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後,香港復常之路不似預期。股市委靡不振,有外界擔心如此下去香港很快便會淪為「金融廢墟」。一般服務行業如飲食、零售,亦因市民蜂擁北上消費而受到打擊。再加上中美摩擦、地源政治波動等各種因素,環球經濟前景很不明朗,所以香港絕對不能守株待兔,應當主動出擊,透過積極地落實以下策略,促使拼經濟、謀發展。
第一,要以創新科技為發展之本,帶動傳統產業升級轉型,注入發展新動能;第二,要推動新產業,促使經濟多元發展,拉動本地經濟增長,創造優質就業崗位;第三,要同大灣區聯動發展,互利合作,發揮協同效應。
如何利用創新科技推動新產業,而又能與大灣區聯動發展,是一門大學問。上世紀80、90年代,香港與內地的分工是前舖後廠,香港負責設計、營銷等前後兩端的工作,製造流程則由內地廠房負責。正因如此,香港本身的製造業不斷外移,經濟結構嚴重傾斜,製造業佔本地生產總值(GDP)的比例一直下滑,從1980年的23.7%跌至2020年的1%。
新型工業化 扭轉產業結構失衡
因為製造業嚴重萎縮,不少人認為過去香港過分倚重金融和服務業,這樣的經濟體系並不健康,容易受到外圍因素影響,造成內外經濟波動,因此政府銳意重建製造業。以新加坡為例,長期堅持將製造業增加值佔GDP比重保持在20%以上,以確保經濟結構穩定性。
況且,在創科領域中,香港本身具有卓越科研水平。一旦科研成果成功轉化並在地生產,香港就能夠包攬上、中、下游的經濟產出,從而實現「一條龍」的全面經濟效益。同時市場亦能夠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為年輕人提供高質量的就業機會。
這個想法與特區政府施策略是一致的,近年特區政府強調新型工業化發展。新一屆政府一上台,便將創新及科技局改為創新科技及工業局,以回應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讓創新科技成為推動香港經濟高質量發展、扭轉產業結構失衡的新引擎。2022年底政府公布的《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也明確指出,製造業佔GDP的比重,將會是創科發展及再工業化的重要指標,期望能在10年內將有關比率,由目前的1%回升至10%。
另外,行政長官李家超在過去兩份《施政報告》,也公布了多項推動新型工業化發展的措施,包括成立新型工業發展辦公室、成立香港微電子研發院並啟用微電子中心、加速建設超算中心,以及設立100億元「產學研1+計劃」等。
優化生產鏈 前研後產齊創新
下游產業向來是香港創科發展較弱的環節,因此政府制定多項政策去推動下游產業,目標是促進新型工業化發展。不過,盲目地包攬由上游研究、中游轉移、下游量產的每個生產鏈環節未必有效,政府必須深思熟慮,量力而為,優化生產鏈的成本效益。因為香港生產成本高企,不是所有製造生產適合在香港進行。而且,即使未來北部都會區全面竣工,它所能供應的創科土地只有300公頃而已,但僧多粥少,政府難以完全滿足所有業界的要求,因此有必要精挑細選,去「搶」適合的企業來香港發展。
既然土地條件制約大,香港不能墨守成規,繼續以前研後產模式作業,要注入創新元素,要與大灣區城市以至廣東合作。香港擁有一流的大學,在基礎研究上表現卓越;深圳在應用科研方面實力強勁;廣州則是生產製造重地,也是全國產品的集散地,港、深、廣3地正可優勢互補。香港進行基礎研究、技術研發,再由深圳製作原型系統並進行測試,最後交予廣州進行量產。業務達至一定規模便可考慮回港融資,進軍全國甚至國際市場。香港在整個產業鏈中,包辦開頭及結尾,並不涉其中生產製造環節,但角色依然非常重要,而且研發和金融都是香港的專業,正好能發揮自己所長,體現成本效益最大化。
另外,十四五規劃支持香港建設八大中心,當中除了國際創科中心之外,還有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知識產權是推動創科的要素,對有重大研發項目的企業來說,專利是一種無形資產,它既能透過授權產生收入,又可用作融資的抵押品。香港本身一向為亞洲的重要知識產權交易中心,原因是香港法制健全、能與國際接軌,而且在知識產權保護及相關專業服務上有很大的優勢。
推動知識產權貿易 爭亞洲一哥
在創科產業鏈中,香港如能進一步推動知識產權貿易,爭取成為亞洲一哥,這做法與在港設生產綫類似,能為香港帶來極大的經濟效益。
特區政府正不遺餘力地推動創科產業,而香港在研發、融資、知識產權上本有國際優勢,政府聯同業界應加強、穩固和拓展。在推動新型工業化一事上,多項政策已經制定,「萬事具備至欠東風」,只要新田科技城(包括落馬洲河套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提供所需要的用地,業界即可以傾巢而出,重塑香港製造業,推動大灣區經濟發展。
原刊於《經濟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