市或股市,而是債市。(Shutterstock)
中國市場的最根本問題並非房市或股市,而是債市。(Shutterstock)

國債孳息低迷  反映民眾憂慮經濟前景

當然如何落實穩定房股市場,和如何鼓勵消費,都絕不容易,但我對中央的執行能力仍有信心,主要還是政策方向和決心問題。中國市場的最根本問題並非房市或股市,而是債市。債市呈現極端兩極化,投資者對中央國債極有信心,30年債息跌至2.4厘以下,首次低過日本30年國債息率。但抱歉,此非一件好事情,此現象反映投資者認為中國未來增長緩慢,甚至墮進日本式迷失30年,長久不能逃離debt-deflation cycle(債務通縮循環)。相反大部分民企發展商,與不少地方政府的債務問題仍未解決,繼續發酵,導致房市不振,負財富效應亦嚴重影響消費能力和意欲。

我的建議非常簡單,先定下明確目標,然後按照進度來調整政策。中央負債率超低,只約15%GDP,接近全球最低,絕對有條件,安全地把負債率提升至50%GDP,仍將比美國的130%和日本的230%低很多。此做法將騰出約50萬億元人民幣的財政政策空間,可用來擔保部分地方債,協助發展商重組,穩住房市和刺激消費。

減稅補貼生育  提升消費佔比

第二,我建議定下把個人消費,由現在接近全球最低的約37%GDP,提升至較合理但仍偏低的50%。先定目標,然後再想要怎樣的政策才可達標。如何穩住房市,打造健康慢牛股市,減VAT(增值稅)、個人和企業稅,加強社會福利安全網,尤其鼓勵生育的補貼,和短期消費券和其他優惠等等,都應在考慮範圍內。

很大程度上,中國過去着重投資和製造業,而略輕消費和服務業的發展模式,已到了必須改變的時間點。但在現今中美關係日趨緊張的情况,好像連美國都擔心製造業空洞化,過度倚賴進口貨品,因而影響國家安全。那麼中國聚焦在繼續發展高端製造業,支持出口,不是最正確的發展路線嗎?

西方已對中國崛起非常有戒心,亦已豎起高關稅和其他貿易障礙。(Wikimedia Commons)
西方已對中國崛起非常有戒心,亦已豎起高關稅和其他貿易障礙。(Wikimedia Commons)

貿易順差近1萬億美元  他國起戒心

但其實此問題應分為三部分。首先國家安全必定是最優先考慮,所以國防系統和相關技術,必須主要是國產,在現今資訊科技年代,或者半導體也應納入其中。第二是外交和貿易關係,中國今年貿易順差將接近1萬億美元,遠遠多過任何其他國家。西方已對中國崛起非常有戒心,亦已豎起高關稅和其他貿易障礙。最需要關注的是全球南方的發展中國家,他們會否接受更多的中國貨,讓貿易赤字膨脹,尤其在中國資本帳嚴謹封閉、導致人民幣匯率對比PPP引伸公平估值低70%情况之下?

就業人口應逐漸轉向服務業

第三亦是最難逆轉的,就是按全世界所有國家的發展過程,不論貿易呈現順差或逆差,都必定經過就業比例,由最初農業,逐漸轉到工業,然後再轉到服務業的不同階段。1810年,美國農業佔81%的勞動力,工業只3%,服務業16%,到了1950年,農業跌至12%,工業到達最高峰的24%,服務業則佔64%。2020年,農業更跌至2%,工業回落至8%,服務業則升至91%(香港服務業更高,超過93%)。

中國已佔全球製造業產能之33%,工業亦佔整體就業的30%,相信已接近見頂。(Shutterstock)
中國已佔全球製造業產能之33%,工業亦佔整體就業的30%,相信已接近見頂。(Shutterstock)

中國製造業接近見頂

原因有好幾個,包括農業生產力先因機械化而突飛猛進,然後輪到工業,最後才到服務業,因此就業機會也隨着改變。另外,農產品需求相對收入的elasticity(彈性)應低於1,工業產品的彈性應略高於1,而服務的彈性更遠高於1。意思即是說,隨着收入上升,不會愈吃愈多食物(質素會提高),收入上升會多買如家電和汽車等產品,但仍有上限,但對教育、醫療、娛樂和文化等服務需求,則會隨着收入上升增加得更快。以我個人為例,從前仍會較看重買車、買時裝、買酒和美食。但現在更着重健康(表演前減了5磅)和文化,一周內去了三個畫展,三場藝術表演(推了一場),和一場學術會議。

人的志願和興趣,也跟着社會發展而改變。古代幾乎所有人都是務農的,當工業發展起來,很多人就轉到收入較高的工廠。但工廠工作呆板乏味,其實也非很多人的理想工作。服務業包羅萬有,即使低端的零售和餐飲服務員,收入有限,但工作仍比工廠較生動和有趣。

人民幣已低估70% 不應再貶值

中國已佔全球製造業產能之33%,工業亦佔整體就業的30%,相信已接近見頂。隨着機器人發展,工廠員工亦將減少。中國需要的是發展消費和服務業,出口軟件、金融服務,以至文化藝術,終極出口貨更應該是人民幣!最近有傳聞明年人民幣將較大幅貶值,藉此谷出口,和容許更大減息降準空間。我完全反對此想法,人民幣已低估70%,中國需要的是逐漸安全開放資本帳,讓人民幣有序上升。貿易順差已1萬億美元,人民幣本應有極大升值壓力,如再需貶值,政策方向和經濟發展模式肯定出現極大問題。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譚新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