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周年專訪|陳坤耀教授:提升大國實力有兩大基石

國家推行的新質生產力戰略到底是什麼?經濟學家、嶺南大學前校長陳坤耀教授用最平凡的語言去解釋這個涵義深遠的國家戰略:「就是說用10個人去做20個人甚至30個人的事情,實現人力質的躍遷。」

怎樣才能實現新質生產力的質的躍遷?陳坤耀教授言簡意賅道:「教育策略及基礎研究,是撐起這個策略的兩大基石。」

近10年席卷香港、被家長們奉為至尊的STEM教育,能否撐得起新質生產力的長遠發展?「單靠STEM並不能。」陳坤耀一語否定,多少教人意外。畢竟,STEM教育模式是被美國視作開啟國家競爭力的金鑰匙而提出來的。

STEM是美國競爭力的金鑰匙

1990年代初,美國專家預視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人才將面臨短缺,故首倡以跨學科、跨領域探究作為一種解答問題的手段。四分之一個世紀以來,STEM教育革命在全球多個發達國都獲得巨大迴響。

2007年,美國更將STEM教育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在國會全票通過《國家競爭力法》,撥款660億美元支持發展STEM教育及科研,將STEM教育提前至小學階段。

2015年,香港終於也搭上了STEM號列車,7年後易名為STEAM(增加了Art,藝術)。2017年,《中國STEM教育白皮書》也在人口紅利消失、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雙重挑戰下出台,承載着調整結構、轉型升級、讓中國穩站世界強國之巔的重任。如果連STEM教育也不行,那怎樣才行呢?

陳坤耀教授一語否定STEM教育,多少教人意外。
陳坤耀教授一語否定STEM教育,多少教人意外。

港式教育思維五大誤區、妨礙原創

中國現時每年大概培養出超過500萬科技畢業生,但陳坤耀表示,這個人才儲備的質與量,暫時仍未能全面達到新質生產力的要求,因為「新質生產力策略所提倡的創新,具備原創性,而原創性思維必須要文理兼備、重視人文學科及本科教育。尤其是港式STEM教育,更加單向及暴露出更多不足。」

陳坤耀強調:「藝術不僅是港式教育中的跳舞畫畫,藝術是匯聚人文科學的全部菁華。」STEM教育本身有許多空白,需要有多重人文學科的輔助元素,陳坤耀解釋,這些元素其中包括:讓人鑑古知今、拓闊視野的歷史;科技超速發展時用以規範人類行為的倫理;訓練創意天馬行空的文學;訓練邏輯思維與雄辯能力的哲學。他深信文理融合,可陶育出更強的大腦,和更具爆發力及顛覆性的原創思維。

他一針見血直接指出,香港在教育政策盲點方面猶如發展中國家:一、太重視專上教育而忽視基礎教育;二、太重理輕文;三、大學重研究生課程多於本科;四、太重視研究而忽略教學;五、太盲目追隨機構大學排名榜,被人牽着鼻子走。

中國就算落後數十年、依然要追落後

陳坤耀強調:「新質生產力不是要求籠統的技術進步,而是透過長遠規劃,藉由人力資本的技術進步,去提升生產要素的『質』,而非生產的『量』。」

他指出2023年新質生產力戰略出台的背景,正值國際局勢愈趨複雜、地緣政治及中美角力帶來挑戰,局勢要比2013年中國人口紅利見底、經濟增長降速時嚴峻得多,中國許多具有優勢的產業鏈包括電動車、智能手機、太陽能光伏板都遭到歐美設關稅壁壘。AI晶片及光刻機亦常被卡脖子,被聯合禁止進口。

陳坤耀說,中國就算在這些技術上落後幾十年,一樣要追落後,否則只會愈來愈掉隊。而不想掉隊鴻溝擴大,唯有依靠基礎研究。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的研究上天下地落海洋,2020年數據顯示NSF預算撥款28.2億美元資助由基礎科學研究到數學、計算機科學、經濟學及社會科學多元範疇。(NSF)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的研究上天下地落海洋,2020年數據顯示NSF預算撥款28.2億美元資助由基礎科學研究到數學、計算機科學、經濟學及社會科學多元範疇。(NSF)

美國能夠登頂科技大國之謎

基礎研究正是撐起新質生產力的第二塊基石。

美國能夠登頂科技大國,主要優勢是來自1950年代由杜魯門總統簽署成立的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NSF)。「二戰後美國本土沒有被毀滅性損壞,靠着猶太人和東歐人帶進來的技術與財富,再加上政府為戰後國防工程、太空探索等項目大開綠燈,最早奠下科技大國根基,亦為往後數十年充實了國家科技人才儲備。」

1860年代著名的藍天研究,就是一個基礎研究的經典。為什麼天是藍的?一個表面看似無聊的問題,後來發現跟太陽光、燈光、整個大氣層,甚至飛機、火箭都有關聯。這就是基礎研究,對數十年乃至百多年後的科學發展及人類生存影響深遠,是人類數十年以至一百年科學發展水平的奠基石。

陳坤耀認為本港大學的研究水平基本上都是國際頂尖的,如果大學能拿到更多資助,政府更前瞻性地增加基礎研究佔GDP的比例,人力資本的質的躍遷是有可能實現。

陳坤耀教授將擔任灼見名家十周年論壇嘉賓,屆時會出席論壇分享。專訪全文亦將刊載於論壇上派發的特刊。有興趣的讀者歡迎購票:https://www.master-insight.com/?p=424456

十周年專訪系列: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