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12月15日(周五)舉行跨學科智庫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Centre on Contemporary China and the World,CCCW)成立儀式暨「新樞紐、新格局」大會,來自香港、內地、美國和亞洲等地的專家學者、外交人員和具影響力人士進行多場主題演講和小組討論。
大會開宗明義紀念最近逝世的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並探討多項主要議題,包括科技轉型,氣候變化和新能源,經濟和金融改革,政治精英和代際更換,人口高齡化樂齡社會的公共健康,以及在關注中美關係的前提下,討論地緣政治格局變化。
洪博培:搭起相互了解橋樑
多位重量級人物透過視像或親臨致辭。其中,曾任美國駐新加坡、中國及俄羅斯大使的洪博培(Jon Huntsman)讚揚李成教授領導的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滙聚了來自不同國家和學科的數十位學者,在一些非常重要及多元化的議題上,尋求更大的影響力和國際話語權。
洪博培指出,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匯聚了各種價值觀,學者專家因應氣候變化將科技轉化,研究替代能源,改革經濟和金融體系、政治領導的世代交替、地緣政治挑戰和現在備受關注的中美關係,這些工作都非常重要。
他相信,研究中心的目標是為解決國際問題和增進溝通,跨越太平洋和世界,搭起相互了解的橋樑,最重要的是,成為和平建設的力量。
駐美公使徐學淵:中國好,世界會更好
中國駐美大使館公使、副館長徐學淵表示,香港是中國走向世界的窗口和通往世界的門戶,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成立的時機再好不過。她謹代表謝鋒大使對中心的成立表示最熱烈的祝賀。
她說,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國的繁榮。中國將以更大發展,繼續為世界帶來新機遇,中國的現代化與世界的現代化相輔相成。世界好,中國才能好;中國好,世界會更好。
徐學淵指出,中美關係是中國與世界關係一大焦點,習近平主席與拜登總統一個月前的峰會,是中美關係的里程碑,也是國際關係的大事,兩國元首就重大問題交換了意見,並進行了全面的交流,為應對全球突出的挑戰,注入了確定性。
她強調,舊金山「習拜會」不應是終點,應該成為穩定的新起點。基於相互尊重的原則,和平共處、合作共贏。
徐學淵表示,中方已做好準備,將與美方共同落實兩國元首達成的共識,共同培養對彼此正確的認識;共同有效管控分歧;共同推進互利合作;共同展現大國的承擔;共同促進人文交流,尤其是為了將舊金山願景變成現實,雙方要正確認識對方是互利合作的夥伴,而不是零和遊戲中的對手,作出正確的歷史抉擇,並找到正確的相處方式。
馬英九:世界領先的研究智庫
台灣前總統、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指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在香港大學成立,有資深的中國研究專家李成教授帶領,會成為世界領先的中國與世界研究智庫之一,並作為重要和建設性的研究力量,維護太平洋地區和平與穩定。
張翔教授:跨越差異建立信任和友誼
香港大學校長張翔教授致歡迎辭時表示,很榮幸見證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在香港大學成立。中美關係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地緣政治關係,中國和美國可以合作應對全球的重大問題,例如氣候變化的挑戰、人工智能的興起、公共衛生危機、糧食短缺、能源安全等。他指出,基辛格博士曾在著作中表示,美國和中國不需要也不該成為零和遊戲。他相信李成教授領導的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可以跨越政治和意識形態差異,在建立信任和友誼方面發揮真正的作用。
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創始主任李成教授指出,這次大會表明,成立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 需要協作和努力,以實現全球願景。研究中心能夠利用香港在學術研究方面的卓越地位,在5個關鍵領域,如科技轉型、氣候變化和新能源、經濟和金融改革、政治領導與世代過渡,以及地緣政治格局變化進行研究,並聚焦中美關係,在以大學為基地的智庫,重視學術研究與公共政策和社會演化之間的聯繫,並在跨學科小組中得到體現。
張國鈞:香港可發揮「超級聯繫人」作用
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表示,現時國際局勢複雜多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的大變局,國家之間無論立場如何,都已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上,需要智慧決定何去何從。
他說,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具有多元文化及價值觀、優良的法治制度、健全的金融制度、匯聚國際人才等優勢,可以在這個關鍵時刻擔當好連接全球的「超級聯繫人」角色。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配合香港大學高水平的學術研究基礎,相信能夠做好高水平的跨學科國際研究工作。
「新樞紐、新格局」大會又安排了多場小組討論,首場聚焦氣候變化的挑戰,由環境局前副局長陸恭蕙主持,香港大學副校長(學術發展)宮鵬教授、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天文台前台長岑智明、世界氣象組織助理秘書長張文建(線上)參與討論。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