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與香港正式恢復通關後,市面不似預期立即出現大量內地旅客(首周的客量大概在20多萬人次)。香港教育大學香港研究講座教授呂大樂教授在《明報》撰文,相信隨着疫情進一步減弱、申請入境簽注的手續及程序亦更為簡便時,來港人流必定有所增長。
呂大樂教授指出,內地來港旅客對本地旅遊、服務業十分重要,單看他們佔到訪遊客的比例(約78%,在高峰的2018年全年來港旅客有6500 萬人次,而內地旅客數目為5100萬人次)就可知一。而在「感性」層面上,中環、尖沙嘴的名牌奢侈品旗艦店門外人龍再現,清楚地顯示豪客重臨香江。繁華街道一度由售賣口罩的店舖進駐,現在有機會扭轉過來了。
訪港旅遊管理不善 整個社會付出代價
不過,現在每日平均只有3萬、4萬人次的內地旅客到港,相距全盛時期的狀况甚遠,而過去幾天的討論焦點都是放在香港的接待能力不足的問題之上,擔心的是痛失商機,未能說服有興趣來港旅遊、消費的遊客,香港不僅已經復常,而且對接待訪客做足準備。
呂教授認為,其實大家應該找個機會認真檢討一下,過去多年發展與管理訪港旅遊的得與失;既不能忽視訪港旅遊對香港經濟的重要,亦不應因此而對它所造成的反效果視而不見,更不應假設整個社會對如何發展、管理來港旅遊是意見和利益都一致的。
他認為,之前出現過的社會矛盾甚至政治矛盾,成因複雜,但訪港旅遊之管理不善及其後遺症,應屬眾多問題之一。但港人從來不為此總結經驗,認真思考如何做好管理,平衡各方利益與考慮,以為這只是一門生意、一種經濟活動,在「唔好阻人發達」的心理下,沒有看到來港旅遊出現超負荷情况所造成的反效果,亦沒有了解到整個社會付出的代價。
自由行旅客興趣變 郊遊景點唯恐迫爆
呂教授進一步指出,以往因應接待能力不足,以為多建酒店、增加觀光景點便可以處理問題。不知道訪港旅客的組成和興趣轉變得很快,例如即日來回的自由行旅客,他們的活動範圍高度集中於市區的購物旺點。「由於對問題缺乏深入認識,或甚至是輕視了問題的嚴重性,結果問題未有處理,更不要說能否有效解決了」。未處理的事情,在不停轉變的大環境裏,一時擱在一邊,情况便會一直惡化下去。
近期到港的內地旅客還不及以往高峰時期的四分之一,現在就開始思考妥善管理訪港旅遊,是杞人憂天,小題大做呢?呂教授認為,「很多張力、矛盾、衝突,並不需要等待來港旅客回到高峰時期的半數,便會陸續浮現」。經過3年疫情,香港社會已有所改變;而內地訪港旅客的期望和興趣亦會發生變化。
一是內地訪港旅客逐漸以自由行形式為主,而且受社交媒體和網上資訊影響,了解的信息變得愈來愈細緻,興趣也漸趨多元化。
對本地人來說,內地旅客比以前更加無處不在──他們發掘的「打卡」景點,可能比我們能夠想像的還要多一兩倍。可以想像,日後內地訪港旅客若平均每天10萬人次,當中5%對行山或文物徑感興趣,那就會多了5000人在那些地點、路徑上出現。如果不嘗試妥善管理,有些地方便會出現「迫爆」的場面,給旅客留下不好印象,亦令本地人反感。
另一方面,過去幾年,本地人對郊遊、行山、逛文化歷史景點的興趣大增,大家樂在其中。怎樣可以繼續令他們保持這份興趣,而且覺得市民都可一起分享如此寶貴的社會資源,使人感受得到生活素質的提升,是疫情過後的一個重大課題。如果旅遊資源管理欠佳,不正視人流增加所可能帶來的影響,很容易就會製造市民與政府、市民與訪客之間的張力和矛盾。「歸根究柢,香港地小人多,不預早做好管理,很容易出問題」。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