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答問大會帶來的隨想

新一屆立法會月初開鑼,首先進行行政長官答問大會,這些面目模糊、完全沒有在公眾視野曝光的政治素人,如何從短問短答中展現他們的政治素質?

兩星期前的行政長官答問大會,我聽足全程,主要是想透過這個平台,初步了解對我來說面目模糊、完全沒有在公眾視野曝光的政治素人的政治素質。

政治素人  表現參差

立法會主席在開場白清楚表明,行政長官答問大會是以短問短答的形式舉行,希望讓多些議員提問廣泛公眾關注的民生問題。但首3個提問,無論問者或行政長官都沒有遵從,結果用上30分鐘處理。我明白從行政長官的角度看來,這是第一次與新當選議員交流,為求各位議員清楚明白一些重要的背景資料,無法不作出比較詳盡表述。

但立法會主席為着避免事情繼續惡化,果斷表示他絕不容許有關情況繼續下去。他說:「各位議員,我們用了半個小時,只有3個議員提問了,實在不理想。我希望議員發問可以精簡些,不要在一條問題中講及太多問題,也希望行政長官可以精簡回答……」其後一小時,共有14位議員提問。表現參差,從乏善可陳到言之有物都有。其中亦有相當明顯的「抽水」行為。

弦外之音  話不說盡

行政長官答問大會,是參照英國下議院,每星期三下午2點鐘開始的首相答問大會形式作藍本。一問一答規限於2分鐘內,但當在野黨黨魁發問時,可以用繼續追問。一問一答火花四濺,盡顯英國特色的黑色幽默、弦外之音、話不說盡,留有一手及虛偽。

我有幸於中英聯絡小組工作期間,獲得英國外交部的友人,安排參觀下議院會議廳,但可惜當時並沒有會議在進行中,龐大的會議廳顯得冷清清。在會議進行期間,佔據兩邊前座的是執政黨內閣閣員,以及在野黨的領袖和影子內閣成員。他們都被稱謂前座議員。其他坐在議會後座的是普通議員,亦稱後座議員。

後座議員在國會的地位及影響力稍低。但他們可透過參與國會各個委員會(或成為召集人),滲入各範疇的立法程序。而且後座議員通常佔據國會多席議席,集體行動下足以左右不受歡迎的政策推行,或避免執政黨內部分裂。據報現在英國保守黨的後座議員正謀求獲得足夠支持,向深受「派對門」困擾的首相提出不信任動議。

剃人頭者,人亦剃其頭。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孫明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