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很喜歡觀察植物的成長,由種子發芽到開花結果不同階段的變化,都會吸引我的目光。尤其看到嫩芽從泥土鑽出,再推想它之前只是一顆小小的種子,實在好奇是什麼給予它有如此神奇的力量,令它能衝破重重障礙,從黑暗朝向光明向上生長?每每看到此情此景,我都會有滿滿的感動,既讚嘆造物主之偉大、大自然的奇妙,也提醒了我生物本是如此,我們與生俱來都擁有非常強大的生命力。
近年,感恩有機會接觸「薩提爾成長模式」,令筆者有機會回溯個人原生家庭與人生不同經歷,深入反思這些成長歷程對個人的自我建構、成長與人際溝通相處的影響,獲益甚多。
每個人都是一個奇蹟
薩提爾成長模式又稱「成長模式」、「種子模式」、「尋寶模式」和「歷程模式」,是由被譽為家庭治療之母的維琴尼亞.薩提爾(Virginia Satir, 1916-1988)創建的心理治療模式。參考《青草地上的薩提爾成長模式──心理輔導理論篇》一書,容曾莘薇博士指出,薩提爾認為每個人都是一個奇蹟,生來就有價值。她相信人擁有足夠的能力和內在資源以應對生命中的所有挑戰。每個人的內在資源就好比寶藏,而個人成長的一個主要任務是要「尋寶」,即整理自己的資源,找出、肯定、擴展和善用自己的內在資源,這些資源能引發個人潛在的動力,努力提升及完善自己,並在適當的時候啟動自我治療的能量,在逆境中作出正向的轉化,活出更豐盛的生命。
在學習薩提爾成長模式的過程,筆者以學習者的身份,透過不同的親身體驗活動,與學習夥伴一起去沉澱、領略與感受這些信念,叫我對自己和人性都有更深層次的認識和理解,對成長動力亦有更敏銳的覺察與感受,我的內心能接觸到薩提爾女士提出對人性的看法與信念,而且深深認同。
培養師生感恩思維與習慣
回到教育工作,學與教是學校的核心,然而,育人、學與教同樣重要,而且相輔相成。尤其,要陪伴學生一起面對疫情後與人工智能高速發展的世界,育人的使命更見其重要。本人服務的禮賢會彭學高紀念中學,也非常重視學生的全人健康與發展,近年大力推動正向教育、全方位學習與生涯發展活動,藉提供多元學習經歷與刻意而恆常的思維習慣培養,期望幫助學生擴闊視野、建立成長性思維,以積極的人生態度面對自己的生命,繼而推己及人,關心與貢獻社會及世界。我們的願景是學校的成員都能「從更好的自己,成為更好的我們」(From a better me, to a better us.)。
以學校推動正向教育為例,學校會於時間表內設定正向教育班主任節,每星期班主任與學生都會於該段時間內經歷不同的正向教育活動,例如利用校園廣播,教師或由學生組成的正向大使會分享個人的感恩事項,然後提供時間,讓教師及學生在學校設計的「感恩滿寫冊」上,寫下值得感恩的事,然後互相分享,藉此培養師生感恩的思維與習慣;學校又會安排每位師生進行24個性格強項測試,讓師生知悉從測驗反映的個人性格強項,並透過正向大使搜集資料,利用校園廣播向全校分享不同性格強項的特色,讓大家更認識不同性格強項的獨特處,繼而藉不同性格強項的選舉,鼓勵學生多觀察自己和身邊的老師和同學,學習欣賞和尊重不同性格強項的貢獻。
在學習薩提爾成長模式前,筆者已認為這些由同工設計的做法很到位,能促進師生建立正向思維與習慣;當我學習薩提爾成長模式後,我更能明白這些做法背後的意義。無論是認識自己的性格強項,還是培養感恩、欣賞、珍惜與尊重多元的態度,其實都是幫助師生往內心去「尋寶」,以上所述,都屬於人的正向資源(寶藏),當人能知道並接納自己有豐富的資源時,會更能認同和肯定自己的獨特與存在價值,提升自尊,引發內在的力量,在人生的任何境況,也能較平靜安穩及有信心和勇氣地面對,為自己作出負責任的選擇,促進改變與成長。而學校所提供的活動與營造的氛圍,就如讓種子落到合適的環境,讓種子有機會萌發及彰顯其原本已有的強大生命力。
個人成長的專業培訓機會
筆者很感謝個人有很多不同的學習機會和身邊有很多天使,讓我可更有意識地知道自己所做為何,這種意識不但支持我在繁忙多變的教學生態中捉緊初心,更能讓我以更寬廣與深入的視覺,反思學校所推行活動的意義與價值。
思維改變心態、心態影響行動。筆者認為行動又會強化思維。展望未來教育,無論世界怎變,正如《聖經》所說:「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言4:23)欣喜教育界愈來愈重視精神健康與幸福感,當我們都很想幫助學生的時候,願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的,都能先有參與個人成長的專業培訓機會,並有足夠的時間空間作個人反思,令我們都能先接觸自己,讓潛在內心的光芒透射出來,繼而讓別人也能有機會借助我們的一點光,看到自己獨特而美麗的生命力。
參考資料:容曾莘薇(2022)。《青草地上的薩提爾成長模式──心理輔導理論篇》。香港,青草地全人發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