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國總統拜登利用其任期的最後這段時間,加大了對烏克蘭的支持力度,先是放開了烏克蘭使用美國援助武器的限制,允許烏克蘭使用陸軍戰術彈道導彈(ATACMS)等先進武器攻擊俄羅斯本土。
而根據位於弗吉尼亞州阿靈頓縣的政治新聞媒體POLITICO 11月26日的報道,拜登還秘密請求國會撥款240億美元,用於繼續支持烏克蘭。
烏克蘭將重新擁核?
最石破天驚的消息來自於《紐約時報》,該報在11月中旬援引美歐官員的話說:「拜登可能會把蘇聯解體之後從烏克蘭拿走的核武器還給烏克蘭」,也就是說,烏克蘭可能會重新擁核。
事實上,指出烏克蘭可能重新擁核的報道最近不止一個,11月13日英國媒體《泰晤士報》報道,如果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撤回軍援,烏克蘭可能會在數月之內自行研發出核武器。
那麼烏克蘭重新擁有核武器有沒有可能性呢?這裏我們先回顧一下烏克蘭30年前棄核的歷史。
烏克蘭當年是蘇聯的加盟共和國之一,冷戰時期,蘇聯是和美國平起平坐的核大國,它的核武器分散在四個加盟共和國,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
1991年12月25日蘇聯解體,各加盟共和國成為了獨立國家,獨立之後的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也順勢成為了擁核國家。
其中烏克蘭保有蘇聯大概15%的核力量,包括可攜帶核彈頭的洲際彈道導彈,可裝備核武器的戰略轟炸機,核巡航導彈,戰略核彈頭,戰術核彈頭,這些核武器分別由第43導彈集團軍和第46空軍集團軍保管。
除了龐大的核武庫之外,烏克蘭還繼承了獨聯體國家中,規模僅次於俄羅斯的核武器軍工綜合體,包括著名的南方設計局、哈爾科夫設計局、安東諾夫設計局、尼古拉耶夫造船廠等相關科研生產單位,以及18個核反應堆,這些讓烏克蘭幾乎在一夜之間成為了世界第三大核力量。
烏克蘭政府如何處理保管核武器?
但是,要如何處理保管這些核武器,對新生的烏克蘭政府來說卻是一個棘手的問題,首先,儘管核彈頭與戰略轟炸機等運載工具在烏克蘭境內,但是這些武器的指揮控制權卻始終掌握在俄羅斯手中,導彈的瞄准目標發射代碼以及核彈頭激活指令等作戰權限,烏克蘭並不掌握。
1994年2月,當時的烏克蘭總統克拉夫丘克曾經公開表示,烏克蘭在技術上無法對核武器進行有效的控制。
其次,烏克蘭沒有能力維護核武庫的安全,一方面核武器需要不斷的保養,鈾、鈈等核燃料基本上不存在過期的問題,但是其他配套的有機材料、高精密機械電子裝置、計算機電子元器件、其他金屬塑料零配件等等,都需要定期的保養更換,所以核武器的保質期一般是20年左右。
烏克蘭不掌握核武器維護保養的技術,這方面要依賴俄羅斯,自行處理萬一處置不當,可能導致巨大的風險。
另外,獨立之初的烏克蘭百廢待興,正經歷着惡性通貨膨脹,也拿不出足夠的資金來發展獨立的核武器工業體系。
還有就是,為了防止核擴散,讓烏克蘭、白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棄核,是當時美國、俄羅斯和其他大國的共識,烏克蘭如果堅持保留核武器,大概率會招致國際社會的孤立和制裁,到那個時候,這個新生國家能否活下來都很難說。
於是在權衡利弊之下,烏克蘭最終選擇了棄核,開始了核裁軍的進程,把核武器集中運到俄羅斯進行銷毀,最終在1996年5月和2001年10月,完成了核彈頭和運載工具的削減,作為補償,美國拿出了100多億美元購買核彈頭上拆下來的核材料。
同時為了消除烏克蘭對自身安全的擔憂,1994年12月5日,美國、英國、俄羅斯和烏克蘭領導人在匈牙利布達佩斯,簽署了《布達佩斯備忘錄》,其主要內容是,這三國歡迎烏克蘭加入《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承諾尊重烏克蘭的獨立主權和現有邊界,不對烏克蘭使用武器或者進行武力威脅,不對烏克蘭使用核武器。
聯合國安理會的另外兩個成員國法國和中國,則各自單獨發表了聲明,對烏克蘭提供了類似的安全保障,中國的聲明還特意選在《布達佩斯備忘錄》簽署前一天發表。
1997年5月,烏克蘭總統庫奇馬跟俄羅斯總統葉利欽,還簽訂了兩國之間的互不侵犯條約。
棄核問題上 烏克蘭內部一直有不同聲音
而在烏克蘭內部,在棄核問題上其實一直是有不同意見的,而自從10年前,俄羅斯公然吞併克里米亞以來,呼籲烏克蘭重新擁核以自保的呼聲開始響亮起來,不過整體而言依然是非主流的聲音。
烏克蘭外交部發言人最近就相關的報道發表聲明就說,「烏克蘭致力於遵守《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不擁有,沒有研發,也不打算擁有核武器 」 。
從理論上來講,烏克蘭重新擁核並非不可能,核武器的製造原理,如今已經是公開的秘密,大學相關院系的學生都瞭然於胸,關鍵的難點是鈾、鈈等核材料的獲取,因為有《不擴散核武器條約》,非核國家自行進行鈾濃縮活動是非法的,會面臨國際制裁。
烏克蘭目前擁有9個核反應堆,可供使用的反應堆級鈈大概有7噸,如果烏克蘭不管不顧,強行進行鈾濃縮活動的話,這些原料足以生產幾百枚戰術核彈頭,不過烏克蘭這麼做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整體而言,重新擁核並不是烏克蘭政壇的主流聲音,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情況下,烏克蘭各界很清楚,扛下去的前提是美歐援助的繼續,戰後烏克蘭要靠加入北約和歐盟來自保和發展,如果烏克蘭突破《核不擴散條約》的限制,就等於把自己放在美、歐和國際社會的對立面,會成為伊朗、朝鮮那樣的國際棄兒,得不償失。
而且俄羅斯也不可能允許烏克蘭這麼做,普京在11月28日就表示,「俄羅斯不允許烏克蘭擁有核武器,如果烏方獲得核武器,俄羅斯就會動用一切的打擊手段」,到時烏克蘭的核武器還沒有造出來,其核設施就可能被俄羅斯提前摧毀了。
事實上,以色列在1981年和2021年,就曾經分別對伊拉克和伊朗的核試施發動了空襲,大大影響了這兩個國家的核進程。
近年來,美俄之間雖然有矛盾,但是在維持核不擴散體系上還是有共同利益的,拜登上台之後,立即與俄羅斯延長了《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2022年初安理會五常共同發表了《關於防止核戰爭與避免軍備競賽的聯合聲明》,因此美國不太可能冒着破壞國際核秩序的風險,強行將核武器部署到烏克蘭。
總之在是否擁核問題上,烏克蘭今天的處境與可能的選擇,與30年前並沒有什麼不同,因此不論是獨立發展核武器,還是獲得北約核武器部署的可能性,都是非常低的。
烏克蘭最近將核問題提到前台,其主要的目的並不在於為自身發展核武器爭取合法性,而更可能是為了喊話特朗普,提示可能的核擴散風險,迫使北約和美國提供更堅實的安全保障。
原刊於「世界靈敏度」微信公眾號,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