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劇《夏天不上班》有一個很好的開始,金雪炫飾演的夏天,一天早上,在往上班的途中下了車,走上往相反方向的列車,遠離城市,離開她朝九晚五的辦公室,往鄉間小鎮走,找到一間廢置空屋,住下來,開始她的新生活。往後日子,她卻好像不用再工作的(靠她的積蓄,過得一日得一日?),每天只是閒着,沒事可做。故事發展下去,沒趣得很。
日本電影《我是千尋》飾演千尋的有村架純,離開她以前工作場所(她是性工作者),來到小鎮,甘心樂意做一名快餐店員,過的是她自己選擇的生活方式,日子過得踏實。
相反方向
都是2023年推出的新劇集、電影,說的是兩女性的故事。《夏天不上班》只有第一集好看,《我是千尋》是近期少見的日本電影佳作。
夏天在大公司是一名低級職員,負責為高一級職員做「跑腿」,包括在開會前出外買咖啡,因而錯過了將她準備好的計劃書向同事講解(同事故意讓她錯失展示她的策劃能力)。在一家沒有前途可言的公司工作,夏天決定辭職不幹,這個決定來得突然,卻夠爽快。要是夏天過的是低聲下氣的日子,還有什麼意思呢?這位品性良善女子,在公司沒有人看得起她。她對男友,也是逆來順受。男友覺得與她一起沒意思,女的什麼都聽男的,兩人這樣的相處太乏味了。夏天離開習慣了的生活,向另一方向走過去,是走對了。問題是怎樣走下去呢?
千尋離開她的色情場所,找什麼工作都可以,她會適應下來,她看透男女之情,不相信愛情。人間是非,對她而言不值一提。什麼都經歷過了,她最有慈悲之心。有這一幕,她為流浪老人在浴缸擦背,盡顯她的同理心。
這等忘我人生境界,對夏天來說,太遙遠了。這位一心一意想過新生活的純情女子,可沒法明白其中道理的。

隨遇而安
《我是千尋》與《夏天不上班》不好比較,層次不同,兩名女子的經歷大大不同,千尋早已看透人生,對如何好好活下去,不會有不必要的幻想,也因為有了人生閱歷(什麼樣的男人都見過了),她是活得坦然無懼,不介意別人知道她的過去(到來快餐店光顧的男士也不敢取笑她),千尋外貌淳樸,沒半點風塵味道。與她交往的女孩子、小男孩,對她只有佩服,覺得她活得勇敢,懂得與人相處,比起她/他們的父母,容易親近得多(千尋當他們是朋友,肯關心、照顧他們)。
夏天辭去工作,離開大都會,來到小鎮,以為可以有一個新的開始,想法天真,其實是不切實際的,小鎮居民不見得就比城市的友善。來到小鎮,夏天不工作,住在荒置大屋(因為房租便宜),可以捱得多久呢?在小鎭,開門七件事,與在大城市分別不大。夏天不用上班了,不用看公司同事的醜惡嘴臉了(小鎮不也一樣充塞着醜陋面孔)。往後的日子怎樣過,夏天不知道。她是從一個困境走進另一個困境,欠缺生活智慧,她是要有過一次又一次的考驗,才能成長(在小鎮圖書館遇到白馬王子,愛情來得太容易了)。
千尋在小鎮遇上憤怒青年,他的手臂上刻有「色即是空」四個字。那4個字是用來裝飾的,倒是千尋明白其中真義,不相信愛情的她,明白「空」是一無所有的意思。活在當下的千尋,不介意肉體的歡愉,但這與愛情無關的呀。千尋活得灑脫,是她相信自己的取向,不是裝出來的。
千尋離開快餐店,是覺得沒必要留下來。她遠走他鄉,找到另一份工作,到牧場與牛羊為伍,她是不怕辛苦的。
夏天把帶來儲蓄用完後,她要不要工作呢?

活下去
作者或導演,書寫或拍攝男/女主角遠走他鄉,離開他/她的comfort zone(習慣了的環境、工作崗位、住慣了的城市、朋友圈),就不再書寫/拍攝下去。讀者/觀眾「收貨」,不用想:「接着下來,主角會開心麼?作客他鄉,面對新挑戰,他/她可以應付得來麼?」
把《夏天不上班》拍成一個小時的短片,會可觀得多。夏天這名性格溫順女子,即使在公司受盡同事欺凌,也不敢反抗。男友冷落她,她不會抱怨,只覺得自己不夠好。這樣的乖乖女,是別人眼中可有可無,沒有地位可言,一點也不重要。
有這麼一天,夏天搭錯車,上了相反方向的火車,遠離城市、遠離她的公司。那一刻,她明白過往的日子,為討好他人而活,如今她不要再這樣,該為自己而活。
夏天不上班,是一個新的開始,至於不上班,往後日子怎樣過,夏天不知道,觀眾也不知道。短片不用交代太多,留點想像空間,讓夏天下車之後才去想,下一步該怎樣走。也讓觀眾為夏天出走而感到高興,夏天離開的可不是個comfort zone,是她的nightmare,非走不可,是走得好。
《我是千尋》是套完整的電影,講出千尋「我行我素」、率性而為的一個人,在這人間無情年代,她是怎樣過她選擇的生活。
千尋不拖累誰,也不要誰去幫助她。她工作,因為她要賺取生活費;她對別人好,不是在討好誰,那是她的本性;她不相信愛情,因為男女之情多是自私自利的。千尋對人有善意,是知道比對人有惡意,心情來得舒服。千尋就是這麼一個自由人,不靠人,靠自己,活得自在。工作地點在哪裏,對她來說不是問題,她總可以從中得到樂趣。
千尋真是個人物,看似平凡,卻活得比誰都精采。
原刊於《星島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綜合轉載,題為編輯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