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曾傳聞珠海學院即將改名為經濟管理學院,校友一時無法接受,甚至消息傳到美國,很多校友聯署要求校方保留舊名。還有人疑惑竟問,「珠海學院還存在嗎?」是的,母校的確沉寂了很多年,致使外界有些誤會。這一則改名之說,吸引了很多人眼球及談論的話題。畢竟珠海學院是一所老牌大專院校,其歷史僅次於香港大學。香港人人皆知是一所曾與台灣國民黨有淵源的高校;珠海學院重新出現在人們的視線,成為熱門的話題。
新任的陳致校長是國際知名的文史及漢學研究學者,從事多領域的學術研究,如古典文學研究與中國早期文化與歷史、中國古代詩歌、出土文獻與古文字(金文與簡帛文字),以及明清思想史。他是華人社會為數不多的一位文科出身的學者擔任高等院校的校長。這一份擔當一點也不輕,扛在他肩上的責任相當繁重。例如,如何管理好一個兼具過往台灣背景歷史與目前國資經營的私立教育機構──廈門國貿教育集團,又如,如何在不久的將來,將珠海學院升格為大學?這是校友與在校師生的盼望,也是陳致校長放在心中必做的工作之一。
12月9日我們特地來到珠海學院與新任的校長陳致教授談談他的前瞻與挑戰。
傳言更改校名 最後從善如流
廖書蘭:陳校長,你是10月份上任的,距今已有兩個多月,感覺如何?
陳致:我是10月初自廣東省珠海市回香港,10月㡳正式在珠海學院上任的。之前在珠海市香港浸會大學與北師大合辦的高校(簡稱UIC)工作4年,擔任常務副校長。在UIC與同事話別時我曾說,「我從一所位於珠海市的香港式高校到一所位香港的珠海學院」,好像一直在香港和珠海之間打轉。我在十多年前與珠海學院即有交集,擔任過珠海中文系、應用佛學碩士的校外專家。與張忠柟校長、胡春惠院長、李立信主任都熟,更不用說李焯芬校長了。過去的10年,我在香港浸會大學饒宗頤國學院院長任上,李校長是饒學基金會的主席,對我的工作給予了很大的支持。雖然我不算是初來乍到,但必須熟悉各種情況,多方了解,也要了解學校的強項,困難在何處,責任很大,所以非常忙碌。珠海學院歷史悠久,從年份上說在香港高校中排名第二,僅次於港大,比浸會大學還要早。
廖書蘭:1947年在廣州創辦珠海大學,1949年搬來香港改稱珠海書院,2004年成為認可專上學院,稱之珠海學院。2022年6月傳出珠海學院更校名為經濟管理學院,但在11月又傳出決定不改校名,維持舊名珠海學院只在前面加了香港二字,請你說明一下其中過程。
陳致:珠海學院已有75年歷史,在中國文史、新聞、土木工程、建築等專業,都是有口碑、有傳承的,也培育了很多人才,造就了不少院士,如中國大陸的兩院院士、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歐洲院士、美國的院士、加拿大的院士都有。有「香港橋王」之稱的香港橋樑專家劉正光,世界著名的斜拉橋設計師鄧文中等等,企業家王國強、國際著名的文史學者朱鴻林等等都出自珠海學院,如果改成經濟管理學院,承傳就會出現了問題。我即刻跟校董了解情況,與各方幾輪溝通下來,最後大家都同意改新校名在目前還不是最佳時機,因為香港稱為管理學院的比較多。校董會聽取大家意見、從善如流,決定暫不改校名,只在前面加上香港二字,以示與珠海市區分。稱為香港珠海學院將更為清晰明確。如果以後有更好的名字,或許將來在學院升格為大學時,一次性改名應為恰當的時機。
校長的眼界和經驗比專業重要
廖書蘭:灼見名家傳媒文灼非社長獲悉這位人文出身的學者陳致擔任校長,特別高興的說,目前香港8間大學校長大都是理工科人才,文科出身的一位都沒有,樹仁大學創校校長鍾期榮教授是法律出身,1986年出任港大校長的王賡武教授是歷史學家。自王校長以後,在香港沒有文科學者擔任校長。想聽一聽陳校長的看法?另外,香港聘請大學校長是否以理工科為首選?
陳致:以前文科出身的大學校長還是比較多的,像蔡元培、蔣夢麟、胡適、傅斯年等都是顯著的例子。美國比較多元,文科當校長的也很普遍。但校長不能一人做決策,必須要有團隊,也就是一個群體的管理團隊,其中什麼樣的人才都有。所以,校長本人是什麼專業並不是那麼重要,而校長的學識、眼界和經驗,再加上他有一個什麼樣的管理團隊更重要。
廖書蘭:12月5日你帶領學院團隊拜訪香港教育評審局,有什麼收穫嗎?
陳致:收穫很大!我想招收香港籍的雙非子弟。過去4年在大灣區工作的經驗,近距離了解了這一類學生的情況。他們有的父母不是香港人,有的父母是香港人或在香港工作,但在內地長大,這一類年輕人有不少在面對前途或升學之路,比較迷茫。特別優秀的學生可以上香港八大或世界名校,但中間也有很多學生想回香港讀書但不知道方向,我想幫助這一類群體。
廖書蘭:陳校長近距離接觸這些雙非子弟,有了幫他們一把的念頭,這也是一位教育家的理念。想起十幾年前雙非兒童在香港的新聞,例如內地母親來港產子,雙非學童如何過羅湖橋來香港上學的情況,這一晃眼已經十幾年過去,現在已是18、19歲,到了上大學的年齡,這是陳校長想做的事情之一。
陳致:另外是珠海學院原來就有研究型碩士博士課程,這幾年學校變化,這些課程沒有了!原本這些學生拿的是台灣教育部頒發的證書。我們現在要重新啟動,需要了解評審局怎麼看?詢問評審局如何做?這次會面很有成效,評審局是支持的。香港同事做事很嚴謹,當然要走一段程序,需要時間。
本地生源下降 私校規定應鬆綁
廖書蘭:今年的收生情況很不錯,請你分析一下原因。
陳致:今年收生比去年好,主要是收了近700名碩士生,去年200多名,這是李校長和同事們努力的工作成績。近年香港出生率逐年下降,今年只有4萬名高中畢業生,前幾年有6、7萬,下降的速度驚人,這對自資院校來說是很大的挑戰。如何招收學生需使出渾身解術。4萬名畢業學生中有一半給八大院校錄取了,另外還有達不到大學錄取成績的。試想剩下的自資院校怎麼辦?的確是一個嚴峻的問題;另外,對於香港以外的學生,自資院校又有名額限制。
廖書蘭:陳致校長認為,國外大多數私校的規定是自己決定的,特別是香港此時此刻需要人才。內地人才很多,我們又緊鄰大灣區,只要不綁着自己的手腳,吸引人才是很容易的。以前這項政策有道理,因為大學資源有限,畢業生多,但這是若干年前的事,現在是大學資源多,學生少,香港又亟需人才,我們也相應需要變革。比如近鄰澳門,那裏的自資院校收內地生、國際生都不太受限制。澳門科技大學、城市大學等內地生可以收50%以上。香港肯定也會改變,但變革快能讓更多人受惠,也讓整個社會得益;變得慢對社會對學生都不利,所以我們要與時俱進。陳致謙虛地表示,這是他個人的淺見。
廖書蘭:珠海學院還有哪一些學科不被承認的而你仍在努力中?
陳致:所有的學科都是香港教育局承認的,所以才能拿到學位,但有些是專業工會認證的就不一樣,例如建築系有建築師公會認證,政府按學生人頭給資助,拿到本科學位後繼續深造,就可考建築師資格。在香港,只有港大、中大和珠海學院具有香港建築師公會的資格認證。
廖書蘭簡介:
文學博士,祖籍江蘇武進,出生台北,定居香港。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香港新界鄉議局議員、香港珠海學院亞洲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亞洲華文作家協會香港分會會長、國際筆會香港中國筆會會長。曾獲廣興文教基金會獎學金、中華僑聯文教基金會華文著述獎冠軍、亞洲華文作家基金會文藝獎最佳散文獎等。新詩《海戀》、《春天來了》、《山旅》、《和著水聲一起輕歌》獲入選香港學校朗誦節第60屆、第68屆、第69屆、第70屆、第71屆、第73屆、第74屆誦材。散文《不一樣的母子情》、《母愛成就了他》獲入選中國青少年(香港) 第5屆、第7屆才藝比賽朗誦組誦材。著作《黃花崗外》簡體字增訂版、《被忽略的主角》、《黃花崗外》、《煙雨十八伴》、《書蘭中英短詩選》、《放飛月亮》等,於2011年、2019年被納入大英國家圖書館典藏,新界鄉議局旗袍制服於2017年被納入香港歷史博物館館藏,自2019年在中華僑聯成立「廖書蘭獎學金」。詩集被翻譯為英文、藏文、馬來文、印度文、阿拉伯文、韓文、日文。
香港珠海學院陳致校長專訪 2-1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