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社會上的「貧富差距」使我憂慮,「知識差距」則使我痛心。
凡是與教育有關的議題我都關心:從教育改革、卓越計劃、教育經費、教授治校……到已去世的前教育部長吳京的抱負:「願做多少事就可做多少事」。
近年來我更不斷地呼籲:世界上最令我尊敬的兩個稱呼是:「教育家」與「和平使者」;同時我還提出了放諸四海皆準的觀察: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因為教育落後而社會進步的;因為教育支出過多,而財政破產;因為教育屬於少數人,而人民生活安定的。
(二)
讀了前哈佛大學校長德瑞克 ‧ 伯克(Derek Bok)八年前的名著:《大學教了沒》(Our Underachieving Colleges),對他深入的觀察與建設性的建議,如獲至寶。
根據自己在美國教書以及在台灣短期任教的體驗,我從內心佩服伯克教授一針見血的批評。
書中指出,當前美國(台灣亦然)高等教育的現況是:大學生從大學帶走的知識和心智習慣,較少取決於課程內容,而是取決於教學品質。因此:
(1)課程多、內容嚴謹,不代表學生「學得好」。
(2)如果教學品質好,學生的興趣、價值觀或認知能力,會保留得多。
作者更進一步指出:
(1)大學校長與教授們,並不積極及有系統的來改善大學教育品質。
(2)「教學方法」變成了教授個人的特權,難以共同討論及改善。
(3)由於「教學方法」難以改進,使得課程增加,卻不保證學習進步。
(4)大學排行榜與教學品質脫鉤。
(5)國際排名反映的是大學研究聲譽,而非教學品質。
這些令人憂慮的現象活生生地出現在台灣各大學。
(三)
這位41歲時就接任的哈佛大學校長,擔任了20年。他的專業是法學博士,也擔任過法學院院長;他的熱情與奉獻是教育。他提出了21世紀八個教育目標(見下圖):能力的培養從溝通開始,最後要能增進青年學生的就業能力。
上述八個教學目標,對任何一位教育工作者而言,真是任重而道遠;對任何一位大學生而言,也應當會激起強烈的上進心與求知慾。
伯克校長同時提出了五項改進新世紀的教育方法:
(1)喚起學生的好奇心。
(2)克服干擾學生學習的先入為主觀念。
(3)拋出有趣的問題,鼓勵學生思考 。
(4)發展學生思辨的習慣,養成他們敬重慎思明辨的力量。
(5)評估學生是否進步,給學生即時的回饋,幫助學生檢視自己的進展並做改善。
七年前我應邀在台大畢業典禮上講話。其中有一段話是這樣說的:「這一個月也是美國大學舉行畢業典禮的日子。如果這是哈佛大學的畢業典禮,我猜想演講者還是會鼓吹哈佛所引以為傲的學風:(1)崇真求實(2)人際溝通(3)倫理道德(4)多元智慧(5)跨域整合。這個世界在不公平中還是有公平。進了哈佛可以學到這些;不進哈佛,何嘗不可以免費學到這些!」
原文刊於遠見華人精英論壇,本社獲授權發表。
(封面圖片:Pixabay)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