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40年來,香港逐漸從工業型經濟走向服務業型經濟,以金融、貿易、物流及零售和工商支援為主,在2019末佔GDP之93.4%,獲確認為有競爭優勢之產業包括:文化及創意、教育、私營醫療、檢測認證、環保工業及創新科技產業。
經濟增長放緩 只有創新出路
早在2009年,《施政報告》已指出,六大優勢對香港經濟起着關鍵作用,並會推動香港走向知識型經濟。然而,過去幾年,香港的經濟増速放慢,六大優勢產業的發展未見成熟。隨着內地經濟發展,開始走出低増值之第一及部分第二產業,而轉向高増值之製造業及服務業。在內地經濟迅猛發展及生產基地全球化的衝擊下,香港成本過高的缺點逐漸顯露。面對這種形勢,筆者認為香港經濟應走向高產值型才是出路。
高產值經濟涵蓋所有創造性的活動,如科技研究、產品開發、設計、電影等,均須建基於前人的作品,加以補充、提升,創造出一件有價值的新產品或新服務。高產值最重要的元素就是具備創意及高度專業的人才。值得注意的是,創造性活動一部分可能成功,一部分可能失敗,故要有長線眼光,不要抱短線賺大錢的心態。因此,只有在自由的氛圍、尊重創意、保障知識產權的環境下,配合有長遠眼光的投資者才能使創造性經濟活躍發展。
香港採態短視 難以匯聚人才
香港在此等條件現階段尚較內地為佳。另一方面,香港亦有其本身的弱點,就是採態短視,較忽略自身的研究與開發,往往是將外地的新科技、新產品「本地化」。在這種情況下,一方面難以培養出高產值經濟所需的專才,亦難以帶動高產值活動的參與者及用戶。
21世紀是知識型經濟的時代。香港經濟如要轉型,發展高創值的行業,便需要擁有一群能從事創新活動的專才,但香港現時卻遇上研發人才不足之問題。科學園今年4月開放2000多個研發職位,但最後僅招聘到百餘人。香港現時的科研人員有4萬至5萬人,與深圳有超過20萬名科研人員相比,兩者相去甚遠。為此,香港面臨的挑戰,是如何營造一個適合培育本地人才和引進境外人才的社會文化。針對上述情況,筆者有如下建議:
結合中港優勢 加強高創值合作
一、香港可以培養本地人才和吸引境外專才並舉,以吸收不同背景的人才,發揮其作用,為香港的創新活動添磚加瓦;
二、愈來愈多的獨角獸公司及初創企業在香港上市,香港政府宜制訂政策留住這些公司的創始人。他們參與本地經濟活動,有助於吸引更多人才加入初創企業行列;
三、香港企業宜加強與內地企業加強科技合作,把內地的科技力量和香港的資訊、市場結合起來,發揮香港巿場觸覺敏稅的特點,並協助將其產品國際化,以迎合海外市場的品味;
四、香港商界應該與本地及內地的學術機構、研發中心加強合作,構建長期的合作關係,引入其科技成果,以開發高價值的產品;及
五、香港應該加強與各地高創值型經濟體的合作,如德國的創新科技(2020年彭博創新指數,德國排第一位)及法國、日本的精緻文化,如設計、藝術。但這些經濟體卻有一些領域非其所長,如物流、採購等,香港可以將其所長,補其不足。
香港是一個開放型的城市,與全球各方面都有緊密的聯繫,這是其最大的長處。香港可與各方面加強合作,形成高產值活動的價值鏈,以保持香港持續的競爭力及經濟增長。
!doctype>作者簡介:
羅文華,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學士、香港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博士。前任南洋商業銀行副總經理兼董事、中銀香港財務管理部總經理。現任順興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專家。