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認為,每個人在接受教育的權利上應該是平等的,主張「有道相教」、「有道者勸以相教」。即凡有道德學問者,應不拘形式,不論智愚、貴賤、貧富,隨時隨地教誨他人或彼此互相教導。墨子的邏輯是:求善者愈少,教人行善就更有必要,「有道以教人」,來者即「教」,不來者也可「往教」。這比孔子的「有教無類」更具有積極施教和勇於奉獻的精神,更具有平民性的色彩。比較來說,相對於孔子的「束修不備以及不主動求學者則無以施教」更為進取,更接近現代普及教育的精神。
這是一種「有道相教」的平民教育,與「為義兼士」的素質教育、「救國濟世」的目的教育、「文理兼備」的內容教育、「述而且作」的實踐教育等都是墨子重要的教育主張(註1)。本文主要嘗試探討墨子的學習觀,上述內容較屬於探討教育的性質、功能或目的,所以都不作討論了。
學習和思考的關係
在學與思的關係上,孔子曾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儒家在教學過程中總體上是講究學思結合的。而墨家在學思的廣度與深度上都有突破與拓寬。墨子指出「故」的概念,就是要求學生學習時能夠探明事物的原因,要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在《墨子》一書中,提出「何自」、「何故為」、「何以為」、「何以知之」,這就是要求人們開動腦筋,多加思考,注重學思並重,學思結合,學思並用。墨子之重「思」的最顯著特色,還在於他研究和掌握了「思」的工具之學——墨家辯學(邏輯學)。
在這裏試舉「何故為」(《墨子·公孟》)一例說明。子墨子曰:「問於儒者:『何故為樂?』曰:『樂以為樂也。』」子墨子曰:「子未我應也。今我問曰:『何故為室?』曰:『冬避寒焉,夏避暑焉,室以為男女之別也。』則子告我為室之故矣。今我問曰:『何故為樂?』曰:『樂以為樂也。』是猶曰:『何故為室』?曰:『室以為室也』。」
從上述對話可以看出,墨子對一個話題「何故為」的探討,尋根求源,意在探尋問題的本質。從《墨子》全書來看,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這種嚴謹濃厚的墨家辯學氣息,也可以體悟到墨子思考問題的深度和廣度。
墨子後學對「辯學」的界定是「夫辯者,將以明是非之分,審治亂之紀,明同異之處,察名實之理,處利害,決嫌疑。焉摹略萬物之然,論求群言之比」。墨子強調「以名舉實,以辭抒意,以說出故,以類取,以類予⋯⋯以往知來,以見知隱」,認為思考有三種形式,即「以名舉實,以辭抒意,以說出故」,用名稱反映事物,用言詞表達思想,用推論揭示原因。提出和研究了概念、判斷、推理等邏輯問題。而思考的基本方法是「以類取,以類予」。按類別歸納,按類別推論。
主動和被動的教導和學習
「公孟子謂子墨子曰:『君子共己以待,問焉則言,不問焉則止。譬若鐘然,扣則鳴,不扣則不鳴,』」墨子認為,扣與鳴之間有三種情況,「扣則鳴,一也;不扣則不鳴,二也;雖不扣,亦必鳴,三也。」⋯⋯墨子更主張「雖不扣,亦必鳴。」更強調「強行」、「強為」, 「今擊之則鳴,弗擊不鳴,隱知豫力,恬漠待問而後對」,墨子認為被動施教的弊病不僅是施教者之過,而且還可能危害社會。因此主張「不扣則鳴」,強教於人,「遍從人而說之」、 「今夫世亂⋯⋯不強說人,人莫知之也⋯⋯行說人者其功善亦多,何故不行說人也? 」
墨翟還特別重視「強說人」的積極教育態度。一方面,就一般的「上說下教」而論,他的「遍從人而說之」,與儒家的「禮聞來學,不聞往教」恰成對比。一方面,在教育教學問題上,他對儒家所採取的「君子若鐘,擊之則鳴,弗擊不鳴」以及「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的被動答問的教學態度,堅決反對。墨翟主張教師要採取主動積極的態度,不僅有問必答,並須「不叩必鳴」。
墨子闡述了環境和教育對人性形成的影響,他以染絲爲例,「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來說明「士亦有染」,所以「染不可不慎也」 。這就是著名的「染絲說」,在他看來,先天的人性不過如待染的素絲,有什麼樣的環境與教育,就能造就什麼樣的人。
關於「學」,墨子的認識是「必強為之」。這可以從《墨子·公孟》中的對話看出:「有遊於子墨子之門者,子墨子曰:『盍學乎?』對曰:『吾族人無學者。』子墨子曰:『不然。夫好美者,豈曰吾族人莫之好,故不好哉?夫欲富貴者,豈曰我族人莫之欲,故不欲哉?好美、欲富貴者,不視人猶強為之,夫義,天下之大器也,何以視人必強為之?』」
這番對話亦能說明墨子秉持的「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是「義」,不應「吾族人無學者」而放棄,應需「何以視人必強為之」。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墨子認為「學」的主體應該努力有為,而不要過於環顧周遭,受制於左右,隨波逐流。認准了,「必強為之」。同時,墨子指出「其直如矢,其平如砥,不足以覆萬物。」表明了學習時應具有的心態。
從上述可見,墨子主張主動的教導和為「義」努力有為的學習,另一方面墨子認可「教人學」,強調教導應是主動的,反而學習被描述為被動的了。
個別差異的處理
墨子主張教學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應用日常社會生活和工農業生產的經驗,較能啟發門弟子的思想,亦較易為其他人所接受。因材施教,發展個性,下列具體提出兩個例子:
第一,在回答他的學生治徒娛及縣子碩二人問「為義孰為大務」的言辭時說:「譬若築牆然,能築者築,能實壤者實壤,能欣者欣,然後牆成也。為義獨也是。能談辯者談辯,能說書者說書,能從事者從事,然後義事成也。」
第二,有二三弟子再向墨翟請求學射,他認為國士戰且扶人,猶不可及,告誡弟子不可同時「成學」又「成射」。
這些例子說明,墨翟教學注意量力,既要求學生量力學習,也要求教者估計學生「力所能至」而施教。只有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使能力不同的學生,在不同的基礎上,做到可能「成學」者成學,可能「成射」者成射。對教師講,這也是「因材施教」。至於不允許學生同時既「成學」又「成射」,也具有使學生學習要「專心致志」的意義。
墨子認為,人的材性不同,就給予不同的教育,他們就會展現不同的才能,大家通力合作,天下就會無事而不可為了。因此,必須根據學生的天資、興趣、個性、知識水準、接受能力和心理狀態分別地加以因材施教,揚長避短。同時墨子還提出因材施教要因宜因時而教,正如墨子答禽子時說:「多言何益,為其言之時也。」
學習的來源
關於知識的來源,《經上》指明:「知:聞、說、親。」《經說上》又解釋為:「知:傳受之,聞也;方不障,說也;身觀焉,親也」。就是說,人的知識來源有三種:一、親知,即親身經歷得來的知識,又可分「體見」即局部的與「盡見」即全面的兩種。二、聞知,即傳授得來的知識,又可分為「傳聞」與「親聞」兩種。三、說知,即推論得來的知識,這種知識不受方域語言的障礙。
這三種知識來源中,以「親知」及「聞知」中的「親聞」為一切知識的根本,由於「親知」往往只能知道一部分, 「傳聞」又多不可靠, 所以必須重視「說知」,依靠推理的方法,來追求理性知識。這對於人們的認識事物,作了明確的分析。
註1:請參考http://www.xinmojia.com/forum/read.php?tid=2441墨子教育觀探究。本文是繼上一篇探討孔子學習觀的文章,希望能系統地分析影響我們華人學習觀的人物和著作。
(封面圖片:網上圖片)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