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持續疫情下,財政司是要制訂一個能短期保經濟和保就業,以及長期提升香港生產力和競爭力,並維持財政穩定的預算案。事實上,這些多元的短期和長期目標有其矛盾和兼容性,財政司要準確掌握其平衡,並清楚向社會解釋,是非常高難度的決定,以及要求高超的公關技巧,不少的客觀成效亦不容易在短期內獲得體現。
社會對那些涉及長期基建和產業投資的政策,一般是支持的;但對於涉及短期的抗疫政策和逆經濟周期的政策,各大政黨仍有不少不同的意見。本文並非對預算案作全面的評論,而是嘗試介紹幾項較具突破性的財政措施,與讀者分享其重要性。
削減部門經常撥款1%──可提升效率
本屆政府在任內已大幅提升社會、衛生和教育的經常開支,累計至今年度綜合升幅超過40%;這比經濟增長的總幅度大很多,是民生政策的進步。今次財政司推出節流計劃,在不影響民生開支的前提下,削減部門經常撥款1%,估計可為庫房節省39億元,這是正確的政策。
政府經常性支出項目中,每年是按通脹率和服務增加比例作調整,這是傳統以項目為本的制訂預算案安排 (Programme-planning Budgeting)。在這基礎上適當引進「零基」預算案(Zero-base Budgeting)的工具,要求部門首長審視各項政策支出的優次和比重,提升行政效率,減少惰性的浪費,集中以目標為本的政策執行,實有需要。
差餉引進累進制──較公平分配的開始
今次財政司向差餉引進溫和累進制,以及只有自然人能享有一所物業的差餉寬減,雖然估計的額外收益有限,這是稅收政策的重大突破。筆者認為香港面對的嚴重貧富懸殊情況,引進溫和累進稅制(未來應包括利得稅和薪俸稅)是必須的政策,作為收入第2次分配的重要手段,以支持更多福利、教育和醫療等的支出。香港要改善不斷惡化的貧富懸殊情況,如果不全面引入適當的累進稅制,是無法奏效的。
提供租金免稅額──紓緩社會不公
《財政預算案》提出了一項上限為10萬元的住宅租金免稅額,這是多年來各主要政黨的共識。免稅額對低收入的租客來說,可能等於減稅幾千元;而對高收入的租客來說,減稅可達1萬5000元以上。當居住在公共房屋的市民已享受低廉租金時,其他住劏房等基層市民仍要支付高昂的租金,這是社會明顯不公平的現象,原因主要是公共房屋供應不足,租金免稅額是一項促進社會公平的政策。
地產建造業是支柱產業──必須重視
建立本地人才庫,這是今屆政府施政重中之重。除了金融、專業和旅遊等方面外,今年撥款特別惠及建造業,這包括提供10億元撥款,給建造業議會吸引更多年輕人入行,以及主要項目精英學院,目的是提升工務項目的整體表現。政府重視建造業,實有必要。
香港政府多年來為提升四大支柱產業,包括金融、物流、專業服務和旅遊,推出了「特殊性」的產業政策,推動其持續發展。奇怪的是,回歸以來政府一直未重視地產建造業為支柱產業。在亞洲金融風暴中,地產建造業首當其衝,樓價大幅回落約60%,基建投資大幅下降,政府和不少市民對地產建造業都產生負面的印象。
事實上,香港地產建造業是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對香港經濟非常重要:
一、地產建造業對整體經濟的直接貢獻約是12%,為專業人士、技術工人和非技術工人創造大量就業;
二、地產建造業是政府重要收益來源之一,這包括賣地、補地價、印花稅、政府投資收益、地產公司的盈利稅、差餉等(在正常時期超過政府總收益30%);
三、地產建造業是支持香港先進基建設施發展的基石;
四、住宅樓宇是香港約一半家庭的最主要資產,及其退休生活保障;
五、房產是中小企業主要創業資金的來源和流動資金的擔保;
六、地產建造業的技術和專業服務是重要出口服務,香港地產商和建造公司近年全力投資到國內及亞洲其他地方,有關專業人士亦受恵;及
七、地產建造業是香港與國內經濟融合的一個重要環節。
暫緩追租政策──複雜創新方案
這兩年中小企深受疫情打擊,政府為避免市場出現骨牌倒閉潮,財政司提出新構思:立法限制業主向指定行業租戶暫緩追討欠租(最多6個月,以後要償還給業主的)。他及後更進一步提出一些配套安排,這包括容許業主也可暫緩銀行還款(以後要償還給銀行的),並為依賴收租維生的長者提供最多10萬元墊款(以後要償還給政府的)。而有關的立法,將會短期內提交立法會審議。
這方案仍在演變中,原則性和技術性問題都不少;歐洲一些國家和澳洲都有類似的法例,政府須參考其內容和成效。關鍵的因素很多,其中一項是究竟疫情仍會維持多久?如果只持續多幾個月,這政策得到立法通過後,疫情已差不多過去。
如果疫情仍會維持一段長時間,3至6個月延後交租,對業務的經營又有什麼幫助?對於那些原本已正在談判減租的租戶,當財政司宣布這新政策,談判就會停頓,這破壞了正常的商業談判,業主和租戶將面對更多的不穩定因素。因這政策只包括部分行業,那些被排除於外的行業,一定會感到不公平。這新政策影響到的持份者很多,如果大量欠租最終導致銀行壞帳增加,這將牽涉到另外的問題,政府必須小心處理。
政府發債──多元財政收入
財政司公布下年度發行不少於150億元的iBond和不少於350億元的銀色債券,並發行不少於100億元的零售綠債。政府的發債規模不斷擴大,這除了可深化香港的債券市場外,也有利財政收入的多元化。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債券市場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香港現時的政府公債佔GDP比率低於0.1%,相比新加坡的110%、泰國的42%、南韓的40%、挪威的37%,香港仍有巨大的發債的潛力,以支持公共財政支出。
在《基本法》量入為出的框架和審慎理財原則下,政府應更積極增加發債,作為推動基建和社會持續發展的資金來源。事實上,教育和醫療也是長期投資,有很高的回報率,市民的知識技能和健康是社會的財富;香港的基建和支援產業的基金,當然絕對符合發債的條件。
今次的《財政預算案》是第一份重要官方文件提及「中國夢」。香港的資本主義制度在一國兩制下,要如何持續改善,才能貢獻國家邁向「中國夢」和共同富裕的目標?這是香港財政司必須多思考的課題。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