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逆不宜矯枉過正

新一輪限制社交距離措施中,最引起爭議和混淆不清的一點,就是在私人處所限制多於兩個家庭的聚會。怎樣發現、界定和證明有沒有違法?發現和舉報的責任只屬於執法部門?

林鄭月娥宣布新一輪的防疫緊縮措施。我想,一般市民都會盡力配合,以免自己受損。可是,緊縮措施不能矯枉過正,否則就會變成擾民政策。如果不能梳理或處理好民眾的情緒,更會令人感到矯枉過正的措施,其實是愚弄和折騰市民的政策而已。

限聚令  多爭拗

其中最引起爭議和混淆不清的一點,就是在私人處所限制多於兩個家庭的聚會。首先,「家庭成員」的定義是什麼?一般理解是直系親屬,父母、配偶、子女,但也可能超出這個範圍。港府官員的解釋雖然也有彈性,並有某程度的豁免,但始終不能涵蓋所有可能性。這就出現很多爭拗的空間。

其次,香港老齡化的問題日趨嚴重,獨居或沒有與下一代同住的老人不斷增加。他們不單需要生活起居的照顧,在心靈狀況和心理健康等方面,也需要與其他人接觸。交流、會面,也是養生和治療的方法。所以,家庭探訪也是一種重要的活動,社會福利機構現在也有提供這些服務。假如在這些層面出現矯枉過正的情況,將會加深老人問題的複雜性,甚至製造了新的問題。

還有,怎樣發現、界定和證明有沒有違法?也是一個重要的技術問題。例如,發現和舉報的責任只屬於執法部門?還是一般市民、隔離鄰舍,都有舉報的義務和責任?

依賴友鄰舉報  當心變成內耗

這令人想起內地的「街道委員會」和「朝陽大媽」文化。在官方的鼓勵和推動下,一批「思想覺悟高、政治絕對忠誠、戰鬥警惕性強」的人士自然會全情投入。其中不少人是退休人士,空閒的時間很多;只要委以重任,薄施報酬,他們就會盡忠職守,不負所託。但是,這也是出現很多內耗的原因,官方能避免嗎?

最後談談推行的方法。我想,大部分市民也會配合港府的政策,但如果推行時令人感到有關措施主要是為了滿足某些政治意圖的話,市民積極配合的意欲必然下降,甚至出現反彈情緒。尤其是新一屆特首選舉在即,市民更容易引起這方面的聯想。所以,圈中人切忌加入私貨,以免把政治與民生事務混在一起。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劉銳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