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不善教育 影響學習及文化發展

ChatGPT的功能被傳媒高高捧到天上,它究竟是何方神聖呢?

美國OpenAI公司於去年底推出ChatGPT聊天軟件,微軟更大額投資,宣布此技術融入它們的Bing搜索引擎,利用聊天功能與Bing用戶互動,優化其搜索要求。宣布一出台即全球火爆,香港城中亦議論紛紛,大家舊事重提,擔心「機器代人」,憂慮自己飯碗不保。

ChatGPT的功能被傳媒高高捧到天上,它究竟是何方神聖呢?顧名思義,ChatGPT是一個利用「生成型預訓練變換模型」(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GPT)而製造的「自然語言處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NLP)軟件,是為聊天(Chat)應用而設的。ChatGPT能夠根據用戶輸入的文本,產生相應的答覆。

技術上通過機器學習大量現成文本(例如網上新聞)和對話(例如社交網絡平台),ChatGPT能仿效人類對話,流暢地回答各種用戶查詢問題。有電腦科學專家認為GPT早已存在,OpenAI早已研發出該技術,所以ChatGPT並無新意,它只是一個工程產品,是經由AI工程師粗暴地「餵」(提供)給機器學習平台超大量的數據(文本)而訓練出來的軟件。

包括回答內容過泛化等缺陷

而且ChatGPT並非完美無缺,因為它是一個大型機器學習的產品,它承繼了機器學習背後因訓練數據質量有瑕疵所帶來的問題,當中包括ChatGPT回答的內容過泛化(由於訓練數據集超大而內容普及非個性化)、不準確(數據含不確定的內容)、可信性低(數據內容未經證實)、不合時宜(數據內容過時)、難以解釋(基於黑盒式的機器學習)等缺陷,皆大大影響ChatGPT的實用性。

值得一提的例子是,谷歌在最近公開演示其同類型聊天系統Bard的時候,回答出現明顯錯誤,公司股票亦因此而大跌。

在應用層面,除了聊天之外,全球熱論的議題,非ChatGPT的自動寫作功能莫屬。有報道指出,曾經有MBA學生利用ChatGPT寫論文,該論文不但能夠瞞天過海,通過了抄襲測試器(Plagiarism Checker),更成功地獲得乙級的佳績。這事件引起全球學術界強烈迴響,擔心日後學生「請槍」成風,嚴重影響教學。

自動寫作功能淪「智能槍手」

不管是利用什麼方法,老師不支持學生抄襲功課(包括「請槍」寫論文)是不爭的事實。理由不言而喻,學生編寫一篇論文基本上透過3個步驟:一、閱讀相關文章,搜集背景資料;二、理解及分析資料;三、經融會貫通,撰寫論文。事實上每一步都為不同的學習目標而設,分別為「閱讀能力和增長知識」、「整理知識和獨立思考」及「創意表達和寫作能力」。因此,ChatGPT這位「智能槍手」會弄巧成拙,抹煞學生學習機會,最終導致他們胸無點墨。

若然長此下去,ChatGPT抄襲功課的歪風不止的話,學校的學習文化必會一塌糊塗,而社會的知識水平亦會一落千丈。

不過ChatGPT的確潛在不少商業價值,它與其他AI系統一樣是一套智能的工具,非常之適用於重複性較高的任務,例如上市公司年報、新聞報道(特別是體育比賽結果)等。正因如此,各大科技巨頭(微軟、谷歌、百度等)對此技術都重錘出擊,投資不菲。

他們看好的是ChatGPT的「人工智能生成內容」(AI Generated Content, AIGC)功能,認為此功能將會是下一代互聯網Web 3.0的核心。下一代網絡服務(例如金融)除了推動去中心化(Decentralisation)之外,AIGC會透過與用戶互動,逐步優化數碼化效能,令服務精益求精,例如微軟計劃利用ChatGPT技術來提升Bing信息搜尋的精準度。

最後,筆者澄清這篇文章是本人之作,絕非來自ChatGPT的手筆,請各位讀者指正。

原刊於《星島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黃錦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