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努力改革的真正原因──恐懼中國崛起

明顯在所有這些日本改革背後原因,都來自對中國崛起的恐懼。中國人口是日本的十一倍有多,GDP也是日本的四倍多,中國不斷投資,在EV、電池和不少電子零件業,都已追近甚至超越日本。

今周來了東京參加大摩的日本大型投資峰會,是我4年來第一次重來東京。疫前有段時間,有批東京美食控的好友,幾乎每個月都來一次,我有幸跟着他們來了幾次,每天排滿預訂多間Tabelog 和Michelin的頂級壽司、天婦羅和法國菜等,甚至 double book,連吃兩頓超豐富晚餐,有時更瘋狂到半夜再去新橋火車橋底吃消夜!今次重來,景物依舊,畢竟4年過去了,仍有點不同的感覺。

現在很多人來到日本的第一個感覺就是「好抵呀」!食方面,我也頗有同感,去了一間頂級燒鳥店「Yakitori Toriyoshi」,每位才1 萬日圓不到,一家口碑極佳的新派壽司店「SUSHI Y」,上月連Black Pink都幫襯過,omakase每位才不到2 萬日圓,即約1000 港元!但整體感覺上,東京食物素質比從前參差,一些較普通的食肆都頗難食,包括一些評分頗高的拉麵店。抱着懷舊心情光顧著名shabu-shabu老店「瀨里奈」,經驗更差,一走入店內已有股霉舊味,招呼仍佳,但食物素質極普通,但每位盛惠4萬日圓以上,非常不值。老實講,食方面,香港仍極具競爭力,我認為猶勝東京!酒店價格就更早已調整,甚至跑贏通脹,Ritz Carlton竟索價20萬日圓!

日本政府在投資高峰會議上派出多名部長、央行高層、東京交易所總裁,大力推銷日本的各種營商、投資和生活優勢。(Shutterstock)
日本政府在投資高峰會議上派出多名部長、央行高層、東京交易所總裁,大力推銷日本的各種營商、投資和生活優勢。(Shutterstock)

日本政府非常重視外資投資峰會

日本政府非常重視這個峰會,為表示歡迎國際投資者和招商,派出多名部長、央行高層、東京交易所總裁,連首相岸田文雄都親自出席致辭,大力推銷日本的各種營商、投資和生活優勢。最令投資者驚喜的是,岸田首相竟誓言日本企業將非常重視股東利益和回報,用上 ROE和PBR等金融詞彙!

1990 年泡沫經濟爆破後,日本所謂迷失近30年,經多年改革後,近年有點起色。以日經指數為例,過去5 年升了近150% ,今年終再創歷史新高,曾勇猛衝破4萬點,但過去兩個月就稍為歇息整固。最容易賺錢階段已完成,市場可謂處於十字路口,牛熊角力,各有論據。「牛」營主要理據有4點:

(1)最重要的故事仍是企業改革。這可說是已故首相安倍晉三的「遺願」,現在才落實。在政府引導下,再加東京交易所威迫利誘下,試圖改變企業文化,迫使他們着重股東利益和生產效率,目標是把ROE,由現今的只約9%,逐漸提升至12 %。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包括投資高回報新業務和技術,繼續拆除財團互相控股(已從超過總市值的50 %,減至約12 %),增加派息和回購股票等。

日本政府重新鼓勵高科技行業但要重振雄風,絕不可能。(Shutterstock)
日本政府重新鼓勵高科技行業但要重振雄風,絕不可能。(Shutterstock)

半導體業難完全重振當年雄風

(2)日本個人儲蓄計劃(NISA)改革,以增大和增長免稅額度,刺激個人投資,已開始奏效,尤其年輕人的股票投資比例已上升不少,且大部分為本土投資。同時日本也放寬資產管理業管制,盡量吸引資管企業和人才到日本。昨天某經濟副部長說,現在移民到日本比去美國更容易,更特別指出很容易聘請家傭!

(3)重新使用大量工業政策,帶頭和鼓勵對某些高科技行業,包括半導體、AI和EV(電動車)等方面投資。另一資深部長講述1980年代,被美國投訴日本工業政策,出口太勁的往事,結果在1985 年簽下《廣場協議》,日圓大幅升值,種下泡沫經濟的禍根。如今時移世易,日本與美國,在各高科技領域、貿易政策上,緊密合作,工業政策又再成為一樣好東西。他重點提到TSMC(台積電,美: TSM)在熊本的投資,和在北海道政商合作投資的Rapidus半導體製造業計劃。40 年前日本佔全球半導體製造業的50%,現在跌至10%,反彈一點是可以的,但完全重振雄風,絕不可能。

(4)即使經過多年QE,負利率和YCC等極端非常規貨幣政策,再加長期大量基建和社會福利投資,導致政府總債務升至GDP的,日本仍未能擺脫通縮陰霾,還需再加疫情對全球供應鏈的破壞性干擾,才最終成功脫離通縮。理論上美國和其他地方,恐懼通脹,但日本反而需要通脹,因為有通脹,才有名義GDP,更有助盈利增長,亦因此才可加薪,刺激消費!

日股料須整固一兩季

但凡事都有兩面睇,「熊」營亦有不少理據:

(1)最簡單原因就是日經指數已升了很多,今年已升了約17%,過去5年更已升了近150%。今年Topix約16倍P/E,預計盈利增長約14%,已不算太便宜,大概合理估值吧!

經34 年才再創新高,來得不易,應不會馬上炒完,但整固一輪才再上,技術上也可說是「健康調整」。我喜歡用台灣作例子,數十年前經濟周期緊貼日本,加權指數同在1990年見頂爆破,低迷30年後才在2020年再創新高。但在創新高後,加權指數也在高位徘徊整固約兩年才真正衝破13,000點區域,大升近70%至現在的21,600點。即使今周再在台海軍演,也無甚影響,反而港股借機調整。我認為最有可能是日股需整固一兩個季度,看企業ROE 能否真的提升至10%以上,才可重拾升軌。

韓國欲分杯羹 誓言推進改革

(2)日股連巴菲特都撐,去年至今年第一季,一枝獨秀甚至跑贏美股,但近日多了不少競爭。最吸引的投資仍然是AI,Nvidia(美:NVDA)逼近1000 美元,連相關的亞洲龍頭如台積電和 Hynix也不斷破頂創新高。除此,韓國眼見日本猛吹企業改革,最少成功吹起日股,所以近月也誓言推進改革,也以提升ROE為目標,有助吸引部分亞洲資金。最近連中國也推出「國九條」和其他新方案,以自己獨特語言,例如「市值管理」,來推動市場改革和吸引國內外資金入市。尤其之前港股估值實在太低,P/E曾不到8倍,不用太多鼓勵已可激發出強力反彈,能否重新吸引長期投資者,言之尚早,但已吸了一些短炒資金,恒指升了20 %有多,最少技術上重回牛市。部分資金分散到其他主題和市場,日股稍作休息也算合理。

(3)今次峰會的最大感受是政府和企業都很想推動改革,鼓勵投資,且歡迎通脹,甚至樂見日圓走弱,因為都有助盈利增長。但日本人民的想法是否一樣,就較難說。日本連續24個月CPI 高於2 %,今年平均工資估計上升約5%,政府和投資界都認為是天大喜訊,但跟一些日本朋友聊天,他們都說CPI何止3月公布的2.7%,可能超過5%。相反不是所有人都拿到5%加薪,現在很多日本工人都是短工或part time,未必得到公平待遇,再加日本人口老化, 30%以上超過65 歲,雖然不少人仍在工作,但退休比例仍佔大部分,根本享受不到加薪,高通脹反而是他們的大敵。結果是消費仍然疲弱,已連跌了4 個季度,今年第一季實際GDP 則收縮了0.5%,再次逼近衰退。

日圓大跌對入口能源和原材料極不利,或將嚇走部分投資者。(Shutterstock)
日圓大跌對入口能源和原材料極不利,或將嚇走部分投資者。(Shutterstock)

通脹回歸 消費疲弱連跌4季

今次峰會最令人震驚的一句話來自一名極資深的日本央行官員,被問及最重要的日圓前景時,他竟以英語半講笑口吻說或許日圓兌美元將跌至170水平吧!然後他才補充說,從前日本央行支持弱日圓政策,但現在較平衡,知道強或弱,都有贏家輸家,所以不再有目標匯率水平,只會關注升跌速度,因過急的升跌,都會影響到企業的投資計劃。

日圓大跌或觸發貨幣戰

對投資者而言,情况更複雜,日本仍是出口大國,本來弱日圓對整體盈利有幫助,因此日股更強勁。本來今年大部分析師都預測日圓走弱,將升至140,但現在竟是157,滿地眼鏡碎片。日圓過弱對入口能源和原材料極不利,日經總盈利或反而下跌,亦將嚇走那些不做外匯套戥的long only投資者。消費者當然更慘,現今匯率已大大削弱消費力,入境旅客人數確創新高,但出國旅遊變得超昂貴,例如去夏威夷的人數,仍低於疫前一半有多。峰會上聽到傳聞,有投資者買了180 put,有些人更極端,認為將跌至200!我沒有這麼悲觀,但如不幸出現,將不止是一個日本危機,甚或變為貨幣戰,掀起亞洲金融危機!一個月前,已見FT(屬於日經)撰文,提出日本會否變回「emerging market」(新興市場)!

明顯在所有這些日本改革背後原因,都來自對中國崛起的恐懼。中國人口是日本的11倍有多,GDP也是日本的4倍多,中國不斷投資,在EV、電池和不少電子零件業,都已追近甚至超越日本,中國製造業產能佔全球三分之一,大過美國加歐洲加日本的總和!日本能不害怕、能不努力改革,盡力拉近跟美國的關係嗎?

中國首要避免墮入長期通縮

但我認為中國也可從日本過去30多年經歷,汲取一些寶貴經驗。首要是不可容許經濟墮入長期通縮。最佳方法是盡快處理債務問題,不應過度拖延,亦需公平對待所有海內外債權人。其次現今中國最需要的是需求側改革,不是說不可繼續投資生產力,但同時更需刺激消費,最少把佔比提升至GDP 的50%。中國也當然必須面對人口老化和收縮問題,這亦與通縮有密切關係。AI、機器人和自動化,都對勞工短缺有一定幫助,但即使對經濟有用,但是否對人本身的一個最好和最人性化解決辨法?中國必須尋找提升國民信心和提升生育率的方法,接受更多移民亦肯定是必須考慮的方案之一。最後,不應完全分割所謂「實體」和「虛擬」經濟,兩者都是整體經濟一部分,市場也非「邪惡」,國家發展需要一定程度的「animal spirit」,意思是冒險精神,野心加一點貪念的結合,而市場仍是最有效分配有限資源的方法。

日本正在努力「搶資金」,中國也不可落後!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譚新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