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SEN教育 AI助維護學生心理健康

香港教育局正在發展運用資訊科技策略的教學資源,包括多媒體教材及教學工具、數碼互動教學平台、數碼學習遊戲、軟件等,滿足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幫助他們掌握讀寫、社交、情緒調控等技能。

隨着科技進步,近年不少國家或地區都運用創新科技,開發支援具有特殊教育需要(Special Education Need, SEN)學生的學與教工具,各地教育部門亦撥款支持學校使用相關服務。譬如,加拿大安大略省(Ontario)為學校提供特殊設備津貼,除了撥款支持學校採購軟件、硬件,以及設置、維護和維修設備之外,還支持培訓教職員和學生學習使用輔助技術,以全方位支援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學生善用創科設備。

香港教育局正在發展運用資訊科技策略的教學資源,包括多媒體教材及教學工具、數碼互動教學平台、數碼學習遊戲、軟件等,滿足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幫助他們掌握讀寫、社交、情緒調控等技能。截至2024年6月,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透過第二輪中學IT創新實驗室及奇趣IT識多啲計劃,資助980所(約93%)公帑資助中學和小學(包括93所特殊學校)舉辦與資訊科技相關的課外活動,以及購置有關活動所需的資訊科技設備或專業服務。此外又邀請本地初創企業,介紹為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提供的資訊科技相關課外活動方案。

財政司司長在2023-24年度《財政預算案》提出增撥3億元,延續中學IT創新實驗室計劃。(政府網站截圖)
財政司司長在2023-24年度《財政預算案》提出增撥3億元,延續中學IT創新實驗室計劃。(政府網站截圖)

除了進一步撥款支持學校使用相關數碼資源外,本人建議加強運用人工智能(AI)技術,從兩方面幫助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

第一,以遊戲為媒介,結合人工智能,可以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提供個性化學習體驗。人工智能通過分析學生的學習風格、進度、興趣和能力,全面評估學生的個體學習差異,能夠定制程度合適的學習遊戲,幫助學生循序漸進地吸收知識。人工智能又可以根據學生在遊戲中的表現,提供適切的實時支援和反饋,家長與教師能從中了解學生的強弱項,調整施教的方向和節奏。由於人工智能可以隨時提供一對一指導,除了可以緊貼學生的學習步伐外,亦有助學生培養自學和溫習的習慣。此外,人工智能可以與混合實境(Mixed Reality, MR)技術,透過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VR)和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AR)結合,為學生提供沉浸式遊戲學習體驗,以逼真的環境,幫助他們理解抽象概念。

第二,不少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需要心理服務,筆者建議為他們提供人工智能聊天機械人(Chatbot),例如線上智能輔導員,讓人工智能支持學生的心理健康;同時收集學生的情緒和行為數據,幫助有關專業人士作分析,提升處理個案效率,讓學生更快得到真人輔導。另外,人工智能聊天機械人可以提供全天候服務,能針對緊急個案提供實時支援,例如把個案相關訊息傳送到政府部門、非牟利組織、社福機構等,及時提供適切的幫助和資源,以及避免產生不必要的傷害。

最後,筆者認為人工智能的確可以為特殊教育提供有力支援,不過無論它多有效,人工智能仍是代替不了人與人之間的愛,不能取代人類。學生需要關懷、愛心和人際互動,因此教師、社工及其他專業人員的角色依然至關重要。人工智能作為輔助工具,可以達到共同關愛(Co-Caring)的效果,共同為學生提供全面的支援和輔導,然而人工智能並不能取代人與人之間的溫暖,包括彼此的關懷和愛心。

原刊於《經濟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黃錦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