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 Apr 01 2025 04:09:21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人民幣逆勢出頭、接棒美元的最佳備胎 中國改寫全球貨幣新秩序

烏俄戰後,全球貨幣體系正在發生典範轉移,因為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也殃及美元地位,具跨境支付與結算系統的人民幣,將成為首選。

拜登政府為懲罰普京入侵烏克蘭,對俄羅斯祭出一連串經濟制裁手段,不但全面凍結了俄羅斯政府存放美國的外匯,還扣押許多俄羅斯富豪的海外資產,並攜手歐盟禁止俄羅斯金融機構使用美元跨境支付與清算機制。

俄羅斯被剝奪了進行正常國際金融往來與進出口押匯的便利。

美國制裁手段愈趨浮濫

不過,這些制裁也讓美國內傷嚴重。美國企業在俄羅斯的資產被沒收,美國退休基金擁有的1000多億美元俄羅斯債券與受益憑證,無法贖回。最嚴重的是,美元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的信用基礎開始動搖。

由於美國動用制裁手段愈來愈浮濫,許多大國決策者都自問,自己的美元外匯存底,是否形同美國手中的人質?美元資產的地緣政治風險愈來愈高,一旦與美國政府出現戰略利益衝突,那自己的美元資產就可能被凍結或沒收。

2月下旬,頗受華爾街敬重的瑞信貨幣市場專家波茲薩(Zoltan Pozsar),發表了「布雷頓森林體系III」分析報告,指出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可能導致全球貨幣體系發生典範轉移,引發華爾街熱烈討論。

波茲薩認為,許多國家都會尋求分散外匯存底風險的替代方案,各國對美元資產的需求將持續下降,全球貨幣秩序將迎來巨變,人民幣有機會挑戰美元霸權,加密貨幣也會受到青睞。現在沙烏地阿拉伯開始研究以人民幣結算石油交易的可行性。

人民幣或成避險新機制

各國政府除了增加黃金儲備,增加大宗商品戰略儲備作為另類的外匯存底部位,還可以設法增加非美元計價的金融資產。

釜底抽薪之計,就是降低對美元的實質需求與避險需求,與主要貿易夥伴盡量利用本國貨幣進行結算,並尋求美元體系以外的黃金與大宗商品期貨交易機制。

人民幣是最有可能成為美元與歐元之外,首選的貿易與金融結算貨幣,因為中國是140多個國家的第一大貿易伙伴,並與許多國家央行建立換匯機制,中國也開放國外央行參與國內債券市場。

同時,中國正在擴充石油戰略儲備,以此為籌碼,在上海期貨交易所提供人民幣計價石油期貨交易,北京並已建立一套可以獨立運作的跨境支付與結算系統。人民幣已經具有儲備貨幣最佳備胎的優勢。

原刊於《天下雜誌》,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朱雲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