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知德

讓幼兒學懂感恩的態度,相信對日後人生能持正面的看法及能建立利社會行為,有助日後預防或減低青少年問題和反社會行為。

在《論語‧衛靈公》中子曰:「由,知德者鮮矣。」這表示孔子認為當時之世,真正了解道德的人太少了;認識道德乃至實踐真正道德的人實在太少。作為教育工作者應培養兒童自幼養成規範的社會行為,建立正確的待人處事態度,培養其責任感和公德心。老師要透過課堂讓幼兒學習面對不同意見時,學懂相互尊重的精神。現今的學生普遍生活富足,不需要為生活而煩惱;所以在品德培育上,必須讓他們體會感恩珍惜,明白何為「知足常樂」,學會經常帶着珍惜和感恩之心,相信便能夠接近幸福。

學生在個人成長階段中,受到身處的社會環境影響,使個體在對待自已及別人的一切行為,隨年齡增長及經驗而會逐漸產生改變。由家庭到學校的每一位人士都會影響學生的發展和改變。

眾所周知,幼兒階段的可塑性最高,也是養成個人良好行為、態度及人格最重要階段。因此,學前教育對兒童社會行為發展有着關鍵的影響,如能在此階段培養幼兒有良好的品德、建立正向價值觀;讓幼兒學懂感恩的態度,相信對日後人生能持正面的看法及能建立利社會行為,有助日後預防或減低青少年問題和反社會行為。

要讓子女明白飲水思源之理

很多時候,小朋友向父母或成人的要求,都認為一切是理所當然。現在物質主義為重的社會觀念,必須要明白幸福不是你擁有了多少,而你的心滿足了多少。要讓子女明白飲水思源之理,學會知恩、感恩、報恩。佛家所說,「人以因緣和合而生」,人之為人,首先學生要明白是周圍環境造就、哺育了我們,賦予我們生命,培育我們成長,所以我們應該心懷感恩。懂得感恩的人,會把目光放在已擁有的事物上,而不是未得到。因此,他們會為了已擁有的而努力珍惜,而不是為了未得到的而滿腹抱怨。我們都期望他們在長大後能對家庭、學校、社會、國家及世界有正向的價值觀、抱支持及抱積極發展的態度。當我們獲得別人的恩惠時,應如何珍惜,如何感恩呢?正如韓信所説的「滴水之恩,湧泉相報」。

無論做人做事只要懷有一顆感恩之心,它能夠使人與人之間建立起一種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幫助的關係。在大學、中學、小學甚至幼稚園,每一個學習範疇或科目都是彼此相連和互相影響的關係,再加上學校在團體群性互動的經驗中若獲得認同,便能建立自信和自尊,更會不斷自動自發地學習,發展自我。因此,教育工作者更需要學習如何珍惜自己的事物,學會利用適當的語言或非語言技巧,向身邊的人及學生表達出自已感恩之心。學校更可安排一些體驗或探訪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助人的快樂及滿足以達至感恩知德的態度。

温志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