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先發制人陰招 抹黑中國正面形象

美國總統以至政府的公關策略與操作,無從評論;但在中國議題挖空心思的原因,路人皆見。陰招上不了台面不說,但為何屢試屢敗、屢敗屢試,只能說明正人有正道,用歪道非正人。

全國人大會議早前召開,全球媒體爭先恐後報道中國今年經濟增長目標。5%的增長,在西方眼中是溫和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美國今年的經濟增長只有1.4%。按照這兩組數據,中國對拉動全球經濟增長率的貢獻,是美國的3倍。美國對於中國獲得正面評價,當然不會坐視不理,早就部署好多種抹黑策略,連番出擊。

細心看「中國可能出售殺傷力武器給俄羅斯」和「武漢病毒實驗室是全球新冠病毒源頭」的兩則「新聞」,對於美國的高級公關手段,不禁歎為觀止。

美對華工具箱「囊中羞澀」

中國疫後復常,5%經濟增長是否做得到,年底才能揭曉,但又激發國際媒體新一輪的「預測」,中國經濟總量何時超越美國。美國的世界一哥地位,在經濟領域肯定是保不住了;至於軍事和政治影響力,是否也會江河日下,言人人殊,但美國肯定不願看到有人去討論這個話題,千方百計攔截,無所不用其極阻止,不在話下;美國傾全國之力,還動員所有盟友一致行動,竟然僅為了TikTok這麼一個社交媒體,實在令人側目。更難看的是出陰招,突顯其對付中國的工具箱「囊中羞澀」。

2月24日,美國總統拜登對媒體說,目前還沒有證據顯示中國為俄羅斯提供軍事援助。記者的提問,並非空穴來風,因為之前有個別美國媒體獨家爆料,說軍事情報顯示,中國「有意」出售無人機和彈藥給俄羅斯。然後到了26日,美國主流媒體均引述匿名消息,說美國政府相信,中國正在「考慮」出售火炮和炮彈給俄羅斯。CNN說消息來源是3名熟悉軍事情報的官員;CNBC的消息來源是3名現任官員、1名西方官員和1名美國前官員。

西方媒體的原則是必須提供消息來源,盡量不採用匿名消息,除非消息來源是可以核實,而提供的消息具新聞價值,但要求不透露姓名和官銜。從上述情况看,26日的報道,消息來源是美國官員舉行的「吹風會」(off-the-record briefing),現場很可能是一個正式記者會的場景,即有官員道出姓名和官銜,甚至還穿軍裝,但要求記者不能引述姓名和官銜;至於如何介紹他們的背景,媒體可以各師各法。

拜登2月表示還沒有證據顯示中國為俄羅斯提供軍事援助,其後媒體引華府消息提出相反論調。(亞新社)
拜登2月表示還沒有證據顯示中國為俄羅斯提供軍事援助,其後媒體引華府消息提出相反論調。(亞新社)

華府連番出招 或為挽回早前公關失敗

美國是否真的有軍事情報,能夠窺探到中國政府正在「考慮」出售武器給俄羅斯,而且言之鑿鑿是火炮與炮彈,既然是情報,則無法核實;媒體報道與否,並不考慮消息的真確,而是取決於誰為此消息背書,既然有現任官員出面「吹風」,沒有理由不報道。

從結果來看,美國政府精心策劃這一齣戲,是企圖起到一石二鳥的效果。最大的作用是先發制人,無論有沒有情報,先說中國正在考慮,目的是引發中國政府公開否認,即承諾一定不會,從而截斷中國出售軍用產品給俄羅斯的任何可能。這個效果的另一層是,詆譭中國的形象,將中國與俄羅斯侵略者的角色拉近。

美國不放過任何詆譭中國的機會,無人不曉;但在短時間內連番出擊,則很可能是為了挽回美國前不久的公關失敗,即連發4枚導彈射氣球,卻不能證實有中國間諜氣球。美國的另一招是翻炒冷飯,說武漢病毒研究所是新冠病毒的源頭。乍看不明白為何會舊聞新炒,而且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公開對記者說,目前情報界對此也有分歧,但他強調一點:總統拜登對調查中國的新冠責任,親自下令並抽出資源鍥而不捨刨根問底。

連番操作,只為說明拜登對此十分上心;是否得不償失,見仁見智,但一子錯滿盤皆落索,不但要一眾官員擦屁股,還要搞到拜登「落荒而逃」。

沒有新的證據,卻繼續指控中國實驗室鬧出新冠病毒,公關手法沒有新意,還是由不具名的官員給一間媒體爆料,引發其他媒體跟進。2月27日美國能源部書面答記者問,表示該部門在總統的指令下,繼續支持對新冠病毒起源作全面、謹慎和客觀的調查。這樣模稜兩可的聲明,而且不敢開記者會,連正式聲明在其官方網站都找不到,立場已經十分明顯──該部門要跟「爆料」撇清關係,表示病毒由武漢病毒研究所泄漏的可信度低。

結果還是要勞煩聯邦調查局出面澄清,該局局長克里斯托弗.雷(Christopher Wray)在2月28日見記者,表示聯邦調查局長期的情報分析顯示,病毒很可能起源於武漢實驗室的事故。

美國在沒有新的證據下,繼續指控中國實驗室鬧出新冠病毒。(亞新社)
美國在沒有新的證據下,繼續指控中國實驗室鬧出新冠病毒。(亞新社)

正人有正道 用歪道非正人

新聞官可能以為事情就此翻篇,但3月3日拜登在離開白宮上直升機時,被記者問到:你是否會要求中國為(新冠病毒起源)負責?鏡頭所見,拜登向記者趨前,但聽到問題後拂袖而去。不少媒體不但報道拜登倉皇失措的舉動,也有媒體藉機翻開拜登逃避難答問題的紀錄,還翻出拜登上任以來舉行正式記者會面對問題的次數較其他總統少。

美國總統以至政府的公關策略與操作,無從評論;但在中國議題挖空心思的原因,路人皆見。陰招上不了台面不說,但為何屢試屢敗、屢敗屢試,只能說明正人有正道,用歪道非正人。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阮紀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