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妹和留學生

這兩個故事主人公,一個中年,一個青年,都是近10多年從中國內地到加拿大的移民。他們與唐人街老一代華僑的故事有一個共同點,即展現了中國人勤奮、拼搏和善於尋找商機的特質。

承接上文:〈溫哥華二姑媽〉(三之一)

上周筆者在本欄講了三個加拿大溫哥華華僑的故事,有讀者說想聽聽移民到當地之後如何「搵食」的故事。溫哥華生活和居住環境比較好,賣掉香港一千呎住宅,到溫哥華換一幢帶花園的獨立屋沒有問題。但在當地找一份合適的工作並不容易,做生意就更不容易,一來人口密度低,消費模式與內地和香港有很大不同,最主要還是加拿大稅率太高,缺乏賺錢的動力,所以不少華僑華人是在當地做寓公,享受退休生活。但是,也不乏投資創業成功的例子,這次筆者在溫哥華就碰上一個、聽到一個。

十二妹在溫哥華投資創業成功

到溫哥華第3天,十二妹和她老公來接我們到她家喝茶。十二妹是筆者家鄉老友Y兄最小的妹妹,當年還在上小學,總是跟在我們後面的小屁孩,之後我離開家鄉,見面機會少,後來聽說她的女兒到加拿大留學,再後來十二妹全家移民加拿大。這次聽說我到溫哥華旅遊,立即聯絡自請要給我們當導遊。十二妹家在列治文,一幢新建的兩層高獨立屋,面積大約3000多呎,後花園種花種樹還有一個金魚池,流水潺潺。房子設計風格簡約而有品味,部分家具是內地品牌。

抬頭是藍天白雲,秋日的陽光透過樹葉灑落花園,周圍安靜得只聽到鳥叫聲。(Shutterstock)
抬頭是藍天白雲,秋日的陽光透過樹葉灑落花園,周圍安靜得只聽到鳥叫聲。(Shutterstock)

我們在後花園坐下來,十二妹夫燒起炭爐,用一把小紙扇煽爐火,很快泡上一壺功夫茶,手勢非常純熟正宗,一杯上等單叢茶入口,濃濃的家鄉味道。抬頭是藍天白雲,秋日的陽光透過樹葉灑落花園,周圍安靜得只聽到鳥叫聲。「這幢房子我們剛住進來幾個月,我很喜歡,將來捨不得賣出去」,十二妹夫說,按照當前的行情,這幢房子大約值400至500萬加幣,相當於不到3000萬港元。原來他們移民到加拿大之後,發現當地有不少洋房又舊又殘,於是以買舊樓重建新樓的方式進入當地房地產市場,新樓建好之後,自己先住兩、三年,然後再賣出去獲利,據說這種模式的稅率相對低一點。他們已經先後重建和出售逾10幢洋房,納稅不少,賺錢之餘,還可以享受住不同的新房子,一舉兩得。十二妹夫90年代初在內地辭去公職下海做生意,事業有成,移民海外同樣闖出一片天空。正如有一句話所說:是金子,放到哪裏都閃光。

來到親戚在列治文重建的舊樓

幾天後,晚輩親戚J和Q帶我們到她家,同樣在列治文,也是舊樓重建,發展商是當地的印度人,不同的是印度人買下一幢舊的獨立屋,然後重建成三幢小型獨立屋,分開出售,J和Q買下其中一幢,另一幢的買家也是中國人,據說在東莞做生意。Q在10多年前從內地到加拿大留學,畢業後定居溫哥華,把上海的J接過來,他們有兩個小孩,一家四口住2000呎的兩層小樓,能過上幸福的小日子,主要是有在內地做生意的父母資助。

親戚Q說,飲品的原材料都是從中國內地進口,數量大、成本可控。(Shutterstock)
親戚Q說,飲品的原材料都是從中國內地進口,數量大、成本可控。(Shutterstock)

「我最近在積極考慮創業,但還沒有想好要做什麼」,Q說,他在一家華人飲品公司打工,薪金待遇還算可以,但覺得沒有發展空間。他講起他老闆的故事。老闆也是內地留學生,年紀比他大一點,幾年前成為一家台灣著名飲料品牌的總經銷商,在溫哥華開了很多家分店,「別人的飲品店倒閉,他卻不斷開新店」。一年盈利估計高達數百萬加幣,折合約3000、4000萬港元。我問,老闆成功的秘訣是哪些?Q說,飲品的原材料都是從中國內地進口,數量大、成本可控。其次,老闆很有眼光,新店的選址都很準。還有一點,他是工作狂,每天只睡5、6個小時,事事親力親為。不久前其中一家店半夜被賊人打破玻璃窗,偷走了幾百元現金,他親自開車到現場向警方錄口供。「這裏的治安不好嗎?」Q說近年來了不少外國難民,治安亮起警鐘,飲品店被偷已經不是第一次,「維修的費用比被偷的現金還要多」。聽得出來,老闆就是Q的榜樣。

這兩個故事,一個中年,一個青年,都是近10多年從中國內地到加拿大的移民,他們靠自己的資金、智慧和雙手,在異國建立事業。他們的故事,和唐人街老一代華僑的故事,和100多年前華人到當地修築鐵路的歷史,看似截然不同,但其實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不管老一輩或新一代華人移民,他們都有中國人勤奮、拚搏、善於尋找商機的特點。

溫哥華紀行 三之二

原刊於《大公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如果路易斯湖沒有城堡酒店〉(三之三)

郭一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