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底層真相:公眾需要更強烈的警告

ChatGPT和其他的對話式AI聊天機器人都有免責聲明,警告用戶注意幻覺問題,強調大型語言模型有時候會捏造事實。例如ChatGPT在網頁上就有警語:「ChatGPT可能會產生不準確資訊。」

這種和電腦程式對話的新文化現象也有黑暗的一面,畢竟說到底,它只不過是一個強大的預測引擎。其中一個問題是,它會編造句子,導致重大的錯誤和謊言。儘管具有編造錯誤事實的傾向,但背後卻沒有任何的意圖,純粹因為大型語言模型就是以這樣的方式運作。

施瓦茨(Steven Schwartz)在2023年夏天發現這一點,驚愕不已。施瓦茨在紐約市擔任人身傷害和勞工賠償律師長達30年,6月時意外得知自己因為欺騙法庭,將面臨制裁。

起因是他的客戶搭乘航班時受了傷,想向航空公司索賠。施瓦茨為客戶研究案例摘要時,一直尋找過去的案例,用來支持他的論點。由於在公司慣用的搜尋資料庫Fastcase裏一直找不到需要的案例,因此他對準備中的備忘錄有了一個想法。

不應使用ChatGPT檢索事實性事件

施瓦茨的聽證會在6月8日舉行,有位在場的部落客分享了聽證會的摘錄,讓我們知道施瓦茨如何理解這種已經有數百萬人使用的新型態AI:

卡斯特法官(Judge Castel):3月1日的備忘錄是你準備的嗎?

施瓦茨:是的。我使用了Fastcase。但它沒有我想找的聯邦案例。我也試過谷歌搜尋。我聽過ChatGPT……

卡斯特法官:好──它為你提供了什麼?

施瓦茨:我問了它一些問題。

ChatGPT遵照設計時的初衷,提供施瓦茨需要的答案,6個案例都確切支持了他認為本案應該繼續進行的論點。

卡斯特法官:你有沒有詢問ChatGPT法律是什麼,還是只要求它提供支持你的案例?它為你寫了案例。你引用案例前沒有先讀過嗎?

施瓦茨:沒有。

卡斯特法官:為什麼你一反常態?

施瓦茨:我以為ChatGPT是搜尋引擎。

施瓦茨回去詢問ChatGPT錯誤案例,但ChatGPT加倍努力「欺騙」施瓦茨。(Shutterstock)
施瓦茨回去詢問ChatGPT錯誤案例,但ChatGPT加倍努力「欺騙」施瓦茨。(Shutterstock)

ChatGPT提供的案例有:馬丁尼斯訴達美航空(Martinez v. Delta Air Lines)、齊徹曼訴大韓航空(Zicherman v. Korean Air Lines)和瓦格塞訴中國南方航空公司(Varghese v. China Southern Airlines)。這些案例用谷歌搜尋都找不到,但施瓦茨卻覺得自己找到大秘寶,開心的把它們放進案例摘要。

當法官詢問施瓦茨在引用ChatGPT吐出的案例前為什麼沒有先查一下,他說:我不知道ChatGPT會編造案例。我在錯誤的認知下進行操作……我以為這些是谷歌上找不到的案例。」

這時,施瓦茨的律師發言,他說這些案例雖然不是真的,但看起來很真實。ChatGPT對於輸出內容的真實性並沒有清楚的免責聲明。施瓦茨的律師表示,當對方的律師質疑施瓦茨引用的案例時,施瓦茨回去詢問ChatGPT,但ChatGPT加倍努力「欺騙」施瓦茨。

施瓦茨以顫抖的聲音告訴法官,他「感到尷尬、屈辱,而且非常悔恨」。

ChatGPT和其他的對話式AI聊天機器人都有免責聲明,警告用戶注意幻覺問題,強調大型語言模型有時候會捏造事實。例如ChatGPT在網頁上就有警語:「ChatGPT可能會產生有關人物、地點或事實的不準確資訊。」

卡斯特法官:你們還有什麼要補充的嗎?

施瓦茨的律師:有。大眾需要更強烈的警語。

原文摘錄自《AI底層真相:如何避免數位滲透的陰影》,本社獲天下文化授權轉載。

新書簡介:

書名:《AI底層真相:如何避免數位滲透的陰影》
作者:穆吉亞(Madhumita Murgia)
譯者:江坤山
出版日期:2024年10月

作者介紹:

穆吉亞,《金融時報》AI領域編輯,負責AI和其他新興技術的報導。因走訪世界各地,為《連線》、《華盛頓郵報》、《新聞週刊》和《每日電訊報》等媒體撰寫有關尖端技術人物、新創公司和企業,以及科學和科技對社會影響的文章,屢獲殊榮。經常出現在廣播電台和電視節目,包括BBC的旗艦節目《今日》和Sky News新聞頻道。曾於TED講述個人數據遭盜用的經歷,吸引近4000萬人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