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民間不滿默克爾
國家失敗印象壓頂下,護身胡椒噴霧大賣。許多自覺開放的德國中產階級開始轉向,責難默克爾無度的人道。我的鄰居凱特琳有兩個漂亮的女兒,17和14歲,她激動不已﹕「這才是開頭而已!到處是飢渴的色狼,以後我還敢讓她們晚上出門嗎?我們也想助人,但助人也要量力而為……」她認為默克爾不計代價,一味沽名釣譽,是因為自知在德國的政治生命已玩完了,覬覦聯合國秘書處的位子,但德國人只要講這種話,就會被扣上排外的大帽子,所以很多人敢怒不敢言,她周遭的朋友、同事私底下想法都和她一樣,無一例外。
科隆地方報指出,警方逮捕的鬧事者中,有人高喊:「我是敘利亞人,你們要對我友善,是默克爾邀請我來的。」有人不屑地把臨時難民證撕破:「明天再去申請就有了!」
默克爾聲色俱厲表達她對事件的憤怒,強調難民如果不尊重德國的法治和價值觀,必須被遣返,具體將盡快修改法律,難民只要被判刑,就立刻取消居留權,同時加強公共場所的錄影監視。根據現行德國法律,被判刑三年以上,才會被遣返,但難民的母國若處於戰亂狀態,遣返有實際困難。許多不肖的外國人了解人權法治國家的漏洞,充分利用,表現有恃無恐。
跨年夜事件後,「愛國歐洲人反對西方伊斯蘭化」(PEGIDA)運動更覺理直氣壯,1月9日1,700多名 PEGIDA 分子在科隆示威,場面火爆,不時出現希特勒式敬禮。支持移民者及女權運動陣營出現1,300人抗衡,警方出動2,000人力,避免雙方短兵相接,最後至少三名警員與一名記者受傷收場。在此同時,傳出日前在巴黎《查理周刊》恐襲周年出手未果被擊斃的青年,也是被德國收留的難民。
去年德國湧入100萬名難民,其中多數來自保守穆斯林社會的年輕單身男性。本身是第二代土耳其移民、屬於前衛穆斯林教徒的亞克均分析﹕「這些人血氣方剛,在傳統的穆斯林社會長大,從來沒學過男女平權的觀念,把女人分為聖女和妓女兩類,出現變態的舉動,不足為奇!」在難民營中無所事事,加上過高期望帶來的失望,交互發酵成對德國社會的怨懟,成為衝擊社會的定時炸彈。
默克爾仍堅持人道沒有上限,但在民意及黨內加劇的壓力下,已在月前答應「有感」降低難民數目。關鍵是,在此議題上,德國形單影隻,社會融入又不可能速成,德國民眾還願意給默克爾多少時間?根據第一電視台的最新民調,認為移民利多於弊的,只剩不到四成。
3月,德國將有三個邦舉行選舉。默克爾難民政策反噬,漁翁得利是右派德國另外選項黨(AfD),黨主席佩崔(Frauke Petry)在臉書上憤怒質問默克爾﹕「這樣夠開放?夠多元了嗎?」 AfD 目前在德西已掌握近一成支持率,德東更高達16%。
東歐各國幸災樂禍
幸災樂禍的,還有堅拒難民的東歐各國,保加利亞《Novinar 日報》評論﹕「默克爾太天真了吧,是她本人為阿拉伯人開響獵色的第一槍,怪誰?」斯洛伐克總理菲喬(Robert Fico)說﹕「科隆和巴黎恐襲的例子,確認我們拒絕穆斯林的正確性。」波蘭保守的《Rzecypospolita 日報》表示﹕「我一點都不驚訝德國媒體的自我閹割,這類極端事件政治不正確,是不能碰的禁忌,外來移民在德國官方意識形態上被定義為受害者,所以當受害者變成加害者時,媒體有所顧忌。」美國《紐約時報》也出現默克爾咎由自取,德國有傾塌危險的評論。
人權典範瑞典不堪負荷,已經在今年1月4日啟動管制,中止和丹麥邊界的自由移動。2015年,瑞典共接納了16萬難民,是全歐洲就人均來算,收留最多難民的國家。最後剩下的德國人道堡壘,還能撐多久?
(封面圖片:亞新社)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