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念如何挽救經濟?──專訪慈濟慈善基金會副執行長何日生博士

戮力推動善經濟的慈濟慈善基金會副執行長何日生博士接受本社獨家專訪,他認為,利他、和合、共善在當今之世較自由、平等、博愛更為重要,鼓勵眾人從利他角度從事經濟活動,有善的動機、善的方法,就能達到善的結果。

自人類有經濟活動以來,世界不同地方、民族是如何看待、運作各自的經濟活動,使其源遠流長?當世界經濟與科技發展迄今,面對日益複雜難測的局勢,又該如何思考企業永續與創新的可能?慈濟慈善基金會副執行長、哈佛大學特聘教授何日生博士,近幾年研究蘇美文明、古希臘神話、猶太智慧、儒家哲學到佛教教義,企圖從這些西方文明與東方思想中找出人類經濟歷史運作背後強大的文化思想。

他認為,「強大的經濟體系背後,必有堅實的哲學與價值體系。同樣地,合理有序的經濟社會,必須從建立哲學與價值體系着眼。」他因此歸納提出了「善經濟」概念,「有幸長年跟隨慈濟創辦人證嚴上人左右,見證了許多企業家加入慈濟後生命的蛻變。從以往以自我利益為中心,到以關懷他人為中心;從追逐事業的不斷擴張,到領悟對人群付出的重要。我認為,驅使這些企業家不斷、長期投入慈善,從自利到利他的關鍵,就是『善』與『利他』。」

何教授認為,以利他為動機、和合為方法,共善為目標,就是善經濟。
何教授認為,以利他為動機、和合為方法,共善為目標,就是善經濟。

從自利到利他 用善擴大商機

從利他角度從事經濟活動,用善的動機、善的方法,達到善的結果,就是「善經濟」。何教授觀察到,企業家們的改變不只是投入慈善,在事業經營方針上也有很大的轉變,「他們開始將慈濟的人文價值運用到事業裏,特別是感恩的文化。感恩心是證嚴上人強調的核心理念,企業家們將其運用到事業中,讓老闆與員工、員工與員工彼此成為一個有愛的大家庭。這就是慈濟強調的:以愛為管理。所以,企業家不是只有做慈善是善,從事企業也可以是善,企業創造員工與社會的福祉,創造環境的永續,都是善。」

2023年何教授應美國柏克萊大學開放式創新論壇BIF(Berkeley Innovation Forum)邀請,以善經濟為題發表演說,會後受到高度矚目。「善經濟現在已是普世性,跨越宗教、教派,而且人類世界本來就正往這個方向走,所以BIF與慈濟基金會簽了一個合作協議,2024年11月份將在台灣舉辦論壇,進一步在大中華區推廣善經濟理念(Economy of Goodness)與開放式創新(Open Innovation),希望為世界經濟的未來開創新局。」同時,也在香港成立善經濟協會,希望透過研討會等方式,推動以利他和可持續發展為核心價值的經濟模式,創造積極的社會影響力。

2024年何教授再度應邀參與柏克萊創新論壇,他於會中介紹善經濟與即將在亞洲舉辦的開放式創新論壇準備工作。那次與會何教授有幸見到1972年曾參與阿波羅16號登月行動的太空人杜克(Charlie Duke)並拜訪NASA(美國太空總署),他發覺,「原來人類在外太空探索這件事上,除了對外太空的好奇,對於太空科技發展背後的價值觀、倫理觀和信念其實是不足、不探討的。」

他認為,未來能掌握外太空科技的國家便擁有優勢,但並非征服外太空的問題,而是會帶動人類整體工業的發展。「NASA強調太空科技,也希望能與企業進行商業合作、與大學進行教研合作,產官學三方的合作對很多大學來說也是一個新的展望。但這牽涉到資源共享的問題,蘋果創辦人賈伯斯是一個很好的例子,iPad、iPhone 很多是運用他人已有的技術再進一步開發利用。」

科技能否協助為善而不為惡?

探索宇宙其他地方是否有外星人也是人類數十年來的執着,「但人類真的準備好要遇到外星人了嗎?對人類整體幸福的基本道理和哲學在哪裏?人類的思維若只是要去征服另一個民族,這思維就不一定正確,反而可能會為人類帶來危機與災難。」他發現,即便 NASA這樣一個擁有人類最尖端科學家的機構,竟然不太談哲學觀、倫理觀、善和愛,「我覺得這是很危險的。」他說。

有一次證嚴上人面對一群科技業的企業家,上人問他們,科技能否只讓人為善而不要為惡?何教授認為,「從佛教思維來說,萬法唯心所現,萬法唯識所現,如果心是善的,創造出來的科技就會是善,如果心認為是中性的,科技便可為惡可為善。比如我們是否可以設計一個限制醫療劑量的門檻機制,一但電腦接收到的用藥劑量指令對人類是有害的,系統就會自動鎖定,這便是科技的善,企業以善為核心,惡就能大量的被避免。」

2024年4月3日台灣遭遇百年難得一遇的大地震,慈濟在收容安置中心為災民架設的「淨斯福慧環保隔屏」受到外國傳媒大力讚揚,這款讓災民可以保有相當隱私的帳篷,係慈濟基金會在2019年完成研發的產品,除做空間區隔外,回收塑料的材質並具有阻燃效果。「這是將慈悲心應用在科技上的例證之一,是慈悲創新。」何教授說。

慈濟研發的「淨斯福慧環保隔屏」是將慈悲心應用在科技上的例證之一。(圖片:慈濟全球資訊網)
慈濟研發的「淨斯福慧環保隔屏」是將慈悲心應用在科技上的例證之一。(圖片:慈濟全球資訊網)

「西方講自由、平等很好,但有時候自由會產生很多問題,所以人類要的應該不是自由,而是利他,善就是要利他和合共善。」他認為,「蠢動含靈皆有佛性」,科技的善是一個很迫切的需要,「科技的大眾化、人性化,本身就是一個善,科技必須跟人類的生活更和合,而不是更對立。科技絕對有能力利益眾生。」

西方企業家認為,我的成功是上帝給我的榮耀,所以要榮耀上帝,但榮耀上帝是無止境的,所以企業版圖也隨之無止境的擴張。「人類的經濟歷史沒有一個時期像資本時期一樣那麼極度地擴張。榮耀上帝最著名的例子是洛克菲勒,他從16歲開始每賺10塊錢就捐1塊錢給教會,他恪遵舊約聖經的教導,後來成立洛克菲勒基金會,這個慈善基金會也因為行善這件事,凝聚團結了洛克菲勒家族。」

微小的善意就能改變世界

1966年,台灣一位比丘尼釋證嚴在花蓮縣鳳林鎮一家診所看到地上有一攤血,經人轉述,得知是有一名原住民婦人因無法負擔8000元住院保證金,遭醫院拒收,並不幸於回程途中身亡。證嚴法師回去跟弟子們說,我們6個人每天多縫一雙可以賺4塊錢的嬰兒鞋,6個人就24塊,1個月就700多,一年就8000多,便可以幫有困難的原住民交保證金。

上人也鼓勵當時跟隨她學佛的30多位家庭主婦每天存5毛錢,不影響生活之餘還可以幫助有需要的人。這些婦人到傳統街市買菜的時候,也請小販將要送她們的蔥蒜,改捐5毛錢幫助慈濟,幫助窮人,於是整個菜市場便掀起了5毛錢運動。「上人用的方法,不是要廢除保證金,不是攻擊醫生,而是集合眾人之力幫助需要的人。」何教授說,這件事也成了證嚴法師日後創辦慈濟功德會與慈濟醫院的緣起。

將近一甲子過去,證嚴法師領導的慈濟基金會,從「五毛錢行善」的單純信念出發,如今足跡已行遍133個國家地區,版圖覆蓋超過全球一半的面積。慈濟人文志業中心顧問林天來接受台灣媒體專訪時說,「如果台積電是台灣的硬實力,慈濟就是軟實力,是另一座護國神山。」何教授回憶,「2008年緬甸風災,慈濟賑災結束後,提供稻種協助農民耕種,唯一的要求是,要農民豐收後,每天抓一把米幫助比他更窮的人。」多年過去,如今緬甸已有8萬個農民日日行善幫助窮人。

1966年,因為一灘血事件,證嚴上人萌生成立慈善組織,為貧苦世人服務之志,「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於焉成立。(圖片:慈濟全球資訊網)
1966年,因為一灘血事件,證嚴上人萌生成立慈善組織,為貧苦世人服務之志,「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於焉成立。(圖片:慈濟全球資訊網)

美國微軟(Microsoft)公司在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退休後股票一路下跌,公司持續內鬥,直至2014年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接任微軟執行長後才逐漸穩定下來。納德拉上任後,以「改造公司文化」為首要任務,堅持微軟必須進行變革。首先,跳脫以微軟為中心的思維,他為微軟寫下新宣言:「賦能地球上每一個人、每一個組織,讓他們成就不凡。」

其次,改變內部員工考績評核方式,植入同理心,考績評估首先需問自己做了什麼?其二是為他人做了什麼?其三是跟別人一起做了什麼?這個改變讓微軟員工彼此不再針鋒相對,也更了解客戶需求。微軟在納德拉的帶領下,放下唯我獨尊的執念,與其他科技公司合作,把最好的產品帶給客戶,在人工智慧的助攻下,如今的微軟已重返PC時代的榮耀,成為AI競賽的領先者。從納德拉上任至今,微軟股價已上漲超過1000%,成為史上第2家市值超過3兆的企業。

跨越種族、宗教的善經濟

「中國人造字很有學問,一人一口羊就是善。利他要和合。中國人常說,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易經也說『聖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聖人就要和合,所以善就是利他,和就是達到共善。」何教授語重心長地說,「短短不到7年,微軟無論內外都變得非常利他、和合、共善,因而成長迅速,也讓我們對善經濟更具信心,利他、和合、共善這三個概念,其實比自由、平等、博愛在當今世界更重要。」

印尼第二大企業金光集團董事長黃榮年,是慈濟志工企業家,從20多年前開始,就親力親為帶領數千員工一同行善,為員工加薪的同時,鼓勵他們捐出部分所得行善,累積至今已有200萬名印尼員工成為慈濟會員,其中更有超過1萬名穆斯林員工穿上慈濟制服成為志工,甚至影響印尼政府官員向他學習扶貧助人。「行善絕對是跨越種族、宗教的,慈濟在土耳其的負責人是第四代穆斯林,慈濟在當地已幫助了數萬個孩子回到學校讀書,300萬人次接受過慈濟賑災物資……與其辯論到底誰是真正的信仰者,不如大家共同去愛更多的人。」何教授說。

金光集團執行董事,同時也是印尼慈濟副執行長黃榮年,發願2024年要完成招募300萬個會員、在金光集團每一個駐點三公里以內地區,協助營養不良兒童、罹患疝氣、白內障和兔唇患者免於這些疾病。(圖片:慈濟全球資訊網)
金光集團執行董事,同時也是印尼慈濟副執行長黃榮年,發願2024年要完成招募300萬個會員、在金光集團每一個駐點三公里以內地區,協助營養不良兒童、罹患疝氣、白內障和兔唇患者免於這些疾病。(圖片:慈濟全球資訊網)

「2000年前亞里斯多德便曾說,只有真正在城邦裏,在社會社群裏付出的人,才能夠讓人格臻於完美,他認為經濟不是追求金錢,經濟的目的是幸福,錢只是方法,方法不能變成目的。」亞里斯多德指出,「就像戰爭,戰爭是為了和平,不能把戰爭當目的當手段無止境的殺人,目的跟手段不能錯置。所以亞里斯多德說賺錢是手段,幸福才是目的。然而,幸福是什麼?亞里斯多德說第一是建立愛的關係,第二是投入社會貢獻公共事務,第三要有哲學性,第四是達到心靈真正的快樂。」2000多年前古希臘哲學家就看出善經濟的脈絡,時至今日,人類社會已真正達到人人身體健康、物質豐饒、心靈潔淨、祥和圓滿的理想世界了嗎?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深思。

何教授在香港成立善經濟協會,希望集眾人之力,推動善經濟,創造積極正面的社會影響力。
何教授在香港成立善經濟協會,希望集眾人之力,推動善經濟,創造積極正面的社會影響力。

何日生博士

現任慈濟慈善基金會副執行長,哈佛FAS CAMLab特聘學者。慈濟基金會「印證佛學傑出系列講座」聯合發起人、學術委員會成員。2010年發起「慈濟論壇」,並持續舉辦至今,為世界佛教和非政府組織學者提供平台,參與討論人間佛教哲學及其在慈善事業中的應用、環境和組織管理。2018至2020年曾任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哥倫比亞大學、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訪問學者。

近年研究專注在利他主義哲學及其在組織治理與經濟生活中的應用。十年來,致力於佛教哲學領域,特別是當代人間佛教的理論與實證研究,以及RNGO(以信仰為基礎的非政府組織)的管理與運作。並在台灣政治大學和慈濟大學教授社會創新、慈善事業、宗教非政府組織和相關學科。

亦是資深記者、資深新聞主播和電視節目製作人,其製作的紀錄片《清水之愛──見證骨髓移植發展史》,2004年被評為國際艾美獎亞太地區最佳紀錄片。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