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後期,已有多間只佔一至兩個鋪位,名稱為酒家、酒館、菜館或晏店等的食館,在港島的皇后大道、德輔道、荷李活道、威靈頓街、灣仔島、交加街,以及九龍的差館街(上海街)及新填地街等處開設。
踏入20世紀,因應急劇增加的人口,更多這類的小館食肆開張,主要供應午飯、晚飯、隨意小酌以及圍數不多的酒席,亦有兼營上門到會的包辦筵席生意者。因收費相宜很受市民的歡迎。
1920至1930年代的著名小館,有位於德輔道中79至81號的敍香園,以及同街257號其聯號的公團酒家,及其對面的茶香室,還有閣麟街的雲南樓和陶志園、荷李活道的萬聲記、灣仔的有仔記和僑民飯店等。
二戰和平後,因社會漸趨繁榮,新舊小館式酒家,多不勝數,著名的有由廣源西街輾轉遷往砵典乍街的鏞記、皇后大道中的鑽石、大道西的庸記及得記、德輔道中的山珍、金石、華樂園、特別、珠江陸海通、永樂街的春源,以及灣仔汕頭街的操記,還有九龍彌敦道的愛皮西及北河街的泉章居等。
50年代的敍香園軼事
1950年代,不時經過德輔道中消防局大廈(現恆生銀行所在)東鄰的敍香園酒家,其樓上可見名中醫勞吳群,以及代理樂聲牌電器的信興行的招牌,其東邊的67號A為惠康辦館(超級市場)。
敍香園位於域多利皇后街的黃色側牆,有一約兩米高的紅色一筆鵞字,一如九龍城侯王廟內所見者。鵞字隔鄰,為一出售煎堆油角等的店舖,位於其對面消防局大廈外側的行人路上,有2、3個流動的街頭攝影檔,提供2至3小時交貨的「即影即有」照片服務,以便申領針紙、痘紙及回港證等「奇難雜證」的急需市民,不少為附近食肆的客人。
在敍香園背後,面向統一碼頭的干諾道46號,是亦為老牌的杏香園咖啡室,早期亦有供應綠豆沙、清補涼糖水及各種食品。1950年代中,亦變身為一如敍香園的中式酒家,其店舖的裝飾及櫥窗陳列,皆令人有華貴的感覺。其東鄰的干諾道中44號為惠安餐室一列,唐樓的天台上有巨大的「維他奶」霓虹光管廣告,十分觸目。
1959年,包括敍香園及杏香園等的八幢樓宇被拆卸,以興建恆生銀行大廈(現時為盈置大廈),於1962年12月底落成。
敍香園的聯號,有同開業於戰前,位於德輔道中257號和德輔道西18號的兩間公團酒家,連同敍香園,皆以脆皮鵝(燒鵝)馳譽。德輔道西公團所在位於南北行街(文咸西街)尾。據一位南北行大入口米商陳卓堅先生所述,公團及敍香園的燒鵝為全港最佳,亦提到一位燒鵝大王甘先生,鏞記酒家的甘穗煇先生,亦是在該集團德輔道中257號的公團酒家出道者,以潮州翅馳名,連同燒鵝為不少南北行富商的美食。公團所在,現為宜必思酒店一部分,之前曾為經營米業及銀號業的金冠商業大廈。
60年代的大城小事
1960年代初,不少老闆階級,在德輔道中與禧利街交界的公團進食,其兩旁為大中華餐廳及俄國菜館的龍記飯店。公團的裝飾以粉紅為主,所在現為地鐵出入口,其斜對面為廣生行化妝品店。
敍香園另一聯號,為位於皇后大道西119號,高陞戲院樓下的桃園飲品店。舉家往高陞「睇大戲」(看粵劇)時,在入場前,母親間中會在桃園購買冰凍飲品如橙汁、檸檬汁等,供一家分享。又或者在店旁甘雨街的靠牆街檔飲「葛菜水」。這一帶的對面為「國家醫院」堤道的「雀仔橋」。
高陞戲院另一端,皇后大道中115號與和風街交界的店舖,為戲院大樓內武昌酒樓的電梯入口大堂。高陞戲院連同兩旁店舖,於1971年被拆卸改建為僑發大廈。
繁榮富足的美食天堂
1970至80年代,在經濟條件容許下,間中會與好友往位於洛克道近波斯富街位於唐樓的鑽石酒家和敍香園酒家餐聚。記得鑽石是以「揀飲擇食,請來鑽石」作標榜。附近還有富臨、福臨門及益新等著名食肆,敍香園亦由小館升格為豪華酒家。
曾在九龍區宴銀的大酒家,有包括尖沙咀的金冠、漢宮、海天、翠園、海洋皇宮、海城以及位於漢口道37號的敍香園等,全為氣派一流的食肆,大部分是有設夜總會者。記得敍香園臨近與北京道交界處,為一間由景星戲院改建落成的新聲戲院,其對面曾有一家國喜酒樓。
敍香園、公團及錦記等多家飯食名店,由戰前之只佔一至兩個舖位的小館,甚至為大排檔,於戰後飛躍發展,昇華至蜚聲國際、氣派一流及貴客盈門的大酒家,足以見到經營者的拚搏及創新精神和毅力,加上廚藝大師們之匠心獨道,精益求精的苦心,使香港打造成美食天堂,亦可反映出港人的刻苦實幹,由和平後的一窮二白、百廢待舉的境況,發展至現時的繁榮富足,令人驚歎!
文章轉載自《敍香園往事》的前言,本社獲中華書局授權出版。
!doctype>新書簡介:
書名:敍香園往事
作者:李恩霖
出版社: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3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