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十四五」規劃賦予香港「八大中心」定位,為本港經濟高質量發展指明方向。為此,今屆特區政府正名了「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和成立了「運輸及物流局」,全速建設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國際航空樞紐」,並提升本港「國際航運中心」地位,推動香港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史立德會長在廠商會網絡節目《友「德」傾》分別與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以及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對談,一同探討香港在國家發展戰略中的角色和箇中機遇。
史:史立德 孫:孫東 林:林世雄
孫東:發展「新型工業化」打造經濟新增長點
隨着全球科技競賽愈來愈激烈,各國對現代化工業日益重視,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認為,香港的創科發展不能只停留在上游研究,應加強中游轉化能力,完善創科生態圈,推進「新型工業化」,將香港經濟提升至另一層次。
史:今屆政府將原有的「創新及科技局」改革為「創新科技及工業局」,您認為這個轉變有什麼意義?您們所提倡的「新型工業化」又是一個怎樣的策略?
孫:改組後的「創新科技及工業局」比以前多了「工業」兩字,這正正說明了未來香港創科發展的方向―我們不會僅停留在大學做科研、發表論文的階段,而是希望通過中游成果轉化,大力發展下游產業,特別是高增值的科技產業。眾所周知,「拼科技」是近年世界博奕的重點,各國發展科技的同時,亦提出發展現代化工業。其中,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二十大」明確提出要發展「新型工業化」。因此,特區政府去年發表的《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亦將「新型工業化」訂為未來發展目標。
要加快建立「新型工業化」體系,我們不單要培育本地初創企業,也需要引進外來企業、特別是先進製造業企業。現時世界各地為吸引重點企業落戶,都會提供大量補貼,例如美國的「晶片法案」(CHIPSAct)規模達數千億美元、歐盟亦為幾間重點的芯片企業提供數百億歐元補貼,內地更會為外來企業興建廠房、提供免稅優惠和現金補貼。過去香港沒有這樣的補貼文化,所以我們正積極研究,對有意落戶香港的企業,特別是龍頭企業,按他們在香港的投資比例提供現金補貼,支援他們在香港發展。
史:我們很高興政府對工業愈來愈重視,未來當局會否考慮制定「工業發展藍圖」,以訂立更清晰的發展願景?此外,當局會如何促進傳統製造業升級轉型?
孫:工業與科技是密不可分的,因此《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亦有觸及工業、尤其是先進製造業的發展方向。當然,隨着香港工業逐漸發展、壯大,不排除日後需要制定更具體的發展藍圖,我們對此持開放態度。
政府在推動「新型工業化」的同時,亦一直多管齊下支援本地產業;在人才方面,我們設有「研究人才庫」計劃,為企業招聘研發人才提供補貼,並擴大了人才清單,協助引進工業人才;在技術上,我們透過生產力局的各種平台、推出科技券計劃和中小企業資助計劃等,協助業界提升技術;而在資金上,我們推出了「再工業化資助計劃」(現稱為新型工業化資助計劃),為在香港興建智能生產線的企業提供資助。
史:當局在發展創科方面又有何部署?剛才您提到香港創科將不會再停留在上游研究,具體而言,您們會如何將大學的優秀科研成果商品化?
孫:香港擁有雄厚的上游科研實力,但中游轉化有待加強,因此特區政府推出了「產學研 1+ 計劃」,目標是將大學深科技研究成果轉化落地、進行商品化,從而帶動下游產業發展。每個項目為期5年,可透過配對形式,獲得最多港幣1億元資助。由於資助額龐大,申請團隊必須具備良好的科研成果往績,申請項目亦須有清晰的市場化前景,並須要有產業參與投資。
自計劃公布以來,得到本地大學的熱烈回響,首批申請結果將在明年第一季公布,我們期望未來幾年該計劃能資助數百支大學團隊成立高科技初創企業。
史:沒錯,中游成果轉化對科技產業化真的很重要,因此廠商會近年提倡「港版中試」概念,並為業界提供技術調整和試產等服務。我知道政府亦計劃在新田科技城發展「先進中試轉化生產基地」,您可否介紹當中的規劃?未來會如何與深圳協同發展,共同將大灣區打造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孫:我認為廠商會提出的「中試」概念十分好,「中試」不但可對科研成果進行檢驗、反饋,幫助技術進一步發展,亦可為本地工業到內地或東盟國家進行大規模生產鋪路。而「中試」本身亦可以創造產值,對香港GDP增長帶來裨益,因此特區政府也正主動加強這方面的工作。
國家「十四五」規劃將佔地87公頃的「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河套區)定位為粵港澳大灣區四個重大合作平台之一,也可說是新田科技城最重要的部分,亦是一個很好的空間進行「中試」、小規模的批量生產。
國務院早前公布了《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特區政府對此十分歡迎,我們期望與深圳聯手,推動河套區落實三大定位;第一是打造深港科技創新開放合作的先行示範區,將香港的科研優勢和金融開放與深圳完備的產業鏈相互結合;第二是打造新規則的實驗區,在「一區兩園」的基礎上落實專屬的跨境政策,確保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便捷流動;第三就是剛才我們討論的,打造中試轉化集聚區,由深港攜手推動科研成果轉化落地,以達致科技賦能,配合國家高質量發展。
我有信心,香港連同深圳能發揮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將河套合作區打造為國家參與世界先進產業發展和佈局的重要創新基地,協助應對國際上不同的挑戰。
林世雄:優化交通配套 保持香港流動
交通配套是支撐香港發展的大動脈,可以讓我們更好地聯繫國家、與世界接軌。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表示,當局正積極優化香港對內、對外的交通配套,推動航運和物流業高質量發展,提升香港競爭力。
史:作為掌管香港交通政策的舵手,您可否與大家回顧上任以來的主要工作?
林:過去一年多以來,我們在優化交通運輸和推動物流發展都有不錯的進展;今年我們開展了東涌線延線和小蠔灣站兩個鐵路工程項目,而將軍澳跨灣大橋及將南隧道已於去年底開通,打通了將軍澳連接市區的交通經脈,對紓緩將軍澳隧道交通擠塞的情況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另外,去年《施政報告》提出興建「三鐵三路」,我們已就此完成公眾諮詢,預期會在今年年底前公布《香港主要運輸基建發展藍圖》,就「三鐵三路」提出優化方案,以及加推「兩鐵一路」新項目。
在航空方面,香港國際機場除了繼續進行三跑道系統項目,亦在東莞物流園試行「多式聯運」,讓東莞貨物透過海路直接送到香港機場禁區。至於航運,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剛上任局長後,立法會通過修訂《稅務條例》,為航運業商業主導人,包括船舶管理人、船舶代理和船舶經紀提供稅務優惠,希望可以將船務業整個「餅」做得更大。
史:香港正加快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未來當局會如何加強跨境交通配套,以提供更多出行便利?例如會否優化現時「港車北上」的安排?而「粵車南下」預計何時可落實?
林:「港車北上」自實施以來大受歡迎,為確保口岸人手配置到位,需要採取預約制度,我們會不斷檢視有關安排,探討縮短預約日數的可行性,便利市民出行。
同樣地,廣東民眾都希望可自駕來香港,因此我們正積極與內地商討「粵車南下」的實施方案,預期會分兩階段落實;第一階段是廣東省旅客自駕南下,在香港機場島停泊,然後轉車到機場搭飛機往外地;旅客亦可在泊車後,經港珠澳大橋口岸入境香港,預期會在明年實施。而第二階段則與「港車北上」相似,讓內地居民自駕來港,但畢竟香港地少人多,流量和安排仍待與內地小心商討。
此外,我們正規劃兩個跨境鐵路項目,第一個是港深西部鐵路項目,連接香港洪水橋至深圳前海,第二個是北環線延線,由新田站出發,連接新田科技城、河套區,並接入深圳新皇崗口岸,促進香港與大灣區的互聯互通。
史:香港一直是區內重要物流樞紐,但近年香港貨櫃碼頭的吞吐量持續下跌。當局有何策略,加強香港港口的競爭力和推動物流業高增值發展,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運輸和物流樞紐」的地位?
林:物流業的發展與航運設施密不可分,我們正積極推動智慧及綠色港口,以提升香港港口的國際競爭力;前者是希望建立數據共享平台,促進上游和下游持份者的資訊互聯互通,加強港口效率和透明度。而後者我們正研究提升碼頭設施,提供液化天然氣、甚至甲醇、氫能等新一代潔淨能源的加注服務,推動綠色港口發展。此外,香港港口一向擅長提供冷鏈物流等高增值服務,未來我們會繼續發揮這方面的優勢。
除了港口,香港國際機場亦十分優秀,即使在疫情期間,仍然保持全球最繁忙貨運機場的地位。有了港口和國際機場這兩個強大「器官」,我們還需要保持物流業這條「血管」的暢通無阻。因此,我們推出了「第三方物流服務供應商資助先導計劃」,鼓勵物流業應用科技「升級轉型」,而今年的《財政預算案》亦為「海運及空運人才培訓基金」注資兩億港元,支援海運、航空及物流業的人才培訓,幫助業界提升競爭力。
史:我們很高興見到機場有如此傑出的貨運表現,那麼客運的復甦情況又如何?另外,機場三跑道系統預計明年會落成,您認為這對香港發展為「機場城市」有什麼作用?
林:受制於人力問題,目前機場客運量僅恢復至疫情前約 6 成水平。因此特區政府果斷推出行業輸入勞工計劃,運輸業的配額有8,000個,當中航空業佔逾6,000個,以加快復常步伐。事實上,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早前已調整預測,估計本港航空業客運量在明年就能恢復至疫情前水平,比原本的預測提前了3年。
另外,機場三跑道系統預計於明年年底全面落成,屆時客運和貨運運力都會大幅增加;疫情前機場每年的乘客量為7,000多萬人次,而三跑落成後可增加至1.2億,運力提升了 50%;貨運量預計亦由 2021 年的 510 萬噸倍增至 1,000 萬噸,相信可應付長遠交通需求,並鞏固香港「國際航空樞紐」的地位。
史:與其他城市一樣,香港一直受交通擠塞問題困擾。您預期當局今年推出的「易通行」和「三隧分流」對改善交通擠塞有多大作用?
林:交通擠塞幾乎是每個城市最難處理的問題,雖然香港的擠塞情況相對其他城市並不嚴重,但三條過海隧道的擠塞問題確實困擾我們多時。因此,今年我們分階段在各條政府收費隧道實施「易通行」;作為智慧出行的主要措施之一,「易通行」可以讓車輛行經隧道時毋須停車繳費,令交通更順暢。自實施以來,各過海隧道在繁忙時段的車龍明顯縮短了。
而下一步就是推動「三隧分流」,以紓緩早上和晚上繁忙時段過海交通擠塞情況,以及隧道車龍對非過海交通的影響。透過不同時段、不同收費的安排,我們希望鼓勵駕駛人士改變出行習慣,例如提早上班,以節省繁忙時段較高的隧道費,從而減少繁忙時間的整體車流。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