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icron疫情近日在本港和內地漸見受控,但仍未完全消除,病毒「海嘯」最近又席捲台灣和北韓,政府窮於應對,民生大受影響。至於美國疫情死亡的人數過百萬,當局已開放50歲以上民眾接種第4劑疫苗。許多港人困惑第5波疫情何時真正結束,會否再爆第6波疫情,接種疫苗會否沒完沒了?教育大學國學中心主任鄧立光博士最近應國史教育中心(香港)之邀,主講「《周易》的智慧與現代生活」,順便占一卦,看第5波疫情能否在5月底結束?
鄧立光博士先介紹關於《周易》的基本概念,他表示,《易》在夏朝曰《連山》,商曰《歸藏》,周曰《周易》,統稱「三《易》」。(《三字經》有云:「有連山、有歸藏、有周易、三易詳。」)惜《連山》和《歸藏》均已失傳,流傳至今的只有《周易》。
1973年在湖南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周易》,影響非常大。到今天,研究馬王堆的帛書《周易》,仍然是《周易》研究的一個方向。
讀《易經》先從《易傳》開始
鄧博士表示,《周易》分《易經》和《易傳》,《易經》指的是六十四卦中的卦體、卦象和爻辭;《易傳》則是學者文人對《周易》的卦、爻辭所作有系統的解釋,分為《彖》(上、下 )、《繫辭》(上、下)、《文言》、 《說卦》、 《序卦》、 《雜卦》 共十篇,故又稱《易大傳》或《十易》。
至於歷代對《周易》的註解及研究,例如《東坡易傳》、《伊川易傳》(宋代程頤著)等,都不是上述意義的《易傳》,而只是「易學」作品。
他強調,讀《易傳》是研究《易經》的入門階梯。
《易傳‧說卦傳》提及「先天八卦」和「後天八卦」,是《易經》的精華。「先天八卦」是基礎,看風水則用「後天八卦」;地圖方位指示「天南、地北、左東、右西」,跟我們今天看地圖的方位不同。
「先天八卦」以「乾」為天,「坤」為地,順序是「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再看「後天八卦」,是「乾坤相交而生離坎」,離卦是乾卦的中爻變了陰爻;坤卦是坎卦的中爻變了陽爻。「乾坤相交」取代了父母的位置,離坎繼續生出「下一代」。
「後天八卦」其實是「物候卦」,就是看春夏秋冬四時表現。因此,「後天八卦」從「震卦」說起,即「震、巽、離、坤、兌、乾、坎、艮」是一個循環,跟「先天八卦」有所分別;先天八卦是「體」,後天八卦是「用」。因此,看「風水」定方位,斷吉凶,用的是後天八卦。
他指出,初學《易經》,一定要熟悉「八經卦」。八經卦就是八卦,「經」是主要的意思。八經卦是「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男女又代指「陽陰」。有「八卦取象歌」幫助記住八卦的圖形,歌詞為「乾三連,坤六斷;震仰盂,巽下斷;坎中滿,離中虛;艮覆碗,兌上缺」。透過由爻成卦,內外對應的關係,六十四卦便可互通。
有卦便有象,《周易》智慧出焉。乾為天,震為雷,「象」與卦名相對應;卦象亦有內在的「德性」,例如天的德性為「剛」,剛即剛健,故《大象傳》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若春夏秋冬不按季節運行,例如夏雪冬暖,則為「失時」,但「失時」並不影響四季運行。
又如坤為地,地為順。萬物皆為大地所負載,大地不會妨礙萬物生長。故《大象傳》云:「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厚德載物顯出坤卦(地)「順」的德性。
至於「六子卦」則解釋了八卦象徵的倫理關係,例如坤為父、坤為母;震為長子、巽為長女等。
「河圖」、「洛書」可斷吉凶
鄧博士指出,要進入《周易》的天地,有些基本功不可或缺,例如「上下經卦名次序歌」,上經由乾卦至離卦共30卦;下經由咸卦至未濟卦共34卦,還有「分宮卦象次序」,只要將以上資料背誦下來,起卦便能夠很快掌握其中意思。
另一個《周易》的根本是「河圖洛書」,又稱為「圖書之學」。宋代朱熹著《易學啟蒙》析「河圖」、「洛書」之義,由此奠定「河圖」、「洛書」的形態。「河圖洛書」圖式中的黑白點代表天上星宿,白點是陽,黑點是陰,黑白點以線相連,寫成數字則為「河圖數」或「洛書數」。「河圖」、「洛書」的圖式每年都會改變,因此觀察圖式陰陽的變化、星宿的奇偶,按「天南地北左東右西」方位,便可斷吉凶,尤其多應用於家居風水。
至於眾所周知的太極圖,古人也會用「立竿測影」或通過土圭來觀察「陰陽氣變」,這都是活用《周易》原理的例子,至於太極圖中「陰陽魚」的黑色和白色「眼睛」,則體現了古人「陰中生陽,陽中生陰」;「陰極變陽,陽極變陰」,陰陽消長、互相轉化的哲學思維。
元代的張理又作了「六十四卦變通之圖」,用先天八卦排列的圖式,表達對宇宙結構的體會,充分體現了《周易》的哲學思想。
下期鄧立光將揭示《周易》的卦和爻的關係,並為本港疫情占一卦,精彩不容錯過!
「《周易》智慧與現代生活」2-1
延伸閱讀:〈鄧立光:《易》卦喻示香港疫情未完結〉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