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月波士頓交響樂團指揮小澤征爾辭世,本月20日曾任多倫多交響樂團指揮安德魯·戴維斯亦騎鶴西去,終年80歲。二人及所屬樂團曾在歷史時刻為中國古典樂迷帶來難忘的樂章,戴維斯來訪更在小澤之前超過一年。
1978年1月,多倫多交響樂團近百人抵達北京,那是「文革」後首隊西方樂團來訪,《人民日報》更特別提出,樂團在京的首場演出的日子,正好是40年前加拿大白求恩醫生,從香港轉到戰火連天的內地,開啟中加友誼。
戴維斯率領多倫多樂團訪華,彌補3年前溫哥華交響樂團因全國批判西方「無標題音樂」而取消行程。時年34歲的戴維思當時出任多倫多總監3年,建議三套曲目,由中方選擇其二,其中包括超過十年在京絕跡的柴可夫斯基第四交響曲,也有很可能首次在京公開演出的馬勒音符。
所言者是由加拿大國寶級女中音Maureen Forrester唱出馬勒《少年魔術號角》的選曲,全程由戴維斯指揮伴奏。第二場在首都體育館,面對18000聽眾重演。更為震撼的,是獨唱家加演作品:《南泥灣》。
演出以外,中加兩個樂團聯歡,戴維斯被邀請指揮中央樂團,排練貝多芬《英雄》交響曲,而中央樂團首席指揮李德倫則指揮多倫多樂師們排練貝多芬《命運》交響曲,由於時間所限,二人只排練首樂章。官方媒體形容排練過程:「戴維斯像指揮自己樂隊那樣指揮中國樂隊,有時停下來,本着精益求精的嚴格要求,指出我國演奏員的不足,共同提高演奏水平。」這樣坦率報道是幾年前「樣板圖」時代不可能的。兩場演出全國廣播,戴維斯和樂團南下,在上海然後最後在廣州演出,留下歷史音符。
原刊於《大公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