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國商飛)推出自主研製的國航民航機C919及ARJ21,標誌着中國航空製造業邁向嶄新里程。曾參與C919研發的前期工作的香港民航處,以及與中國商飛簽署合作備忘錄的香港理工大學對此表示鼓舞,並相信一貫積極推展航空業的香港,可望在國產民航飛機持續研究及爭取國際認證等範疇,發揮重要的支持作用,並達致互利共贏。
協力推動國家民航業持續發展 為實現大飛機夢作出專業貢獻
國家自主研製的C919及ARJ21飛機於去年12月首次到訪香港,這次活動由香港民航處及香港機場管理局聯合舉辦,標誌着C919飛機首次出訪內地以外的城市。香港民航處處長廖志勇指出,這些年來在國家民用航空局(國家民航局)的大力支持下,香港民航處在國家民航業的發展工作上一直擔當積極參與的角色,並與國家民航局緊密合作,其中在行業現代化管理和國際標準採納與實踐等方面,更取得顯著進展。
參與飛機認證項目 克服疫情挑戰
「香港民航處與國家民航局合作的重點項目中,正包括C919飛機運行評審和聯合維修管理等。從事民航事業多年,我深知航空業對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性,我對於有機會為國家和香港的繁榮發展作出貢獻,並為航空業投入更多力量感到非常自豪和榮幸。」廖志勇表示,國家成功開發C919飛機並選擇香港作為內地城市以外首次踏足的地方,充分體現國家對香港航空業發展的重視。而在個人層面,能親睹C919飛機在香港的天際翱翔,與港人一同見證國家在航空發展的成就,也令他深感興奮和驕傲。
香港民航處自2012年起,已應國家民航局邀請參與C919飛機認證項目,主要在初步認證和持續適航性方面提供支援。廖志勇引述,民航處多年來積極參與C919飛機的聯合評審工作,特別委派多位適航及飛行專家參與逾80個評審委員會和專家小組會議,評審範疇包括駕駛員資格、最低設備清單(指飛機按最低放行標準所規定的設備清單)、計劃維修要求和客艙應急撤離示範。「即使在疫情最嚴峻期間,各代表仍然堅持不懈地通過網上平台進行會議,深刻體會到整個團隊為實現國家大飛機夢而攻堅克難的精神。」
符合國際民航標準 達高質量技術水平
廖志勇指出,香港民航處同事在適航審定和運行評審的範疇,皆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藉參與C919項目這個珍貴機會正可實踐專長,為國家航空業作出貢獻。「C919飛機是嚴格按照國際民航標準設計、生產和審批的大型客機,除了在性能和高端系統配置等方面可媲美現時的主流客機外,所用的型號合格評審要求甚至高於部分主流客機的標準,足見國家航空製造業已實踐高質量發展和技術水準。」
「與此同時,香港民航處於2022年派遣了一位飛行專家到上海兩個月,參與C919飛機的T5測試計劃。」廖志勇闡釋,T5測試是整個審定過程中最後一個關鍵階段,涵蓋測試、完善和審定供C919飛行員所用的培訓計劃等範疇。經順利完成T5測試後,這位飛行專家亦成為全球首批C919飛行員之一,更於去年12月以機長身分駕駛C919從上海飛抵香港,再參與維多利亞港上空的飛行演示。
躋身國際舞台 展現航空發展潛力
香港民航處由C919飛機的初始審批工作已投身其中,累積了參與國家重點發展項目的寶貴經驗和回憶。廖志勇喜見同事為此貢獻專業知識,見證C919飛機取得進入民用航空市場的入場券,並為大飛機持續適航和未來在香港營運作好相關準備。「隨着C919飛機於2022年獲得國家民航局的型號合格證,翌年正式投入內地航線的服務。據我們了解,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已接獲超過1000架C919飛機的訂單。而ARJ21飛機更於2022年交付海外客戶,進入國際市場。」
踏入今年初,C919及ARJ21飛機已在東南亞5國進行演示飛行,為開拓市場奠定基礎。前瞻國家民航業發展前景,廖志勇表示,這兩款民航客機的成功開發是國家航空業的重要里程碑,相信在不久將來,香港市民可坐上國家自主研製的飛機遨翔天際。而香港亦將繼續擔當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角色,提供面向世界的窗口和平台,讓世界看到國家航空業的實力和發展潛力。
理大與中國商飛開展產學研合作 推動民用航空科技創新進步
去年理工與中國商飛簽署合作備忘錄,應用各自在產學研領域具備的優勢,共同促進民用航空科技及產業發展。理大航空及民航工程學系助理教授鍾思陽指出,雙方的合作領域廣及人工智能、大數據和新材料等不同領域,力求在技術研發、人才培養、科技成果轉化等各方面,作出更廣泛和深入的合作,推動民用航空科技的創新發展,並為學術界與工業界帶來更多交流機會,為民用航空及相關領域的持續推進注入新動力。
保持質量領先 研發創新技術
「現階段理大團隊聯同中國商飛已在其中兩大範疇展開共同合作,包括基於區塊鏈的數字飛機技術傳輸,以及基於自主學習技術的在線質量評估。」鍾思陽續指,雙方並因應飛機研發工程推進舉辦交談會,在飛機噪聲、人因工程(註:有關科學研究旨在達致人與機器、環境及科技的最佳關係)、導航技術,以及航機新型材料等各方面,達成初步對接項目,相信兩者的合作將逐步落地,未來亦會繼續深化,以期取得更豐碩的成果。
提到是次國產民用客機成功研製的技術突破,鍾思陽強調,當中最大的突破點在於有關研發項目以商品為目標,民航飛機是一項商用產品,在確保達致安全等必備的基本條件外,兼具市場競爭力亦相當重要,故有關大型客機按照國際適航標準設計、生產和審批,這對躋身國際市場甚有幫助。「飛機研發屬於一項系統化而又具備產業鏈支撐的工程,作為商品的商用飛機,務必確保性能及質量領先,在產能跟上需求的同時,也要將成本降低,方能維持競爭力,並繼續研發更為創新的技術,保持與時並進。」
港專家分享經驗 全面提升競爭優勢
鍾思陽指出,未來國產商用飛機在技術層面上亦須致力實現更高標準性能,如通過提升飛機的降噪技術,優化飛行體驗等,藉研製具備更高性能的民航飛機,增強自身競爭優勢。他期望,香港積極為航空業不同崗位培訓人才。以理大為例,一方面透過航空及航天工程學系為航空和航天領域的創新研究與行業需求之間,擔當橋樑角色;另一方面與波音公司設立航空服務研究中心(ASRC)進行應用研究,從而培訓兼具專業知識與實踐能力的航空及航天工程學人才,協助中國商用飛機持續開發創新技術。
談及未來國產民用客機進一步躋身國際市場的展望,以至在全球航空製造業佔一席位,鍾思陽坦言,雖然獲得歐美的適航認證為「路漫漫其修遠」的過程,但香港航空業發展蓬勃,更有着國際航空樞紐的地位,其中香港民航處及機場管理局皆有經驗豐富的專家團隊,料可在爭取國際認證方面提供一定助力,加上中國商飛亦坐擁實力雄厚的研發及公關團隊,相信各項挑戰逐一拆解,實現進軍國際市場的目標。
原刊於香港中華總商會月刊《商薈》,本社獲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