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正得正,克服負面情緒

家長們,我們可以嘗試停止高估孩子的能力,不停要求孩子努力溫習嗎?我們可以停止用責罵的方式,要求孩子放學或做完功課之後,仍然繼續不停溫習嗎?

香港中文大學在2009年至2023年期間,進行一個全亞洲最大型的兒童及青少年精神健康研究,目的是透過流行病學研究,用數據及訪問反映出他們面對的神經發育障礙。計劃共邀請了6082位兒童及青少年參加,當中包括非華裔的兒童及青少年。

研究報告顯示,參與研究的兒童及青少年,於過去一年內至少受一種精神病困擾,當中更有更半數的受訪者同時有兩種或以上的精神健康疾病。受訪的6000多名兒童及青少年,有十分之一正面對睡眠失調問題,更令人關注的是平均每4個兒童和青少年就有一個有精神疾病,這個比例相當高。

香港大學社會科學院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黃蔚澄教授指出,精神疾病可以治療亦會痊癒,重點在於及早識別和介入。究竟我們日常生活可做到的範圍內,如何支援面對受精神健康問題困擾的青少年呢?

香港中文大學在2009年至2023年期間,進行一個全亞洲最大型的兒童及青少年精神健康研究。(作者提供)
香港中文大學在2009年至2023年期間,進行一個全亞洲最大型的兒童及青少年精神健康研究。(作者提供)

最害怕的家長行為

根據中大研究報告內容的其中一個短片”Let’s Work Heart”指出,兒童及青少年最害怕家長說的話包括:

  • 嚴厲的責罵
  • 為什麼哭?你哭都冇用,哭解決唔到問題!
  • 為什麼會這麼差?拜託你學習XX啦!
  • 俾心機啲啦,如果唔係就會點⋯點⋯點⋯!
  • 那麼你下次再盡力點啦!

受訪的青少年說,其實他每次已用盡全力溫習,但有時就是不行!青少年不希望家長向他們說以上的話,究竟受訪者心底裏,最希望大人做的事是什麼呢?

  • 讓他們休息一會、放鬆一點
  • 不以責罵的方式提出要求
  • 抱着我!
  • 不再問我問題!
  • 陪我說些開心事!
  • 愛我!

香港大學社會科學院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黃蔚澄教授,正在介紹如何幫助青少年增強自控能力。(作者提供)
香港大學社會科學院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黃蔚澄教授,正在介紹如何幫助青少年增強自控能力。(作者提供)

自控能力低 健康行為較差

原來他們的內心是這樣的無助及孤單。家長們,我們可以嘗試停止高估孩子的能力,不停要求孩子努力溫習嗎?我們可以停止用責罵的方式,要求孩子放學或做完功課之後,仍然繼續不停溫習嗎?黃蔚澄教授指出,除了說話的形式,也有一些保護性質的因素,可以協助兒童及青少年克服精神困擾,包括:

  • 懂得自我關懷(self-compassion)
  • 成長型思維(growth mindset)
  • 自制力(self-control)
  • 生活滿意度(life satisfaction)

其中,自制力對青少年成長相當重要。紐西蘭奧塔哥大學邀請了980位參與者,進行一個超過40年的精神健康研究研究。參與者從3歲開始,每年都要接受評估,大學持續跟蹤他們的整體健康和行為表現。研究發現,自控能力低的參與者在15至21歲期間,較多人會染上吸煙、輟學及未婚懷孕;到26至32歲的時候,更有較大機會患上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中風、性病、濫藥、欠債等情況。

黃蔚澄教授指出,針對有問題的兒童及青少年,若能盡早引入精神健康教育,能大大減低社會醫療成本。故此,過去近10年,他便透過賽馬會喜伴同行計劃引導家長,透過正確的親子教導模式,如以遊戲促進親子溝通。

黃教授指出4項要點協助年輕人增強自我控制的能力。(作者提供)
黃教授指出4項要點協助年輕人增強自我控制的能力。(作者提供)

4要點助青年增強自控力

黃教授進一步指出,若能做到以下4項要點:協助年輕人找到自己長處(profession)、熱愛的人與物(passion)、透過自己擅長及熱愛的事,用正確的方法獲取報酬(vocation),以及這種方法符合世界需要(mission),就能有效協助他們增強自我控制的能力,得到「正正得正」的效果。(https://www.mindtools.com/blog/whats-your-ikigai/

黃教授笑說,他的長處就是演講(passion),因為他希望透過自己的能力幫助有需要的人(profession),而他的分享又能夠獲取報酬(vocation),因為黃教授分享的重點是精神健康教育,而這正是我們社會需要的(mission)。他每次分享的時候也臉帶微笑、容光煥發,我想這正是他所說的「正正得正」。

資料來源: 

林泳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