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許多近在咫尺的例子:歡樂聲中的粉塵爆炸可以奪命毀容;回家路上的交通意外可以令人陰陽永隔;垂危的病人因為等不到捐贈器官而撒手塵寰⋯⋯
生死之間原來沒有楚河漢界,一切那麼遠,又那麼近。
關掉屏幕不能把死亡的陰影抹掉,可是,我們學會了面對嗎?
(三)生命的絕緣體
冬盡春來,校園內外盡是普天同慶的節日氣氛,但是拆過禮物,課室裏的桌椅復歸原位之後,除了那些邊緣化了的「失敗者」外,所有學生又按照校曆的編排埋頭苦讀,把生活壓縮在課程與考試的縫隙裏。每個科目、每次測考和每份作業都神聖無比,你要立於不敗之地,砍掉休息嬉戲的時間是硬道理。倘若家有長者或長期病患要分擔憂勞,除非有過人的本領,否則只好輸在起跑線。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生命的課題無人認領,只好入土為安。
在象牙塔裏追求卓越,除了斷送許多生活體會,更令生命的感觸虛弱貧乏。憑藉這樣的底子,縱有「生涯規劃」,又談何容易。
再者,現代家庭的新生代幾乎沒有兄弟姊妹,與長者相處的機會少之又少,居住的樓房大多不准飼養寵物。孤身獨苗的成長歷程,只有年齡輩份的斷層,欠缺生命形態的光譜,生老病死的啟發還有立錐之地嗎?
(四)節日
節日的背後都有生命課題的啟發,不失為教育的方便法門:
新年的祝願為什麼總是那幾句話?
春秋二祭怎樣體現慎終追遠的精神?
端午節紀念的屈原為什麼不效法孔子周遊列國,遊說諸侯,或者像諸葛亮那樣耐心等待三顧草廬的賢君?
盂蘭節的化寶盆為誰而設?
中秋節體現了哪些傳統倫理觀念?
冬至為什麼要隆重其事,一家人團聚共享豐盛的美食?
佛誕、耶誕、復活節背後的齋戒、布施、救贖和復活蘊涵了什麼生命哲學?
(五)介入
教育可以回到自主課程的烏托邦嗎?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許多人就沿着孔子這句即興的感喟,尋覓時間和生命的真諦。今天我們只有網上世界,沒有門前流水。學校的課程壁壘分明,課堂的窗戶又因啟動空調或隔絕噪音而緊緊關閉,現場實感的生命教育更見為難。應對之道,唯有把握每一個機遇,讓生命的感觸介入學生的成長歷程。
除了思考社會的相關課題,或藉着校內「紅白」二事體會生命的意義之外,也許還可考慮以下的隨機方式:
上課的時候,碰巧外面春雨綿綿,不妨稍停片刻,打開門窗,或讓學生走出課堂,感受「潤物細無聲」的詩意。
如果迷途的小蜜蜂飛進了課堂,嘗試引導學生思考:除了「殺牠死」,還有更好的處理辦法嗎?如果那是燈蛾、壁虎或蟑螂又如何?
行文至此,想起電影裏弘一法師將房子裏的臭蟲放到窗外的情景⋯⋯
往後的故事,當然要讓學生斟酌推敲,確立他們尊重生命、各得其所的終極關懷。
(封面圖片:Pixabay)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