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 Apr 02 2025 19:20:45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專訪蔣萬安:蔣家王子復仇記——國民黨明日救星?

選戰中,蔣萬安刻意不提自己的家世,但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他是誰。
文:童清峰(《亞洲週刊》資深特派員》
 
他是個菜鳥,但在國民黨35席立委中,卻得到媒體最多青睞,他的知名度絕不輸其他資深立委,這都是因為他有兩個比別人特殊的曾祖父和祖父。1月16日,身為蔣家第四代的蔣萬安,在這次立委選舉中擊敗勁敵,一戰成功,讓這個影響中國命運超過近百年的家族,在消沉了近30年後,又重新站上政治舞台。
 

充滿話題性的「王子復仇記」

 
今年37歲的蔣萬安,外型帥氣,帶有一點蔣家人特有的貴族氣息,頂着美國賓州大學法學博士學歷,做過律師,在美國科技重鎮矽谷執業多年,這些優異條件都是他從政的資本,政治前途政界普遍看好,認為他將是繼馬英九之後的國民黨明日之星。法律人轉投政治,台灣比比皆是,但蔣萬安多了一段充滿話題性的「王子復仇記」。
 
2011年國民黨前副主席蔣孝嚴參加立委黨內初選,爆冷門地以0.578的民調差距飲恨,輸給挑戰者、具有會計師專業形象的羅淑蕾。五年後,蔣孝嚴交棒給自己兒子蔣萬安,又在同區與羅狹路相逢,兩人的拼鬥十分激烈,第一回合由於羅領先蔣的支持度未超過5%,未達徵召標準,所以需進行第二階段初選,最後蔣大勝羅近11個百分點,「復仇」成功,代表國民黨參選中山區立委。大選中,對上有台北市長柯文哲加持、民進黨全力支持的無黨籍精神科醫師潘建志,最後以近16,000票勝選,進入立法院,開啟從政之路。
 
選舉時,對手批他是「官二代」、「富二代」,含着金湯匙出生,不知民間疾苦。蔣萬安沒有太多辯駁,仍按照既定節奏打選戰,一如他競選背心上的標語「凝聚新民意」,其中「萬安共乘」便是他傾聽民意的創意點子,由他充當司機,開着白色油電混合車,裝上特製計程車車頂燈,到指定地點等人、載客,但上車前得先說通關密碼,萬安共乘模式才能啟動。這個新穎做法博得不少好評,目的是要削減其權貴的印象,與民眾零距離接觸。
 

政治菜鳥將成明日之星?

 
在選戰中,蔣萬安刻意不提自己的家世,但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他是誰。他打選戰的手法很另類,揚棄砸錢做文宣的傳統路線,逆勢操作,以最儉約的方式競選,能省則省,連文宣都做得很陽春,還被網友嘲笑像訃文。但從另外的角度看,這種「包裝」方式,似乎頗能迎合反權貴、反炫富的社會氛圍。
 
若從去年329宣布參選立委起算,蔣萬安的政治資歷其實還不到一年。但是談到國民黨未來要如何振衰起蔽,卻像個老練的政治人物。他表示,國民黨未來要做些改變。
 
蔣萬安從未見過他祖父蔣經國,在選舉中,經由民眾的回應,他更了解祖父在民眾心目中所受到的愛戴與懷念。「(爺爺)是我學習的目標跟榜樣」,他說。
 

專訪蔣萬安,談黨主席補選及國民黨未來

 
從政路才剛起步,蔣家的家世對蔣萬安是加分或減分,全憑他的智慧與政治歷練,現在已經有一群人等着要給他掌聲,他只要有一點好表現,就可以比別人更容易出頭,這是身為蔣家的優勢,但也要潔身自好,拒絕誘惑,否則稍有不慎,就可能前功盡棄。

 

以下是他接受記者訪問的內容紀要:
 
你認為國民黨這次為何大敗?
 
我覺得是溝通沒有做好,過去決策形成都是由上而下,高層做的決定交給下面去執行,應該改由自下而上的溝通方式,從基層、民眾匯聚民意,傳達到高層決策者,這樣才能貼近民意、聽見民眾的聲音。很多人也在問當黨意跟民意有落差的時候,要怎麼取捨?我覺得在取捨之前,如果能夠讓黨意跟民意重疊,根本就沒有取捨的問題,所以我希望未來能扮演溝通者角色,多聽取絕大多數民眾的聲音,所形成的決策才不至於造成黨意跟民意脫節。
 
國民黨主席補選即將舉行,你傾向支持誰?
 
國民黨現在非常低迷,不管誰當選,只要能夠凝聚黨的氣勢、共識,都值得支持。其次,誰能夠讓國民黨更貼近民意,也要考慮,不管是我剛提到溝通的方式、整個黨的文化,有很多需要檢討的地方,譬如這次黨主席選舉的規則,就有很多人提出來討論,是不是要設這麼高的門檻、保證金是不是一定要繳200萬,後來討論降到160萬,對於參選黨主席的資格是不是一定要限制當過中央委員、中央評議委員以上,都可以討論,的確也需要做些改變,更擴大參與。
 
國民黨未來的改變,有兩方面,第一是黨內民主,而且要更開放,第二是要給年輕人機會,國民黨要痛定思痛,重用年輕人。舉個例子,這次在蔡英文當選的國際記者會上,負責口譯的年輕人一下爆紅,非常優秀,只有27歲,他是民進黨國際部的副主任,反觀國民黨,怎麼可能用這麼年輕的人?所以國民黨整個思維要改變,真的是人才的話,就要給他機會表現,我想不論誰當選主席,我期許他能夠從這幾方面幫助國民黨再重新站起來。
 
民進黨要設特種委員會清算國民黨黨產,你怎麼看?
 
這當然是針對性,民進黨所提出的「不當黨產處理條例」,針對性太強,就我所知民進黨立委葉宜津所提出的版本,提到在1987年以前所取得的都認為是「不當黨產」,名稱上它提到的「不當」,就非常有針對性,而且在1987年以前也只有國民黨,並沒有其他政黨。其次,我們所提的版本是在政黨法中設有黨產處理的專章,約束、規範所有政黨,而不是單獨針對某一政黨。當然不可否認,我們國民黨黨產問題的確要做一個徹底解決。
 
問題出在哪裏,好像始終無法徹底解決?從過去到現在國民黨黨產問題的處理一直遭到質疑?
 
民眾希望知的權利可以公開,更了解國民黨過去對黨產的運用,尤其特別針對不當取得部分,國民黨其實也做了一些事情,也做了一些處理,但一直沒法說服民眾,民眾還是有些質疑,我認為溝通做得不夠,沒有充分說明,才會讓民眾一直根據其他的人說法而有一些質疑,光是黨產數目,每天名嘴在電視上講上百億、上千億,甚至兆,根本沒有的事,可是被以訛傳訛,造成民眾的觀感不佳,只要一提到黨產就認為是不當的,金額也是非常高的,所以怎麼樣做到適度公開透明、怎麼樣做好溝通,我覺得是未來要處理的。
 
你對兩岸未來關係有何願景?
 
我當然希望兩岸更和平穩定發展,我過去提出兩岸交流應該要「三心二意」,大陸對台灣應該要「真心」,不能一直藏着統戰的心態;兩岸關係要有「耐心」,不可以急躁;雙方要有「同理心」,彼此要互相了解對方體制與歷史背景。兩岸間的互動必須要有「善意」與「誠意」,才能維持穩定發展。很多大陸朋友不了解台灣,台灣過去被長期殖民,從荷蘭統治38年、西班牙統治16年,到日本殖民50年,有非常特殊的歷史背景。同樣的,台灣人也要了解中國大陸所謂的民主是它自己定義的民主,所以彼此要有更多交流跟認識,才有同理心為對方設想。
 
(請按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