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國培育自主學習的旅程 ——《天天驚喜》書介

《天天驚喜》一書講述一個母親和她的兩個孩子在德國的一段發現自主學習之旅,它讓讀者從每一篇中得到一個啟示、一點驚喜。作者李雅卿透過她們母子仨細心的觀察和體驗,將這些教育精神生動地、生活化地描述出來,呈現在讀者面前。
《天天驚喜》一書講述一個母親和她的兩個孩子在德國的一段發現自主學習之旅,它讓讀者從每一篇中得到一個啟示、一點驚喜。作者李雅卿透過她們母子仨細心的觀察和體驗,將這些教育精神生動地、生活化地描述出來,呈現在讀者面前。這種自主學習不只是一些技巧或程序,其重點在於培育孩子們的學習精神。這些精神是從校外(即家庭和社會)和校內的孕育分別體現出來。
 

學校的經歷

 
本書介紹了德國教育體制中老師對學生尊重的態度,以及對學校教育目標的定位等,這些均值得香港教育工作者借鏡。其中值得參考的例子包括:上學是甜美的事、學生個別差異的處理、自學時間和空間的處理等。
 

上學是甜美的事

 
校長和老師為了令第一天上學的孩子感到快樂,刻意地做了精心的安排:入學典禮沒有貴賓致詞,也沒有校長訓話;每個學生只是分別和校長、老師握手問好,並且接過一份禮物──一枝鉛筆和一塊橡皮。
 
家長要接受新生家長訓練,學會配合學校協助新生養成良好的入學習慣,以及優良的學習品德。「優良的學習品德」是指求學的韌性,以及勝不驕、敗不餒的精神。
 

個別差異的處理

 
對特別聰明的孩子,不要安排任何課業輔導,而是讓他們隨性成長;但是對學習遲緩的孩子則提供加倍照顧。
 
老師注意到李雅卿小兒子宗浩的數學學習進度比較快,上數學課沒趣得很。她建議宗浩在數學課做完例題後做自己愛做的事;看看書、玩玩字卡、畫畫圖,省得無聊……每位教師都有一張對孩子滿滿的記錄卡,當中關心的不只是孩子的課業學習,更在意孩子的人格形成。
 
李雅卿大兒子宗漢的數學能力很高,就不必上數學課了;而德文基礎不好,就不放過任何可以說、聽、讀、寫德文的機會。
 

自學的時空

 

「工作時認真工作,休息時徹底休息。」是德國人重要的生活哲學。
 
奉行半天制也是德國學校的一大特色。在這兒,從小學到高中學生一直是上半天的課,最晚中午一點鐘放學。由於作業不多,所以孩子的課餘時間相當充裕。
 
孩子們下午做自己想做的事:游泳、打球、體操、繪畫、音樂、跳舞,各適其適。這兒有政府補助的各種協會、私人興辦的各種才藝學校、個人自組的社團等,這些機構提供的活動收費一般都不高。
 
德國小學的教育權在各邦,孩子的教養責任在父母。老師是專業協助者,沒有太大的心理負擔,反而可以較自在的從事教學活動。
 

社會和家庭的薰陶

 
德國人常常討論教育問題。他們十分尊重孩子,但絕不放縱。德國人對規範與秩序的執着,已經內化成為民族性的一部分了。
 

甚麽叫愛孩子

 
孩子們被認為是有權利犯錯的。所以孩子錯了,大人要告訴他、教育他,而不是罵他或羞辱他。不漠視孩子、不縱容孩子,這樣長大的孩子,大概比較懂得什麼是尊重、什麼是獨立、什麼是自信和寛容。
 

嚴肅處事

 
在德國,「你不嚴肅」是最嚴肅的指控。所有不嚴肅的態度,都應該受到譴責。因為這表示你不尊重對方,也不看重自己。在人與人的交往中、在人對事的處理中,都可能造成無法預計的損害。所以,學校老師、自己的父母都會要求孩子自小嚴肅面對生活。
 

人的尊嚴

 
李雅卿一家住在西德最窮的邦。這兒的人活在社會福利制度和全民保險下,生老病死都沒有太大的困擾。故此無論辦事、購物,人人都客客氣氣的,沒有人把別人當壞人或小偷看……訂書、約期看病,都是一通電話就好了。這種被信任的感覺,使得每個人都活得很有尊嚴。
 
尊重孩子、視他們為獨立的個體、幫助孩子們迎向自己的道路,是德國父母親和學校的最大目標。
 

正視身體

 
德國人能很自在地對待身體,然而我們的教育卻視身體為神秘的領域。傳統教育這樣的處理方法實在不好,我們不但不清楚自己的身體,更難以在醫生進行檢查時正視人體,以致有機會因而忽略了孩子或大或小的毛病。如果我們也能像德國那樣自在地對待身體,或許學校的健康教育和兩性教育,就可以比較平順地展開。
 
本書還描述了很多德國民族性格和社會風氣,都是培育良好學習品格的因素。這些章節包括:使用工具的民族、時間機器、科技之美、尊重藝術家、藝術之風、與環境和好、兩性關係、不滿意便退貨等。
 

反省

 

德國的小學課程看起來雖然內容豐富,但並不強求孩子死記硬背,亦包容每個孩子學習的速度有所不同。課程內容生活化,教學設計有趣又不失教育性,因此大多數的孩子都能快樂地成長,不會因為課業問題需要額外補習或是為功課而煩惱。同樣來自台灣的沈佳慧女士感到:「玩」就是他們的主修,而從中學習更多。她認為德國小學教育中有許多課程使人好奇,其內涵也非常值得思考與應用,其生活化的程度更是讓人感到驚訝。
 
李雅卿最後在書中提出,希望這本書能夠使更多人思考:我們到底希望有怎樣的國民?怎樣的社會?怎樣的國家?那麽,我們就得好好規劃我們的教育環境、我們的教育體制;我們也就要好好的反省我們的教育觀念、我們的教育態度。
 

本篇是繼〈真誠的自主學習——《乖孩子的傷,最重》簡介〉和〈《成長戰爭》——兩個孩子衝破傳統教育桎梏自主學習的故事〉之後,筆者談「自主學習」一課題的第三篇文章。《天天驚喜》講述李雅卿女士兩個兒子抗拒台灣的學校教育,後來在德國享受學習的經驗。本書是寫於1991年8月至1992年8月的生活札記。

黃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