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外國,生活枯燥,在教書研究湊仔之外,YouTube可以說是我生活上僅有的娛樂之一。可能是因為大台倒下,市場碎片化,近年本地YouTube的內容可以說是百花齊放,有人做專題研究,有人做金融分析,有人做網絡花生,又有人照稿讀新聞。YouTuber/KOL變得各有特色,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在經濟學裏,有一個理論是關於產品特色的競爭。理論是這樣的:假設市場上有兩間茶餐廳,它們只賣凍檸茶(素質是一樣的),兩者不同的只有其甜度,這甜度可以用一個由0至1的數字量度, 1是最甜,0是最淡。如果各茶餐廳的凍檸茶價錢都一樣,而喜歡不同甜度的顧客數目相若,理論上兩間茶餐廳為了爭取最大市佔率,都會賣一樣半淡半甜的凍檸茶。換言之,在沒有價格競爭的情況下,市場內的產品會變得沒有特色。這理論的一個含意是,當價格競爭更為激烈的時候,市場內的產品就會漸漸各有特色。早前我看到一篇論文就是利用一班德國YouTuber的內容驗證這理論。
十分鐘界線
該驗證是這樣的:YouTube一直有一條「十分鐘界線」,超過十分鐘的影片可以放更多廣告,但在2015之前,很多德國的YouTuber都並不知情,於是在2015年之前這些YouTuber的影片都不足10分鐘,但是在2015年YouTube更新了它的放廣告功能,這些YouTuber因而知道了這條「十分鐘界線」。換言之,在他們的認知裏,透過廣告增加收入的可能性突然大增,而從觀眾的角度看,由於廣告亦是收費的一種,這些YouTuber之間的價格競爭亦變得更加激烈。
結果這篇研究發現,他們除了加長了影片的長度希望達至最少十分鐘之外,這些影片的內容更與主流媒體的內容距離愈來愈遠:“The analysis of around one million YouTube videos shows that an increase in the feasible number of ad breaks per video leads to a twenty-percentage point reduction in the YouTubers’probability to duplicate mainstream content.”
回到香港,近年本地YouTuber(或KOL)都開設Patreon帳戶,變相令他們之間的格價格競爭更為激烈,本地KOL百花齊放,似乎是乎合經濟理論的推測。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