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開始投票 選情膠着 學者:選民兩極化加劇治理難度

第60屆美國總統大選於當地東部時間11月5日0時開始投票,不少傳媒形容這場可能是美國有史以來最難測勝負的總統選舉。

第60屆美國總統大選於當地東部時間11月5日0時開始投票,新罕布什爾州小鎮迪克斯維爾山口(Dixville Notch, New Hampshire)的選民率先投票。根據美國佛羅里達大學選舉實驗室發布的數據,截至當地時間11月4日晚上10點50分,全美已有超過8271萬名選民提前投票。

有史以來最難測勝負的選舉

綜合傳媒報道,多個民調均顯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Donald Trump)與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賀錦麗(Kamala Harris)的支持度不相伯仲,不少傳媒形容這場可能是美國有史以來最難測勝負的總統選舉。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 News)報道稱,男性與女性的投票傾向存在34%的差異。整體而言,賀錦麗選情受墮胎權議題和民主黨人投票熱情提振,特朗普則在經濟與生活成本議題上佔優。

華盛頓特區各處正在加強戒備,嚴防可能發生的暴力事件,很多店舖用木板圍封,白宮附近也架設保安柵欄與路障,附近巡邏的警力也加強了,華盛頓特區警方表示,3000多名警察將實施12小時輪班制度,大部分警察的休息和假期都被取消。

大選提前及郵遞投票時期,發生了多宗投票箱被縱火事件,加深了官員及民眾對於暴力事件的擔憂。

美國多地設有郵遞投票信箱。(Shutterstock)
美國多地設有郵遞投票信箱。(Shutterstock)

反敗為勝局面或再重演

澳洲國立大學政治學系榮休教授約翰·哈特(John Hart)撰文認為,如果選情勢均力敵,有可能出現賀錦麗的普選票多於選舉人票情況,令特朗普成為這種「陳舊、不民主投票制的受益者」。

哈特教授表示,選舉人團(Electoral College)制度有兩大缺陷,一是小州代表比例過高,二是多州均有「贏者全拿」(winners take all)的安排,普選獲勝者將獲得該州全部選舉人票,放大其優勢。在1876年、1888年、2000年和2016年4屆選舉中,均出現候選人靠選舉人票反敗為勝的局面,遭人詬病多年。

今屆選舉人團共有538人,須獲得270張或以上的選票才能獲勝。如果沒有候選人贏得多數票,將由眾議院決定,每個州只有一票,1824年曾出現這一情況。

選舉兩極化 加劇治理難度

英國伯明翰大學政治學與國際研究系教授大衛·鄧恩(David Hastings Dunn)發文分析,若特朗普當選,有可能徹底改變美國在國際社會的角色,而非像民主黨提出國際化議程。最明顯的莫過於對所有外國進口商品徵收更高的關稅,尤其是對中國。這些措施不僅會引發通貨膨脹並損害美國經濟,還可能導致新一輪貿易戰。

另一方面,特朗普視聯盟網絡為風險和負擔的來源,或將結束支持北約向烏克蘭提供軍事和財政援助,並向基輔施壓,要求其接受莫斯科提出的和平條件。前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John Robert Bolton)就質疑特朗普會否尋求退出北約,或至少減少美國的支持力求。

特朗普在2020年的選舉落敗後,聲稱選舉被竊取,受到不少共和黨選民支持。鄧恩教授表示,「當人們對選舉過程的信心受到如此削弱時,很難看出美國如何在選舉後團結起來進行治理。」他又認為,選民在稅收、移民、墮胎、貿易等多個問題上存在嚴重分歧,「誰獲勝以及其治理方式,對更多人來說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比尊重民主制度和傳統更重要」。

特朗普以自己遭受襲擊呼籲國民支持。(Shutterstock)
特朗普以自己遭受襲擊呼籲國民支持。(Shutterstock)

82名諾獎得主 公開支持賀錦麗

選舉兩極化的其中一個特徵,是10月底起,先後共有82名諾貝爾獎得主聯袂簽署了一封公開信,共同支持賀錦麗,信中形容「這是長期以來,甚至可能是有史以來,對科學和美國的未來影響最大的總統選舉」。

《自然》(Nature)雜誌在2022年發布的一篇研究指出,美國科學家,尤其是在學術界工作的在過去20年裏逐漸偏向支持民主黨,政治捐款極少流向共和黨,因為他們認為共和黨近年來在環境科學和公共衛生等領域表現出了敵對態度,如否認氣候變化、質疑新冠防控措施等。

賀錦麗效應明顯消退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王勇教授表示,賀錦麗的優勢在於意識形態、價值理念對移民和不同文化更具包容性。相較於共和黨認為更符合美國憲政正統。但是,賀錦麗政策方向不是特別明朗,而且未能清楚展示經濟治理能力,在特朗普支持者「大取代理論」(Grand Remplacement,指白人正在人口及文化層面逐漸被非白人取代)的敘事下,其移民主張也可能受到懷疑和詬病。而且民主黨臨陣換將後的「賀錦麗效應」最近明顯消退,勢頭下降。

特朗普則抓住了一些重要而鮮明的議題如移民,而且經濟治理的聲譽比賀錦麗高,其任期內減稅措施使一般民眾和中小企業受益,也利好大資本集團。他也承諾當選後會促進製造業回流本土。

兩位總統候選人在大選最後關頭,仍在互相指責對方煽動分裂。王勇指出,言語攻擊的升級,突顯美國政治情緒化、非理性化的情況嚴重,背後是美國政治極化加劇、民意撕裂的現實。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