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再次強調了中國式現代化在戰略層面上的重要性,表示中國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實現高品質發展,繼續深化改革開放並加強科技創新力量。
幾十年前,一些中國的企業隨意使用其他企業的設計、冒用其他品牌,並複製一些歐美國家的商業模式,讓很多人認為中國是一個隻會抄襲和「山寨」的國家。
但自2000年代末以來,許多企業家為了滿足中國消費者的新興需求,開始研究和開發一些聚合型的、更貼近客戶需求的產品,特別是在互聯網領域。例如,微信已經成為中國人幾乎每天無時無刻都會使用的「超級APP」。
中國兩股創新驅動力
中國主要有兩股創新驅動力。一股來自於國家層面,特別是在一些對關係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例如航天任務、太陽能聚變、超級計算機、深水探索、高速鐵路,以及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等。另一股力量來自於商界,一些企業家們強大的創新改變了中國人的生活和工作方式,這主要體現在基於互聯網的服務產業,例如電子商務、社交電商、出行服務、電子支付、外賣送餐等。
隨着對互聯網領域的深入挖掘,能夠產生新的創新的空間正在逐漸變小,但與此同時,人工智能、量子計算和區塊鏈等顛覆性技術領域的機會開始浮現。除此之外,中國的企業家們開始將重點轉向新能源汽車、可持續發展、生物醫藥,以及安防等領域。這些領域正在成為中國創新的新賽道,並且在新能源汽車、可再生能源等領域,中國已經取得了世界領先地位。
創新的另一個驅動力來自於西方對中國高端半導體的制裁,而這將加速中國半導體本地化的發展策略。儘管面臨挑戰,半導體行業的專家認為在不久的將來,中國「自給自足」高端半導體是可能的。
習主席表示,中國的目標是到2035年實現GDP翻倍,到2050年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意味着中國的GDP將以每年4到5個點的速度增長。在這個過程中,中國的人均GDP也將隨之增長,並且計劃在2035年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準。
為此,中國必須避免跌入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世界銀行經濟學家認為,能夠創新的國家才能夠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中國正是這樣做的。
中國式現代化的理念超越了經濟發展的領域,還包括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這一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原則,這是幾千年農耕社會發展的顯著特徵。
部分關鍵技術 已與美國持平
一些西方的政界高層、有名望的商業領袖、記者和知名學者過去曾斷言,中國人無法創新,他們說這是中國人的「死記式」教育和文化習慣。
然而,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的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谷歌前首席執行官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和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均表示,中國在關鍵技術領域,特別是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水準,已經與美國持平,甚至在某些領域中領先於美國。微軟公司的創始人比爾·蓋茨(Bill Gates)亦曾多次稱讚中國快速發展科技創新的能力。
近10年來,中國科技實力顯著增強,研發經費增長了3倍,研發人員數量和國際專利申請量居國際第一,核心技術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取得實質性突破。
儘管中國在有些創新科技和商業應用領域已經居於世界領先,在基礎科學研究領域,中國仍然需要進一步地努力發展。
到目前為止,在諾貝爾獎的三大自然科學領域(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中,僅有兩位得主是中國科學家。並且,中國的科研人員數量與如日本或德國這樣的發達國家相比,在總人口中的佔比也相對較低。習主席與這屆政府已經設定了目標,希望在未來幾年逐步縮小這些在基礎研究方面的差距。不過,這也許並不容易。許多西方國家已經中止了與中國的聯合研究項目,亦對一些來自中國的高科技領域關鍵人員在許多方面加以限制。這些國家對中國的制裁也給一些商業應用角度的創新帶來了挑戰。
治理從上而下 具備獨特優勢
儘管如此,中國的先天優勢是擁有大量的STEM(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學生。美國喬治城大學的一份報告稱,2007年中國的STEM博士畢業生人數已經超過了美國;預計到2025年,中國的這類人數將是美國的近兩倍。中國從上而下的治理方法使中國有着很強的韌性,亦能夠推動結果的實現。這將使中國在持續創新方面具備獨特的優勢。
最近,中國國務院審議了它的機構改革方案,重點是加強包括科學技術和知識產權在內的重點領域的機構職責優化和調整。這一結構性改革將有助於中國更好、更快地實現科技創新目標。
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追尋中國式現代性(modernity)的體現。在古老而豐富的文化背景下,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一直在不斷地嘗試、學習和適應新的時代,以迎來一個更現代的中國。這種務實而同時有着豐富意識形態的方法為中國的科技創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因為它牽涉着不斷的嘗試、調整和學習,這個過程從本質上就不可能是完美的,但透過不斷完善的修補能力,中國的發展將會繼續前進。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