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和虛擬並置 「情感幾何」展覽背後的用心

《情感幾何》展覽在「探索空間成為藝術的可能性」,展覽面貌因而有變。展覽分為三個階段,歷時六個月,從1月至6月。每個階段展現1a空間變新的過程,就像看分上中下集播放的電影、劇集,得看過完整的三個階段。

展覽「情感幾何」(〝Geometry of the Sentiments〞)分三個階段,把展品呈現參觀者眼前。第一個展期:1月27及28日、2月3日及4日。第二個展期:3月9日至4月14日。第三個展期:6月1日至30日。展出地點:土瓜灣馬頭角道63號牛棚藝術村14號1a空間。

變化的感覺

策展人張海活說:「展覽副題『所有新事物在它變得更新的一刻就開始腐壞』,是呼應1a空間25年來的時態。」

細說從前,策展人說:「1a空間1998年成立,由香港藝術家集體創辦。它是一個獨立及非牟利的當代視覺藝術組織和藝術場地。」

「2000年,在北角油街的舊址被政府收回,1a空間在2001年搬到牛棚藝術村。一直以來,積極推動本地及國際當代藝壇的創作、實驗、交流及傳播活動。」

概念空間與經驗空間產生一種並置。
概念空間與經驗空間產生一種並置。

25年前,曾到油街參觀他們(大學建築系畢業生)的展品。「作品是一件關於1a空間的展品放回1a空間裏面。」

六位畢業生做了一個「1比1.2,稍微比1a空間細小的模型,放回1a空間裏」。

「模型是一個概念空間,將一個概念空間放回自身裏頭」。這個大型模型,讓參觀者體會到概念空間與經驗空間並置是怎麼一回事。

當時看到真柱與假柱、真窗與假窗並列,真假難辨。

25年後,「六城人事」變成「情感幾何」,「這是呼應1a空間25年來的時態……每個展覽,是一個展場的更新。」

第一階段奇觀一:被穿透的牆成為光源。
第一階段奇觀一:被穿透的牆成為光源。

六個月

一個展覽為期六個月,可視為正常不過(不過,一般展覽不管展出時間長短,展品都會是由頭到尾都一樣,保持原貌,不會改變的)。

《情感幾何》展覽在「探索空間成為藝術的可能性」,展覽面貌因而有變。「展覽分為三個階段,歷時六個月,從1月至6月。每個階段展現1a空間變新的過程。」因此,去看「情感幾何」得去現場看三次,就像看分上中下集播放的電影、劇集,要看全套,得在看過三個階段,才能領悟展示出來的道理。

策展人張海活的解說:「每一個展覽都是展場更新的過程,這次展覽想凸顯這種『更新』,因而需要較長時間,才可展示出那『變形』來。因此用六個月,分三個階段來談這個變形和更新。」

第一階段奇觀一:觀眾們各自在空間中捕捉心目中理想的圓形。
第一階段奇觀一:觀眾們各自在空間中捕捉心目中理想的圓形。

「第一階段可以當作它在消退、脫離,是一個拆除的過程。」

所以第一階段來參觀,會有一種似有還無的感覺。說得可有點哲理,不易明白。空蕩的展場,而展品就是展場本身。存在與本質,可以並存。那與存在主義的「存在先於本質」又有所不同了。

來到第二階段,1a空間在牛棚多年的裝修會完全拆除。然後還原,還原後的空間放置四件作品。

來到第三階段,在還原過程再轉化成為新的1a空間。第二階段的四件作品以新的面貌出現。

看來這個展覽得去三次,觀看期間的變化,才可明白其深層意思。

但這又和「情感幾何」有什麼關係呢?

這次展覽將突顯這種「更新」,這種「展場的變形」的過程。
這次展覽將突顯這種「更新」,這種「展場的變形」的過程。

主觀對客觀

問:「展覽叫『情感幾何』,那是一個抽象而又對立的詞彙,該怎樣去理解呢?」

策展人張海活同意:「『情感』本來就很難形容,很難刻劃,情感會是很主觀,詮釋因人而異。『幾何』是數學、客觀的理念。把它們放在一起,會起衝突。」

「放在一起,正好表達我的想法。」解釋其中道理,不是「得把口講」,而是通過展覽,顯示出來。

「1a空間這個地方是一個有生命的生命體。過了那麼多年,我們有沒有辦法勾勒1a空間的種種情感來呢?那些情感關乎裏面的人和事、那裏發生過的種種活動、展覽。在這次展覽,我們會用以前在1a空間展覽所剩下的材料、物質、聲音、影像,來塑造關於1a空間的情感。」

一種似有還無,越來越空蕩的展場,而展品就是展場本身。
一種似有還無,越來越空蕩的展場,而展品就是展場本身。

「這種刻劃、這種描述、這種勾勒就是一種幾何學。」

「第二階段展示的其中一件作品是關於空間,有現有的物料,從溫度、濕度、氣氛和光線入手。」

「另一件作品處理25年來各類展覽囤積下來的想法、對藝術的論述。」

「另外,在1a的記憶裏,亦會有很多聲音,我們找來一位以聲音為創作媒介的藝術家。」

「最後一位做虛擬空間混合實境的藝術家,創作出現實和虛擬並置的作品。」

來到第三階段,「對設想中的理想狀態的無盡延遲(總是無法達到),並化之為理念,成為永恆。」

參展藝術家:陳家智、史穎怡、王鎮海、陳松力、胡俊偉、葉文恩、易榮進。

場刊有這一句:「每個展覽就是展場的更新並成為新的自己」,這會不會是參展者的心聲呢?

原刊於《星島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綜合轉載,題為編輯擬。

張灼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