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若要可持續發展,收支一定要平衡,不可能長期虧損,否則企業一定會倒閉。我們只能從開源和節流着手,再加上金融手段。地球也是一樣,二氧化碳過多等同企業長期虧損,人類也不可以生存下去,要令到地球碳排放收支平衡,即碳中和,應該如何開源節流?開源可以是增加或促進碳吸收,即固碳(Carbon Fixation),節流便是減少或控制碳排放,金融則是綠色金融或可持續金融。
固碳兩大技術
增加或促進碳吸收可以分為技術固態和生態固態。技術固碳即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CCUS),把生產過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進行捕集、提純,繼而投入新的生產過程,進行再利用和封存。中國最大的CCUS全產業鏈示範基地、全國首個百萬噸級CCUS項目「齊魯石化──勝利油田百萬噸級CCUS項目」日前正式注氣運行。該項目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CO2)100萬噸,相當於植樹近900萬棵。中國要在2060年達至碳中和,CCUS需要處理逾10億噸,預計技術成熟後需要加快步伐,這需要大量綠色金融去支撐。
生態固碳是另一個開源手段,生態碳匯是傳統碳匯概念的拓展和創新,不僅包含過去人們所理解的碳匯,即通過植樹造林等措施吸收大氣中二氧化碳的過程,同時還增加了草原、濕地、海洋等生態系統對碳吸收的貢獻,以及土壤、凍土對碳儲存碳固定的維持,強調各類生態系統及其相互關聯的整體,對全球碳迴圈的平衡和維持作用。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2020年全球森林資源評估結果,全球森林面積為40.6億公頃,森林碳儲量高達6620億噸,碳匯儲備巨大。
鼓勵投資方法
為了鼓勵吸收碳排放,《京都議定書》提出清潔發展機制(CDM),如果某項目在執委會註冊並且其減排效果得到認證,這個項目就能得到等量的減排認證(Certified Emissions Reduction, CER),一個CER等於1噸二氧化碳或等效的其他溫室氣體的排放指標。上述的CCUS技術或新增林業的方法被認可,便可以作買賣,產生收益,從而鼓勵企業投資相關項目。
市場上有龐大資金,希望改善地球生態,但他們要避免一些弄虛作假的漂綠項目。為此歐盟委員會通過「歐盟可持續金融分類方案」(EU Taxonomy),運用科學標準進行通用分類,訂出對環境目標有重大貢獻的經濟活動,方便基金選取項目。若項目在中國內地,EU Taxonomy便需要重新審批,為此中歐有關組織正發展「共通綠色分類目錄」(Common Ground Taxonomy, CGT)互認項目,從而減低認證成本及時間,加快力度和速度去改善環境。
原刊於《經濟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