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志健:稱職的社工願為他人幸福着想

關志健該是十分喜歡他的工作,他傳來一張在辦公室的照片,牆上掛有冰心的話:「知足知不足,有為有不為。」那該是他的人生信念吧。明白這道理的志健,每天該會快快樂樂上班去。

關志健把他的新作《7天改不了社會》(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24)寄來給我(這裏買不到)。他把我寫過的兩句話轉發過來:「書不可以隨意送人,要知道對方會看才好送的。」遂在郵局把書拿到手後,不敢把書放到書架上,而是細心翻看,領略開卷有益的好處。

需要多少個7天

《7天改不了》是志健撰寫與社會工作有關的100篇文章其中一篇。「我們作為凡人要明白,推動社會進步需時絕對不只7日」,例如:「以殘疾人士爭取交通優惠……10年才取得成功。」「成功不是必然,而是靠着一些人有的一份堅持,才令本身難如登天的事逐步實現。」

那麼7天改變不了什麼,再多兩個、三個7天,也不會改變初衷。志健的解說:社工就是「希望改善大眾生活的質素,創造更適切的社會環境」。

在書中,志健不止一次說自己「不是浪漫之人」,但他的文章卻很有文人情懷(會不會因為他愛看亦舒的作品),一點也不枯燥。來到講道理,一點不含糊。介紹社工職責、工作範疇則條理分明,陳述清晰。

100篇小品看完,對社會工作專業有了初步了解,對他們「知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甚為欣賞。

關志健與不同的NGOs攜手合作,改變社會。
關志健與不同的NGOs攜手合作,改變社會。

正如志健在序言提到他「不言棄、不認命」,是知道「社會工作專業」,就是「窄縫之間尋求突破」。看似不可為,只要肯堅持下去,說不定就會有所突破,做出成績來。

這樣看來,志健是個「心懷理想之人」,「不因未見成果而放棄」初心。

有心成為社會工作者,該看志健怎樣詮釋社工價值觀:那是對人的尊重,對公義、人權的執着。

稱職.要求

關志健指出:「我們要當一個怎樣的社工,視乎我們是一個怎樣的人。」

想做稱職社工,先決條件是「具有人文關懷」,「致力維護人的尊嚴,改善社會上不同人的生活條件,從而讓所有人行使基本人權」。

接觸過不少社工,他們很受同學歡迎。有見過學校社工的同學說:「她肯聽我講心事,又能夠很客觀分析我的問題,讓我知道我的困擾也是很多少年人的困擾,是有辦法解決的。」深受同學歡迎的社工,都是很有愛心的,他們知道該如何幫助到來求助的同學。

來到弱勢社群,社工的愛心更是不可或缺。

關志健與兩位博士畢業生。
關志健與兩位博士畢業生。

志健在〈愛心的源頭〉一文,帶出利他主義(Altruism)的意思。

那是一種無私精神,而一名稱職社工「願意為他人的幸福着想」,因而「有源源不絕的愛心,去關心不同的服務使用者」。

想問志健,你對社工所訂立的標準,會不會太高呢?

原來除了利他精神外,他們還有十分重視的專業核心價值:公義、平等和人權。

社工還要做到「實踐接納」,就是「接納服務者本身,而不是其行為」,知道「服務使用者仍然是有價值之人」。

社工是可信賴的聆聽者,「需要嚴格遵守保密程序」,讓服務使用者「私隱得到保障」,而又不會把自己想法或社會常規「強加在服務使用者身上」。

上班去.同理心

關志健該是十分喜歡他的工作,他傳來一張在辦公室的照片,牆上掛有冰心的話:「知足知不足,有為有不為。」那該是他的人生信念吧。明白這道理的志健,每天該會快快樂樂上班去。

「如果工作不快樂,人生大抵也不容易快樂。」說出不少打工仔的心聲來。

辦公室掛上冰心說話:「知足知不足,有為有不為。」
辦公室掛上冰心說話:「知足知不足,有為有不為。」

既然社工「一直以來致力改善人的福祉」,遂樂意為企業員工提供「情緒和心理支援」,「透過專業協助,改善員工身心狀況。」

部分企業樂意付出有關費用,是知道「員工身心健康得到改善,有助提升生產力」。

這是第一次聽到社工可以這樣幫助企業員工的。不過,據志健的觀察:有等企業要改變的是企業本身結構性問題,包括「非人化的管理作風」。想這方面得到改善,已不是社工的工作範疇了。社工對此無能為力,治標不治本,可惜啊。

志健分享他的體驗:他有一次幫助一位看似沒法與人正常溝通的女子阿敏,起初以為她不明白該怎樣在餐廳工作,沒想到阿敏的侍應工作做足100分:她認真、投入,面上永遠「掛着可親的笑容」。

工作3個月後,阿敏得到公司頒發傑出員工獎。

最讓志健感動的,是有次聊天,阿敏主動問他:「關先生,你經常四出探訪我們這些學員,一定很累吧。」

志健說:「阿敏智力不及所謂的健全人士,但她所擁有的同理心(Empathy),卻是我們所欠缺的。」

社工最需要的,也是每個人都需要的,可就是同理心。

DEI 是「多元,公平、共融」的縮寫。可能比較累贅,中文常被稱作「多元共融」。而我發起的DEI@WORK運動,中文是「共融在職場」。
DEI 是「多元,公平、共融」的縮寫。可能比較累贅,中文常被稱作「多元共融」。而我發起的DEI@WORK運動,中文是「共融在職場」。

後記

關志健看過〈稱職.要求〉一文後,把他的想法傳過來:「我試試回答校長您的問題。要有源源不絕的愛心,確是一個很高的標準,我自己也難以做到。但至少,對某些服務對象保持一種熱忱。例如我自己,特別關注殘疾人士就業議題,就會比較用心地了解他們的需要。

社工有愛心,並非必然的。近年一個現象,報讀大學社工課程的學生並不真心想做社工,而是因為社工畢業後的起薪點較高(可達$35000)而作出功利性的選擇。

所以在課堂上,有一批同學表現較為被動。他們坦白告訴我,他們不存在什麼理想。這與70年代出於理想(或看完《北斗星》)而選擇入行的前輩大不同。」

原刊於《星島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綜合轉載。

張灼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