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周年專訪|中美角力 資金何去何從? 陳繁昌教授:現在是投資中東良機

陳繁昌教授指出整個灣區,包括阿聯酋、卡塔爾等產油國,早就意識到世界對石油的需求將逐漸減少,目前的經濟模式不可持續,所以紛紛轉型發展再生能源相關產業,像中國一樣,走上改革開放之路,大家都看好這個大市場。

中國近年致力開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地區等新興市場,抗衡美國制裁手段。剛卸任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校長的陳繁昌教授接受本社專訪時表示,中東國家的戰略地位愈來愈重要,加上他們積極落實經濟轉型,多項大型基建陸續上馬,現在是在當地投資和求職的良機,港人不妨多去了解。

沙特積極發展成全球投資強國

「考察也好,旅遊也好,親身去看看,保證不會後悔」。6年前,陳繁昌教授成為第一位擔任中東大學校長的香港人,當時他周遭的朋友對該地區知之甚少,更有人以為杜拜是一個國家。殊不知,中東發展一日千里,在王儲穆罕默德帶領下,沙特阿拉伯雄心壯志,積極發展成全球投資強國,以及連接歐洲、非洲和亞洲的貿易樞紐。他自言有幸見證和參與當地的轉變過程,鼓勵港人嘗試認識當地社會。

2021年,沙特王儲穆罕默德帶領阿曼一眾官員參觀NEOM計劃展覽中心。(NEOM Facebook)
2021年,沙特王儲穆罕默德帶領阿曼一眾官員參觀NEOM計劃展覽中心。(NEOM Facebook)

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深受父親器重,陳繁昌形容他年輕具魄力,2017年上任後構思國家發展策略Vision 2030,希望擺脫過分倚賴石油,發展科技和創新產業,促進經濟多元發展,例如發展綠地項目──新未來城NEOM。這個項目重視可持續發展和智慧城市概念,預料2030至2040年間可吸引約9000萬名居民入住,意欲晉身世界級城市之列。

陳繁昌指出整個灣區,包括阿聯酋、卡塔爾等產油國,早就意識到世界對石油的需求將逐漸減少,目前的經濟模式不可持續,所以紛紛轉型發展再生能源相關產業,像中國一樣,走上改革開放之路。加上當地人對國家前途感到很樂觀,大量人才出國升學後仍願意回國發展,這是其他國家發展所缺乏的亮麗前景,很多投資方樂於其成,中國和當地的交流也日益緊密。目前,沙特阿拉伯是20國集團中唯一的中東國家,他預料,未來十多二十年中東國家的地位將變得更重要。

陳繁昌教授表示,中國和當地的交流也日益緊密,當地大學也到深圳設立科研基地。
陳繁昌教授表示,中國和當地的交流也日益緊密,當地大學也到深圳設立科研基地。

中國在中東地區影響力日增

2022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到訪沙特。陳繁昌形容此舉如同為中國的地方政府、企業和大學「開綠燈」,他們紛紛組團前往,如過千名中國商家參與中阿合作論壇企業家大會,特首李家超率領官員和企業家前去開拓商機,陳繁昌主理的大學也接待了來自東方、無數的科研機構代表。他表示,目前全球科技重心一在美國,二在中國,所以大學在深圳成立了Innovation Hub,「希望帶領沙特的年輕人見識深圳的創新環境,將心得或人脈關係帶回來,反應很好」。

陳繁昌續指,中東的地緣政治格局正在逐步演變。以往,美國、沙特阿拉伯因石油交易和共同敵人伊朗而關係密切。自從美國開始自行出產石油與沙特競爭,中國成為沙特最大的買家和大部分中東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後,中國在中東的影響力逐漸增強。他舉例,沙特和伊朗都在一帶一路,即中國前往歐洲的必經之路上。北京甚為重視三邊關係,去年竟然成功促成兩國和解,驚動世界。

中國在某些基建項目有豐富建造經驗,而且價廉物美,因此較容易中標。(Shutterstock)
中國在某些基建項目有豐富建造經驗,而且價廉物美,因此較容易中標。(Shutterstock)

現在是香港發展最後時機

回望香港,反修例風波和新冠疫情重挫香港經濟,外資逃離之言甚囂塵上。早前,陳繁昌獲港府邀請加入推廣香港新優勢專責小組,他坦承《國安法》、《基本法》23條實施以後,西方人大多以為香港和中國內地的分別愈來愈少,再無言論自由。但他認為,香港仍有許多吸引的地方,如國際化、法治制度、良好的商業環境等,要請一些能令外國人信服的傳媒、代言人,親身來港體驗後再回國報道實況,以應對新加坡等地的競爭。

他強調,現在是香港發展的最後時機。「深圳在創新科技做得比香港好,但在高等教育方面,尤其是基本研究、吸收國際人才,香港仍然有優勢。你看《泰晤士高等教育》排名,香港擁有最多環球百強大學,矽谷都只有史丹福和加州兩所大學。」

陳繁昌建議香港與深圳仿傚美國矽谷與三藩市締造雙城生活圈。
陳繁昌建議香港與深圳仿傚美國矽谷與三藩市締造雙城生活圈。

陳繁昌教授將擔任灼見名家十周年論壇主講嘉賓,參與討論環節「國際大變局」。專訪全文亦將刊載於論壇上派發的特刊。有興趣的讀者歡迎購票:https://www.master-insight.com/?p=424456

十周年專訪系列: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